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股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为主的银行业改革也持续了几十年的时光。如今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开始只有四家专业性银行发展成为具有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随着近期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电子支付等发展,传统银行业的经营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为了能够维持银行业的稳健经营,提升经营效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股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为主的银行业改革也持续了几十年的时光。如今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开始只有四家专业性银行发展成为具有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随着近期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电子支付等发展,传统银行业的经营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为了能够维持银行业的稳健经营,提升经营效率,不少学者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考虑银行问题。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在银行体系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不同类型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到银行的经营理念以及内部管理模式,从而对银行的经营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根据以往的研究方式决定从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两个方面出发,来研究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是如何影响其经营效率的。之后又对相关银行的股权结构现状进行简单概括。再者,本文选取了20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时间跨度为10年,利用DEA模型中的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对样本银行的经营效率进行测度,并对相关效率进行分析。最后利用Tobit模型来分析股权结构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有显著的影响。股权性质方面,前十大股东中国家股占比对整体样本银行的经营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有不同的表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回归结果与整体回归相类似,均呈负向关系,而城市商业银行的回归结果呈现正向关系。前十大股东中法人股占比对整体样本银行的经营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且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回归结果也大体相同,均为正相关。前十大股东中外资股占比对整体样本银行的经营效率呈负相关关系,且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回归结果也大体相同。股权集中度方面,股权集中度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呈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与经营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适度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经营效率的提高,并且第一类代理成本在股权集中度与经营效率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股权结构的角度为商业银行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金融发展的不断深入,位于金融行业核心领域的商业银行受到了数字金融发展的强烈冲击。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发的数字金融业务凭借快速、便捷和成本较低等优势,分流了商业银行的部分存贷款业务,抬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成本,造成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逐年收窄,商业银行在逐利动机的驱使下会吸收更多风险资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商业银行为了赚取利润并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也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自身的数字金融业务,这
锦标赛理论认为,内部薪酬差距是一种重要的企业薪酬激励方式,内部薪酬差距的拉大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然而,社会比较理论却持相反观点,其认为,内部薪酬差距的拉大会使普通员工产生不公平的认知和被剥削感,不利于提高企业绩效。目前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并未达成一致,有的学者主张支持锦标赛理论;有的学者支持锦标赛理论与社会比较理论的结合,即内部薪酬差距对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怎样更加准确地判断中国企业的内部薪酬差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效率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一家公司来说,有效率的投资活动能够给公司带来丰厚的投资收益,提高公司盈利水平,使公司运行更加高效、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由于融资结构的不同,各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面临不同的经营环境、限制条件以及不同的项目价值,这种差异会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因此把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和投资效率有机地联系起来,考察各项融资渠道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过去A股市场是个人投资者主导的市场,2018年以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和数量大幅提升,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但是,与人们的预期相反,机构投资者并没有起到稳定市场,价格发现的作用,而是具有明显的投机性,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更是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受此启发,本文开始研究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以及该行为对A股市场造成的影响。机构投资者抱团是一个市场化的语言,直接研究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的文献比较
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快速发展,普惠金融自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以来一直是金融发展的热点。基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特点,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是践行和发展普惠金融的主力军,构成了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基石和主体。因此,普惠金融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产生影响。作为金融行业的支柱型产业,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于金融业来说意义重大,其地位在整个金融业至关重要,为此,本文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在农业经济领域内则重点体现在从片面注重农业发展速度转变为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的质量。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也明确,我国必须逐步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并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增长既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快农业发展质量变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提升农业TFP已经
现金分红作为公司的三大财务决策之一,其效应始终被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所关注。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本制度,同时也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现金分红常常被认为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稳定且适合公司现实情况的股利政策能够有效优化公司的治理情况。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当中,大股东利用现金分红进行利益侵占的现象时有发生,上市公司不顾自身现实情况进行过度分红的行为也频繁出现,此类异常现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但随着金融行业的利润率快速提升,大量非金融企业把资金投向虚拟领域,与实体经济脱钩,忽视主业发展和创新研发,金融化现象凸显。诚然,以“预防性储蓄”为目的金融投资活动可以平滑长期的研发性投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但如果企业基于投机套利动机而过度配置金融资产,将挤占大部分研发创新所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的目标。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基本管理制度,并持续改进资本市场的“软环境”以及硬件配套设施。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体规模和质量不断上升,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新兴转轨的资本市场与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数次大跌,对投资者心理和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还损害了市场
对国家、社会和企业而言,21世纪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竞争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人才是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更是微观企业生存的制胜法宝,创新则是发展的力量源泉。整个经济体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众多企业的参与,企业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离不开创新活动的持续稳步进行。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活动的政策,企业也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实施人才引进战略,花费较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