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新近发现的以认知、精神行为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作用于神经元上的抗原靶点,分为多种不同的亚型。其中,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最常见的AE类型。先前的病例系列研究发现,AE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但作用有限,仍有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目的
不同影像学表现的抗NMDAR脑炎患者的免疫治疗和抗癫痫治疗维持方案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通过收集近5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确诊的抗NMDAR脑炎病例的诊治资料,根据有无与本病相关的颅脑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阳性发现分为阳性组(M组)与阴性组(N组),分析两组发病特点,并对其治疗方案和治疗结局进行随访,分析两组患者免疫治疗和抗癫痫治疗的维持方案与远期预后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最终共纳入94例确诊病例,年轻女性更常见,中位年龄18岁(1-80岁),男女比为41∶53。所有患者均行颅脑MRI检查,MRI阴性者-N组59例(62.77%),MRI阳性者-M组35例(37.23%),可见异常信号影和/或皮层萎缩。临床以癫痫发作(81.91%)、精神异常(76.60%)、运动障碍(59.57%)、语言障碍(56.38%)、意识障碍(52.13%)、记忆障碍(43.62%)等为主要表现,严重程度不等,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评估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in Autoimmune Encephalitis,CASE)值范围1~26(中位数为9),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1~5(中位数为3)。其中,急性期出现癫痫发作者共77例,63例(81.82%)表现为全面性或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38例(49.35%)病程中出现癫痫持续状态。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急性期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中,16例(17.02%)发现低钠血症,58例(61.70%)出现脑脊液细胞数目增多,26例(27.66%)出现脑脊液蛋白浓度升高,且阳性率M组>N组;63名患者(88.73%)的脑电图发现异常,一般表现为非特异性慢波,部分捕捉到典型痫性放电,3例(4.23%)发现疾病相关特异性δ刷;两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60例行肿瘤筛查,其中明确发现占位的有10例,经影像学检查或活检证实为肿瘤的有8例(13.33%,7例为卵巢畸胎瘤,其中1例为未成熟畸胎瘤),与MRI结果无关(x2=0.296,P=0.33)。所有患者的脑脊液和/或血清NMDAR抗体滴度至少1+,其中2例发现同时合并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associated protein-like 2,CASPR2)抗体;14例患者行脑脊液和/或血清脱髓鞘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5例行副肿瘤抗体筛查,发现1例血清抗CV2抗体阳性、1例血清抗旁瘤抗原Ma2(Anti-paraneoplastic antigen Ma2,PNMA2)抗体阳性;两组之间的抗体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经过为期4~73个月(中位数31)的随访,5例(5.32%)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自杀,1例因癫痫发作导致的窒息死亡,3例因肺部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其中1例为癫痫发作并发症)死亡;18例(19.15%)出现复发,可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如头痛、记忆障碍、运动症状、精神症状等,有8例(8.51%)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复发。至末次随访时,本病患者整体预后较好,49例(52.13%)无任何遗留症状,74例(78.72%)不影响日常生活(末次mRS<2)。常见的遗留症状包括癫痫发作(19例,21.35%)、记忆障碍(18例,20.22%)、运动障碍(12例,13.48%)、精神异常(9例,10.11%)、语言障碍(8例,8.99%)等,且M组预后明显差于N组(x2=9.574,P=0.002,OR[95%CI]:3.948[1.620-9.621])。N组患者中,38例(64.41%)症状学预后良好,复发率仅为11.84%,短期(疗程<6个月)与长期(疗程≥6个月)免疫治疗无显著差异(x2=0.517,P=0.472,OR[95%CI]:1.481[0.506-4.334]);M组患者中:10例(28.57%)复发,24例(68.57%)出现症状学预后不良,需要维持长期(疗程≥6个月)免疫治疗方案(P=0.035,OR[95%CI]:0.159[0.028-0.899])。此外,77例急性期合并癫痫发作的患者中,多数(74.03%)无癫痫发作后遗症,而MRI阳性患者癫痫发作事件的预后更差(x2=5.029,P=0.025,OR[95%CI]:3.250[1.132-9.330]),可能需维持更长时间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疗程(≥1年,P=0.010)。
结论
抗NMDAR脑炎是最常见的AE亚型,临床上更常见于年轻女性,急性期多以癫痫发作和认知与精神行为异常为特点,严重程度不等,超过1/3的患者颅脑MRI可见异常信号灶和/或皮层萎缩,脑电图上发现的极度δ刷,可能是抗NMDAR脑炎特征性改变。在年轻女性中,抗NMDAR脑炎常与卵巢畸胎瘤相关,早期筛查并去除病因对疾病转归至关重要。自身免疫性脑炎可能叠加脱髓鞘疾病和副肿瘤综合征,应尽早识别并进行相关筛查。就预后而言,抗NMDAR脑炎一般较好,但仍有部分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技术,颅脑MRI结果多数表现为阴性,且与疾病急性期临床特点无相关性,但可帮助指导NMDAR脑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颅脑MRI发现疾病相关责任病灶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应维持较长时间的免疫治疗及抗癫痫治疗方案。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新近发现的以认知、精神行为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作用于神经元上的抗原靶点,分为多种不同的亚型。其中,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最常见的AE类型。先前的病例系列研究发现,AE对免疫治疗反应良好,但作用有限,仍有部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目的
不同影像学表现的抗NMDAR脑炎患者的免疫治疗和抗癫痫治疗维持方案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通过收集近5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确诊的抗NMDAR脑炎病例的诊治资料,根据有无与本病相关的颅脑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阳性发现分为阳性组(M组)与阴性组(N组),分析两组发病特点,并对其治疗方案和治疗结局进行随访,分析两组患者免疫治疗和抗癫痫治疗的维持方案与远期预后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最终共纳入94例确诊病例,年轻女性更常见,中位年龄18岁(1-80岁),男女比为41∶53。所有患者均行颅脑MRI检查,MRI阴性者-N组59例(62.77%),MRI阳性者-M组35例(37.23%),可见异常信号影和/或皮层萎缩。临床以癫痫发作(81.91%)、精神异常(76.60%)、运动障碍(59.57%)、语言障碍(56.38%)、意识障碍(52.13%)、记忆障碍(43.62%)等为主要表现,严重程度不等,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评估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in Autoimmune Encephalitis,CASE)值范围1~26(中位数为9),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1~5(中位数为3)。其中,急性期出现癫痫发作者共77例,63例(81.82%)表现为全面性或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38例(49.35%)病程中出现癫痫持续状态。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急性期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中,16例(17.02%)发现低钠血症,58例(61.70%)出现脑脊液细胞数目增多,26例(27.66%)出现脑脊液蛋白浓度升高,且阳性率M组>N组;63名患者(88.73%)的脑电图发现异常,一般表现为非特异性慢波,部分捕捉到典型痫性放电,3例(4.23%)发现疾病相关特异性δ刷;两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60例行肿瘤筛查,其中明确发现占位的有10例,经影像学检查或活检证实为肿瘤的有8例(13.33%,7例为卵巢畸胎瘤,其中1例为未成熟畸胎瘤),与MRI结果无关(x2=0.296,P=0.33)。所有患者的脑脊液和/或血清NMDAR抗体滴度至少1+,其中2例发现同时合并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associated protein-like 2,CASPR2)抗体;14例患者行脑脊液和/或血清脱髓鞘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5例行副肿瘤抗体筛查,发现1例血清抗CV2抗体阳性、1例血清抗旁瘤抗原Ma2(Anti-paraneoplastic antigen Ma2,PNMA2)抗体阳性;两组之间的抗体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经过为期4~73个月(中位数31)的随访,5例(5.32%)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自杀,1例因癫痫发作导致的窒息死亡,3例因肺部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其中1例为癫痫发作并发症)死亡;18例(19.15%)出现复发,可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如头痛、记忆障碍、运动症状、精神症状等,有8例(8.51%)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复发。至末次随访时,本病患者整体预后较好,49例(52.13%)无任何遗留症状,74例(78.72%)不影响日常生活(末次mRS<2)。常见的遗留症状包括癫痫发作(19例,21.35%)、记忆障碍(18例,20.22%)、运动障碍(12例,13.48%)、精神异常(9例,10.11%)、语言障碍(8例,8.99%)等,且M组预后明显差于N组(x2=9.574,P=0.002,OR[95%CI]:3.948[1.620-9.621])。N组患者中,38例(64.41%)症状学预后良好,复发率仅为11.84%,短期(疗程<6个月)与长期(疗程≥6个月)免疫治疗无显著差异(x2=0.517,P=0.472,OR[95%CI]:1.481[0.506-4.334]);M组患者中:10例(28.57%)复发,24例(68.57%)出现症状学预后不良,需要维持长期(疗程≥6个月)免疫治疗方案(P=0.035,OR[95%CI]:0.159[0.028-0.899])。此外,77例急性期合并癫痫发作的患者中,多数(74.03%)无癫痫发作后遗症,而MRI阳性患者癫痫发作事件的预后更差(x2=5.029,P=0.025,OR[95%CI]:3.250[1.132-9.330]),可能需维持更长时间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疗程(≥1年,P=0.010)。
结论
抗NMDAR脑炎是最常见的AE亚型,临床上更常见于年轻女性,急性期多以癫痫发作和认知与精神行为异常为特点,严重程度不等,超过1/3的患者颅脑MRI可见异常信号灶和/或皮层萎缩,脑电图上发现的极度δ刷,可能是抗NMDAR脑炎特征性改变。在年轻女性中,抗NMDAR脑炎常与卵巢畸胎瘤相关,早期筛查并去除病因对疾病转归至关重要。自身免疫性脑炎可能叠加脱髓鞘疾病和副肿瘤综合征,应尽早识别并进行相关筛查。就预后而言,抗NMDAR脑炎一般较好,但仍有部分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技术,颅脑MRI结果多数表现为阴性,且与疾病急性期临床特点无相关性,但可帮助指导NMDAR脑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颅脑MRI发现疾病相关责任病灶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应维持较长时间的免疫治疗及抗癫痫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