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借助人类学的微观视角,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牧区的一户蒙古族家庭为研究对象,了解在现形政策下牧民、土地与人口流动之间的联系,进而对太仆寺旗牧民的“牧而不流”现象做出解释。笔者曾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开展了近三个月的田野调查,搜集了大量的田野资料并着重在“娜日家”这一户牧民家中进行了深度调查。本研究的研究主题是内蒙古太仆寺旗牧区土地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制约人口流动的因素。通过讨论,笔者发现草原上土地制度的改变直接影响牧民与土地的关系及前者对后者的利用方式,而牧民与土地的关系又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理性选择,即是否会放弃土地而加入流动大军。本研究通过对牧民家庭生活现状及其家族的研究,诠释土地在牧民的地方性知识中的含义及地权与户籍制度的关系,并分析这一关系影响下的牧民人口流动的趋势,最终得出关于土地与人口流动关系的结论。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关注了土地作为一种乡土资源对于娜日一家生活的重要意义。从基本的日常生活到作为牧民文化的符号象征,土地作为孕育牧民文化土壤,在满足牧民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牧民的文化需求。土地作为牧民眼中的“私有财产”,在现有继嗣制度下世代相传,尽管在土地的使用和认知上仍存在着代际间的差异,但对自身是“土地所有者”的认知仍深入在每个牧民的心中。针对太仆寺旗农民流动而牧民不流动的现象,本研究继续挖掘了存在于农民与牧民之间的政策差异。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成为流动大潮中的一员,外出寻找新的生计方式。与此同时,牧民的身份保证了他们对土地的使用权,并且获得了来自国家的经济上的补助。这种政策上的差异造成了基于土地的社会等级划分,即非农户不如农户,农户不如牧民户。在这种等级划分之中,失地的农民丧失了来自于土地的物质保障流动到他地,而牧民则因为拥有土地得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与文化认同。这些牧民既不愿意失去世代传承的重要财产,也不愿意失去新形势下土地所带来的其他收益。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他们不愿意割裂与土地的联系,并自愿保持自己的牧民身份。土地作为牧民生活的文化之根将他们牢牢的固定在了土地之上。藉此,本文对太仆寺旗牧民牧而不流的现象做出了解释,并且对蒙古族牧民的入口流动状况给予了现实性研究。进而做出了以下结论:基于以上这些有关土地有关的因素的影响,蒙古族牧民很少进行人口流动,至少在此刻,我们也还看不到这种流动出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