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北周赏赐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haiyand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赏赐既是赏功酬庸、上报下之功的一种政治行为,同时也具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与王权政治相始终。赏赐成为统治者统驭臣民,实现一定政治目的的重要方式。然而,赏赐并非统治者随心所欲的行为,而是受制于其所处之政治、经济以及潜在于社会的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并对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西魏、北周的赏赐承北魏而来,又对隋唐两代的赏赐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处于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后期,西魏、北周赏赐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相较于山东魏、齐和南朝梁、陈,在三方争衡的鼎立局面中,自有其特色。然而,对于如此重要的问题,学界尚未给予太多关注,全面研究西魏、北周赏赐的成果更未曾有之。因此,选取西魏、北周的赏赐问题为对象,对其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深入探讨西魏、北周的赏赐史,对全面了解西魏、北周历史的整体面貌,尤其深刻认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赏赐衍化变迁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历时性的研究方式,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传世史料,梳理西魏、北周赏赐的过程,运用分类统计的方法概括、归纳其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同时,运用传世文献与出土史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将个案分析与综合概括相结合,对其问题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此外,采用比较分析的视角,将西魏、北周赏赐史置于东魏北齐、南朝梁陈三足鼎立的时代背景下,力求全面把握作为一个整体的西魏、北周赏赐在历史发展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习俗诸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整体看来,西魏、北周的赏赐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大统十二年(546)的玉壁之战,继而高欢、高澄父子的相继去世以及侯景的叛逃北齐这一系列事件将西魏、北周的赏赐史划分为前期和中期,而其中期和后期的分野基本上则以魏周之际为断限。西魏前期,朝廷赏赐延续了草创时期的基调,以北镇武人军团首领主导下之军阀色彩浓厚的军功赏赐为主。朝廷通过二元平衡的赏赐体制,以军功武勋为主要依据,以官爵赏赐为主要内容,逐渐构建起一个以北镇武人为主、依托关陇豪强、并联合入关元魏势力的军功受益阶层——关陇军事贵族。由于内外环境的变迁,西魏后期至北周初期,朝廷赏赐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前期二元平衡的赏赐体制逐渐破坏,通过大规模赐复胡姓的措施,宇文泰的霸府逐步取得对帝室的压倒性优势。此外,随着入关北人与关陇汉人的接触融合以及社会生产的发展,朝廷逐渐脱离原始的军事政权之变态而复归中原常态型国家。一言以蔽之,西魏后期至北周初年的赏赐是西魏北周赏赐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承前启后,为下一阶段朝廷赏赐的突变准备条件。北周后期,是西魏、北周赏赐发展史上的蜕变阶段。周武帝结束了自西魏肇建以来就形成的赏赐二元体制,使朝廷赏赐归于一元。朝廷不断地进行“班赏(赐)各有差”的普赏,则是关中政权由原始军事政权的变态向中原常态国家蜕变的重大标志。朝廷的赏赐别食制度乃是正在形成中的虚实封制度的重要环节,对隋唐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繁荣,朝廷赏赐日益多样化、物质化,与日渐奢靡的社会习俗相互激荡,愈演愈烈。由于“摈斥近臣”而“略无赐予”之周宣帝的突然病逝,隋革周命,西魏、北周的赏赐历史遂告终结。西魏、北周的赏赐,历经初期形成、中期发展、后期蜕变的历程,表现出迥异于东魏、北齐和南朝梁、陈之特色。其数十年衍化变迁史,表明朝廷赏赐首先是国家政治行为,是统治者借助政治权力赏功酬庸,实现其政治目的的行为。朝廷通过赏赐重新编制社会集团身份,构建统治阶层,调整社会秩序。同时,赏赐又不仅仅是统治者的政治行为。朝廷赏赐并不是统治者随心所欲的行为,推动赏赐制度化运行的与其说是赏赐实行者的权力,不如说是社会习俗,是这种内在于其时的社会习俗通过制度之实行而外在化的本质体现。易言之,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行为,朝廷赏赐一方面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又对其赖以存在的社会之政治、经济、乃至风俗习惯产生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微骨折术对半月板白区与红白区纵裂的修复愈合作用,为临床半月板损伤的微骨折术治疗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取3只成年滇南小耳猪于麻醉下行股动脉穿刺术,注入明胶-印度墨汁溶液,灌注完成后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HE血管染色检测半月板的血供分布。②取45只成年滇南小耳猪,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9只,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C、D、E组分别行双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的红白
学位
[目 的]将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相比较,探讨血清Gal-3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 法]入组2018-2019年因慢性心力衰竭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南院区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共57例患者为实验组,以及同期在我院住院部及门诊体检的健康者51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受试对象常规生化指标,并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Gal-3、NT-pr
学位
北魏政权在河北地区的政区规划经历了由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逐渐向东推进至滨海地带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北朝时期河北东部地区地缘格局以及社会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北魏统治者在政权建立初期对于河北地区的统治主要集中于中山、邺城、信都这几个位于太行山东麓出口的据点城市,意在保障首都平城与东部平原之间交通的通畅。相比而言,北魏初期的统治者对于河北东部地区的统治相对薄弱。北魏中期,辽东与青齐地区先后被占领,河北东部地
学位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参数与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的气道壁参数的相关性及气道壁参数对肺功能变化的相对贡献。[方法]将80例慢阻肺患者根据新版的慢阻肺全球倡议分级分为4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肺功能测试及胸部CT扫描,同时选取50个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测量双侧上叶肺尖段支气管的管壁厚度、支气管内径及伴行肺动脉直径,并计算支气管管壁面积占管腔面积百分比。然后
学位
太极宫是唐长安城“三大内”中建造时间最早的宫城,曾是唐王朝的政治中枢,具备多重功能,有唐一代,太极宫的功能发生过诸多变化。本文旨在对太极宫功能的嬗变进行具体探索。目前学术界对太极宫的研究较为丰硕,但不够系统和深入。从历史的角度看,太极宫功能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武德元年(618)至龙朔三年(663),太极宫作为唐王朝唯一的皇宫,功能全面,在居住、政治、礼仪、宴乐方面均处于中心地位。龙朔三年(663
学位
民国初年,甘肃文化教育落后,在甘肃省政府与知识分子的努力之下,民众教育在甘肃萌芽,一些民教设施初步设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民众教育作为一项国家强制推行的事业在全国各地展开。甘肃的民众教育事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民众教育馆是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大力推广的事业,是实施民众教育的中心机关。甘肃省民教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27-1931年的初设时期,1932-1936年初步发展时期,19
学位
[目 的]探讨CTP评分、MELD评分、MELD-Na评分、ALBI评分及NLR预测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短期和长期预后的能力,寻找能够准确判断肝移植患者预后的指标。[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接受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的125例终末期肝病患者,统计患者基本资料以及手术前最后一次实验室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肝肾功、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清钠浓度,计
学位
[目 的]通过瞬时弹性成像(FibroTouch,FT)、血清学诊断模型(APRI模型、FIB-4、GPR模型、S指数以及GUCI评分)、肝纤4项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筛选出最具诊断价值的指标,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提供经济、实用、无创的诊断依据。[方 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2019-2022年慢性肝病住院患者,收集患者一般入院资料、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
学位
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开创时期,这一时期上承春秋战国之纷乱,下启魏晋隋唐之新风。这一时期,不仅国家体制在重构,个体小家庭也在重构。个体家庭的重构引起家户内部成员结构的变动,也促使家庭政策发生变动。研究秦汉时期家户结构,有助于我们了解秦汉家户成员构成,了解秦汉家户政策的实施,从而更进一步加深对社会运行态势的认识,深化对秦汉历史的认知。以往学者研究秦汉家庭多从思维认知层面强调家、户的差异性,而忽视
学位
[目 的]探究云南肺癌患者癌组织相对癌旁正常组织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拷贝数变异情况、患者外周血液相对健康人群外周血液mtDNA拷贝数变异情况,以及影响这两种组织mtDNA拷贝数变异情况的可能因素。[方 法]随机选取于2019-2020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肺癌需进行手术的患者,获取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以及术前采集的患者静脉血液。提取癌组织、癌旁正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