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调控植物高温胁迫应答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胁迫通常指环境温度超过植物能正常生长的临界值,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一般认为如果环境温度高于植物最适生长温度10-15℃就会对植物造成热胁迫。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逐渐升高。根据气候专家的预测,2050年全球气温与现在相比将会升高1-2℃左右,而2100年将会升高3-5℃,这会使包括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比现在减少一半。这是因为高温胁迫会影响蛋白功能、质膜稳定性、RNA剪切、细胞骨架等,从而影响植物细胞代谢并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异常,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包括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等,甚至使植物死亡。大量研究还表明热胁迫会使植物产生大量活性氧,从而使植物经受氧化胁迫。因此明晰植物氧化胁迫的机制并调控活性氧的积累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生理,生化和遗传实验,明晰了热胁迫下植物活性氧的胁迫调控机制,并且发现了有效降解热胁迫下活性氧积累,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和高温耐受性的方法。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热胁迫下植物会积累大量的H2O2,表现出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效率降低,生长受到抑制和存活率更低的热敏感表型。2、通过对H2O2次磺酸化修饰的蛋白进行质谱检测,鉴定到光呼吸代谢中催化有毒物质(2-Phosphoglyceric acid,2PG)降解的酶(2-phosphoglycolate phosphatase1,PGLP1),发现H2O2在体外和体内都可次磺酸修饰PGLP1被并抑制其活性。3、通过将PGLP1的5个半胱氨酸逐一进行点突变并检测其H2O2修饰和酶活确定了PGLP1的次磺酸修饰的位点是86位半胱氨酸。遗传实验进一步确认植物体内PGLP1的H2O2次磺酸化修饰位点也是86位半胱氨酸。4、遗传实验证明在热胁迫下与野生型相比PGLP1过表达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鲜重和存活率,但过表达86位点半胱氨酸点突变PGLP1(PGLP1-C86S)则不能。与之相一致,PGLP1-RNAi株系则在热胁迫下表现相反。这些结果说明PGLP1在植物热胁迫应答中有重要作用。5、通过表达无过氧化氢酶体定位序列但含有叶绿体定位序列的CAT2在叶绿体内积累CAT2,使得转基因株系能有效降低热胁迫下植物H2O2的积累,降低PGLP1的次磺酸化修饰,增强了其酶活,提高了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鲜重和存活率,从而增强了植物的耐热性。综上所述,我们研究证明高温胁迫下产生的H2O2会次磺酸化修饰PGLP1的第86位半胱氨酸,抑制其降解有毒物质2PG的活性,导致植物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鲜重和存活率下降。利用转基因技术将CAT2导入到叶绿体中可以有效抑制热胁迫下H2O2的积累,降低其对PGLP1的修饰,增强植物对热胁迫的耐受性。
其他文献
外国投资有利于全球经济,同时也有利于投资方和受益人。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外国投资视为国家发展的必须手段。因此,这些国家也对外国投资保持开放的态度。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更快地完成投资,这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大量的措施以及投资法案。这也催生出了各类投资保护协议。但是,这些国家似乎并不具备对发展的清晰认识。它们片面地认为发展仅仅是经济的增长,但实际上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发展包括的内容很广
现代社会中消耗性、破坏性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让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伦理学根据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为环境保护实践提供道德的理论支撑;国家公园是重要的环境保护实践,是国际上通行的、能较好地处理保护和利用关系的保护地管理方式。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处于试点建设阶段;国际先进经验对中国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要战略的实施,乡村地域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政府及社会投资的重要领域,各类建设需求大幅增加,迫切需要对乡村空间进行深入认知与研究。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又对乡村空间规划变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编制要求。乡村地域随着自身的不断深化发展,其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内生需求愈发强烈。将“三生”空间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战略实施中,
关于绘画的叙事功能,张彦远《叙画之源流》这样论述:“纪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汉代画像石依礼教而寓象征,以直观可感的视觉符号隐喻着“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文化内涵,是大汉王朝恢弘磅礴之人文精神的缩影。近年来,西方人文社科领域的“图像转向”思潮重新激发了汉画研究者对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兴趣,人们愈发关注图像本身“可见的思想”,如此,空间维度的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中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征程中亟待理论回应的重大理论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实践远远走在理论研究的前列,依规治党理论研究往往依据官方主流话语亦步亦趋,所形成的理论阐释不可避免地具有滞后性:一方面,纯粹地因应政策方针所形成的叙事方式缺乏理论根基,难以形成具有理论解释力与情感
肝细胞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肝癌的五年生存率仅有6.9%,到2020年,全球将会有909,742名患者死亡。我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拥有全球超过一半数量的肝癌患者,这给我们的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并且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量基因和蛋白的参与,如
钙钛矿材料具有窄带隙宽度、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溶液可处理加工性等特点,已经被广泛用于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等一系列光电器件中。作为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经过短短几年的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已达到23.3%。近年来,随着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深入,掌握器件薄膜结晶过程的内在机制以及电池器件功能层工作过程,已成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重心。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旨在通过使用添加剂来调控和制备规
为了解决全球水危机这一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净化、废水回收和海水淡化等领域,在解决水资源短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反渗透膜工艺通过去除水中的各种杂质,如溶解盐和有机化合物等,从而达到提供高品质水的目的。因其具有较高的能源效率,可以缓解水危机,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脱盐技术之一。其中,聚酰胺复合反渗透(PA-TFC RO)膜的高通量和高脱盐率是其高效的主要原因,提高反渗透工艺的分离效率具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历史沿革的梳理以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历史发展作出合理评价,总结并分析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所存在的各种不规范现象及其成因,在借鉴域外刑事诉讼法解释制度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而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诉讼法解释规范化发展路径。本文由引言、正文六章和结束语组成。第一章主要厘清了刑事诉讼法解释规范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刑事诉讼法解释规范化的内涵。刑事诉讼法解释的规
引言:具体介绍民事诉讼上事案解明义务理论的形成原因,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简要介绍国内外关于事案解明义务的理论成果,立足于我国立法和司法实际,指出事案解明义务制度对于完善我国证明妨碍减轻机制的重要作用,并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事案解明义务制度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事案解明义务概述”。本章主要是对事案解明义务理论的详细介绍。包括事案解明义务的基本内涵、事案解明义务的发展脉络,事案解明义务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