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北部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720204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塔中北部地区良里塔格组层序划分以及内部沉积相类型和横、纵向的展布规律,并分析其控制因素,最终确立该组地层的沉积模式。塔中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处于一个向上水体加深的海侵型二级层序中,基于地震剖面的关键界面的解释,总结归纳前人对该组地层的层序划分,加上多种测井资料的沉积旋回特征分析,并结合岩芯描述,岩性薄片,将良里塔格组地层划分了2个三级层序与5个四级层序,并建立起良里塔格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良里塔格组岩性主要为灰白色泥晶灰岩,浅灰色亮晶-泥晶砂屑灰岩、生屑灰岩,含一些藻灰岩,泥质灰岩等,下部主要以灰色泥晶灰岩为主,中部颗粒含量高,生物种类多,数量丰富,常见灰泥丘和生物礁,上部为灰色泥晶灰岩夹薄层深灰色泥质条带和泥质条纹。沉积相上主要发育开阔台地相与台地边缘相两个大相,开阔台地内主要发育台内的砂屑滩、生屑滩、生物礁以及滩间海亚相,部分地区还发育灰泥丘。台地边缘部分发育台缘滩,滩间海亚相。相带从开阔台地向北延伸至台地边缘,sq1四级层序台地边缘相带主要发育能量较高的粒屑滩沉积,少量灰泥丘与滩间海沉积,开阔台地中部发育大规模滩间海,内部分区域发育连片或零星的滩体,与灰泥丘伴生发育;sq2层序沉积相带台内滩以及台缘滩规模相比有所缩小;sq3层序台内滩体的规模有所增大,台缘部分的滩体变化不明显;sq4层序台内滩体规模进一步扩大,部分滩间海地区形成滩体,零星的滩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或组合连片,台缘滩以及内部滩间海规模减小;sq5层序台缘滩规模继续减小,滩间海范围增大,台地内部滩体规模变小,中1井附近形成一块剥蚀区。古地貌特征主要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整体厚度变化大,大部分在180-350m范围内,台缘部分整体厚度大于开阔台地内部的厚度。构造作用对相带分布的控制、古地貌对沉积相与沉积厚度和不整合剥蚀作用等对沉积影响巨大,通过分析研究区不同地区沉积相差异,沉积厚度变化与差异剥蚀规律,确立了塔中北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由南向北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的沉积模式。
其他文献
国际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素养的培养,而我国明确提出了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在内的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始终”。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合情推理在小学愈加受到重视。小学数学规则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法则、定律(性质)、公式,它广泛地存在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内容之中,其学习对于改善学生的思维品
研究区位于青海省北巴颜喀拉山盆地,地处于阿尼玛卿山脉的南坡,行政区划归属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研究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各种构造形迹发育,本文主要研究新近纪以来的地层及构造运动。首先,通过系统划分总结了研究区新近纪以来的地层单位及其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根据地貌和沉积物特征,结合前人资料,新近纪地层厘定为曲果组,第四纪地层划分为四个时代沉积,即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当下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实践证明绿色技术创新是协调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绿色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双重外部性的长期投资活动,因此更需要激励约束分明的政策引导。银行信贷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当下我国尝试发展绿色信贷助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信贷部门面对企业融
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果也越来丰富,有关中小学生深度学习表现标准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论文运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访谈法对中小学生深度学习表现标准建构的几个问题展开研究。具体问题分别是:什么是中小学生的深度学习?它由哪些要素构成?怎样对中小学生深度学习构成要素进行表现标准方面的维度与指标解构?如何对中小学生深度学习指标框架进行等级描述?通过研究,解答了上述问题,得到以下三个方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同的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其中,情境教学法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在改进数学课程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学生认知结构,符合认知心理学规律,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转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教育学规律,更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建构主义把“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环境中的一大重要因素,强调丰富有效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
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的课程教学将成为新导向。化学平衡移动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维观念,ACT-R理论将复杂认知任务简单化、练习过程精致化的学习思想,对于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研读相关ACT-R理论,及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的已有成果,挖掘出理论指导意义,提出针对化学平衡移动课程的教学原则:
无论是之前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还是现在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散文始终是教材中的主导文类。通过散文的学习,学生不但逐渐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运用规律,而且也能提升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散文阅读教学效果关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当前的散文阅读教学出现了“两个向外跑”的问题,即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跑到作者的独特情感之外,从而导致学生散文学习的浅层化。教
岩石薄片中的矿物成分与微观孔隙结构信息对油气储层的分析与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鉴定岩石薄片是石油地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影响着油气井的产能与采收率,是油气藏高效勘探和开发的重要保障。传统的鉴定方法是将岩石薄片置于偏光显微镜下,通过人工观察与鉴定,因此工作量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鉴定结果往往不准确,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判率,进而影响油气储量的判别。通过机器学习与交互式的图像分析方法识别复
“问题解决”作为国际数学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将其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及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主动适应。就小学阶段而言,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强调学生能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际教学中,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不均衡,问题表征存在困难,缺乏反思评价意识和创新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加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对统计数据的使用率逐渐增加,对统计工作的有效性、统计数据的发布和解读的关注度持续提高。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多次对统计工作作出重要的指示批示,就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公信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近些年来曝光的统计造假等事件严重损害了统计公信力,针对社会公众的质疑,党中央从不同的角度加强统计工作,以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