尖晶石锰酸锂正极/PEO电解质电化学性能及界面演化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的固态电池具有安全、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固态电池中的正极/电解质之间的固固界面对固态电池性能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这一界面的结构和演化是很有必要的。不过采用微米正极材料的固态电池的界面是点接触,来自界面的信号不易被观察到,采用界面放大的策略将正极材料进行纳米化后与电解质组成固态电池,这样能够形成连续的界面接触,放大界面相的信号。本文将PEO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和纳米尺度的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LMO)以及商用微米级LMO(SLMO)组合构建固态电池,研究它们的界面。通过sol-gel方法和一锅法两种路线制备了纳米LMO(nano-LMO)。在sol-gel法中通过对前驱体制备工艺和烧结工艺的探究明确了络合剂和预烧结措施对于成相起到关键作用;通过进一步优化烧结工艺制备了晶粒尺寸分布在20 nm左右的四种材料;四种材料在0.2 C下循环40圈的表现并不佳,这与材料表面含有杂质有关系。在一锅法中采用不同的烧结机制制备了晶粒尺寸在40~60 nm的材料,6,7LiSSNMR分析表明这些材料中含有多个Li环境;其中400℃-16 h和500℃-10 h烧结工艺得到的材料在0.2 C下循环300圈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66.67%和73.91%。采用热压法制备了PEO-SPE并对其本体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O-SPE在50℃下的起始分解电压为3.9 V,在4.6V时发生剧烈分解。将PEO-SPE在3.9~4.6 V电压区间恒压48 h,发现恒压操作后界面阻抗降低。通过XRD和FT-IR分析发现恒压操作导致PEO-SPE分解产生含羰基的小分子,这对增强锂离子的传输降低界面阻抗是有利的。对比纳米级和微米级LMO组装的固态电池性能发现,二者在高温下性能快速衰减。在0.1 C下经过100圈循环SLMO放电比容量衰减到31 m Ah·g-1,容量保持率仅有38.38%;而纳米LMO材料第100圈时的放电比容量仅为5.85 m Ah·g-1。对二者的微分容量曲线分析发现在高温下两种材料的锂离子脱嵌的特征峰明显偏移且强度降低,通过相应的EIS和SSNMR表征,发现两种电池在循环过程中正极/PEO-SPE界面阻抗不断增加,循环后的电解质的~7Li、~1H、13C、19F信号强度降低并且观测到了新的物种信号。综合分析认为在高温下LMO材料存在结构的畸变,LMO/PEO-SPE界面上存在钝化层。二者综合作用导致了LMO/PEO-SPE/Li固态电池体系的性能崩解。
其他文献
氢能凭借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等优点成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佳选择。电化学分解水是最具潜力的制氢方法,而其商业化推广的最大阻力之一在反应过程中(尤其是析氧半反应)的高能耗问题。因此,开发价格低廉、催化活性好、稳定性强的析氧反应催化剂十分重要。过渡金属磷化物/磷酸盐是目前被认为极具潜力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很多研究通过界面工程、结构工程等策略优化其电子结构与中间体的吸附-解离能,有效改善了催
学位
在钠电池衍生的众多储能体系中,钠硫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相对较高,在储能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钠硫电池存在严重的穿梭效应和钝化效应,使得电池寿命降低,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应用。本文针对钠硫电池的钝化效应构筑了新型电解液体系,通过酯类电解液体系抑制多硫化物Na2Sn(1?n≤8)的穿梭效应,提升了电池容量;利用NaI与P2S5的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电池的钝化,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性能。利用酯类溶剂
学位
背景:脑胶质瘤是神经中枢系统中最常见的脑肿瘤,严重影响着国民的身体健康。由于脑胶质瘤的异质性,脑胶质瘤的预后在个体间的差异很大,这就给脑胶质瘤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如果能够根据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信息做出个性化的预测,将会对社会十分有益处。传统的生存分析方法使用一些统计学方法来对生存时间做出预测,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并且利用到医学图像数据的模型比较少,使用具有时序信息的医学图像数据(如PWI)
学位
本文通过对现代哲学及古典哲学的知识考古学梳理方法,试图总结更加本质的当代生命存在状态,并联系现当代绘画实践,通过研究现当代绘画中出现的关于“生命隐喻”性的图像,利用图像学,及知识考古学等方法,从画面中的图像及画布背后的隐喻及实践两个层面来探究不同艺术家的创作中所呈现出的对于生命本质性样貌的隐喻,及不同时期所产生的生命形态。简要分析艺术家绘画中图像构成及其在当时时代下的社会属性,并联系弗朗西斯·培根
学位
锂离子电池自问世以来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在消费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中。国家大力发展的5G对数据中心能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碳”政策的提出将新能源摆在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从电化学材料的角度提升电池单体、模组和电池系统等电池在不同尺度的性能,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电池系统中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
学位
软体机器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安全地与任务目标进行交互。但软体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期间,产生的大形变、复杂交互使得软体机器人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分析与建模进一步复杂化。为了在设计过程中及设计结束后对软体机器人的结构进行及时的评估与验证,采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对软体机器人的形变进行物理仿真。然而,目前软体机器人仿真中采用的网格化方法在处理大形变与复杂交互导致的自由边界耦合问题时
学位
目前,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的CPT技术进一步突破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的瓶颈,使得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但国内锂资源相对紧缺,将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锂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可作为缓解锂资源稀缺性的战略安排。本文以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机械化学法浸出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工艺条件,并通过回收的金属化合物再制备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实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回
学位
酚醛树脂由于具有较好的耐烧蚀性、较好的工艺性和低廉的价格等优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烧蚀型材料。然而,传统以酚醛为基体的烧蚀材料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工业的要求。本课题使用具有高键能Si-O-Si的有机硅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针对二者共混时较差相容性以及不匹配固化温度导致共固化时相分离的问题,使用两种方法改善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相容性。针对硅树脂与酚醛相容性较差的问题,合成与硅树脂在共溶剂下可以混溶的低粘
学位
人造细胞为探索生命起源提供了线索,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想模型。磷脂做为细胞膜系统的天然成分,广泛用于构建人工细胞。合成或纯化天然磷脂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化学合成的磷脂类似物在结构上与天然磷脂相似,可以用来模拟磷脂构建囊泡。利用磷脂类似物的化学合成可以实现囊泡的原位合成,这为探索生命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本文利用叠氮-炔点击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磷脂类似物,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分析。论
学位
酚类化合物属于原生质毒,常用于工业合成中间体,在水环境中难以降解,长期累积会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具有高效、简易、强氧化能力特点的类Fenton技术被认为是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应用的类Fenton纳米催化剂虽然活性高,但合成过程繁琐且存在易团聚、难回收和循环性能差等弊端。因此,有必要开发合成步骤简便、分散性好、循环稳定性好且易于回收的类Fenton催化剂,实现对酚类物质的高效降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