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二羰基化合物的产生规律和机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j395188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α-二羰基化合物是美拉德反应的重要中间产物,也是美拉德反应产生的有害物质即丙烯酰胺,4 (5)-羟甲基糠醛的重要前体物质,并广泛存于热加工含糖或富脂食品中。本课题主要构建七种糖类(单糖、二糖、低聚糖、多糖)与赖氨酸在不同加热时间以及加热温度的模拟体系,探究α-二羰基化合物的产生规律和机制,从而为热加工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控制提供依据。目前已经发现的α-二羰基化合的种类很多,本课题以四种最常见的α-二羰基化合物(3-脱氧葡萄糖酮醛,乙二醛,丙酮醛,2,3-丁二酮)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加热时间下,葡萄糖、果糖、核糖、麦芽糖、蔗糖、β-环糊精、淀粉这七种糖产生的四种α-二羰基化合物的总量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葡萄糖、果糖、核糖、麦芽糖在180℃加热10min的条件下产生的α-二羰基化合物总量最多,蔗糖、β-环糊精和淀粉在180℃加热30min的条件下产生的α-二羰基化合物总量最多。在温度为140℃及以上时,这七种糖产生α-二羰基化合物总量大小的顺序大致为果糖 > 葡萄糖 > 麦芽糖 > 核糖 > 蔗糖>β-环糊精 > 淀粉。二糖蔗糖和麦芽糖参加反应时,麦芽糖参加反应的生成量的α-二羰基化合物总量远远大于蔗糖的生成量。本课题的亮点之一是加入了淀粉多糖进行反应,因为我们实际食用的样品如饼干、包子、面包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而且淀粉含量超过一般单糖的含量。通过实验发现,淀粉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α-二羰基化合物的含量虽然很少,但是一直随着加热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对于淀粉类食品不适宜长时间高温度的加热,这样会使淀粉裂解的比例增加,产生α-二羰基化合物的量增多。比较这四种α-二羰基化合物含量可知,丙酮醛的生成量最多。五碳糖核糖以及淀粉在反应过程中一直没有产生3-脱氧葡萄酮醛。葡萄糖和果糖在美拉德反应中生成的3-脱氧葡萄糖酮醛及丙酮醛含量较多;核糖和麦芽糖在美拉德反应中生成的乙二醛及2,3-丁二酮含量较多。3-脱氧葡萄酮醛在高温或者长加热时间条件下,其产生量逐渐减少。当温度从140-160℃增加时,产物α-二羰基化合物增加的速率最低。所以对于需要热加工的食品,其加热温度最好控制在160℃以内。
其他文献
背向行走是一种反序行走方式,在室内外皆可进行。由于在背向行走的过程中需要留意运动方向,防止摔倒,因而有助于人体对空间和感知能力的增强和训练主管平衡作用的小脑。此外,
胆囊腺肌症(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GBA)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良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GBA术前诊断率不高,多于术后病理中发现。部分学者将GBA归为癌前病变。如
本文对D-松醇的降血脂活性进行研究,选用SPF级雄性仓鼠,通过高脂饲料饲养两周来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D-松醇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周
所谓空分,简言之就是空气分离,即将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以及氩气等分离出来,达到各种纯度、温度以及压力要求的各种产品。所谓空分系统,就是要完成上述所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系统中最具有学术特色的理论体系之一,临床中“辨证论治”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起宏观指导作用。中医诊疗中的基本原则是方证相应原则,正所谓方从法出,
辛亥时期,正是中外条约关系急剧发展并走向强化的时期,期间的种种显著变化作为社会存在深刻地反映于革命派的思想意识中,成为其条约观形成的客观依据。西法东渐的高涨、条约
市场上关于测量织物透湿性能最常用的方法有透湿杯法、出汗平板仪法,动态湿度透湿仪,这三种方法根据国内外所建立的标准评价织物的透湿指标,偏重于测量织物本身的湿传递能力
灰树花(Grifolafrondosa)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其多糖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无毒且安全食用。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也更关注于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本文针对灰树花子实体进行分离提取
知识创新及其溢出效应一直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促进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动力。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与知识溢出有关的一系列概念及理论:知识的
<正> 2003年7月底,正值中伏时期。由于天气变化无常,北京持续了一个星期阴雨天后,突然在7月28日放晴,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到7月29日下午一些花卉终于经不住高温暴晒,出现了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