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共析钢中渗碳体纳米化的成分与工艺设计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elulsww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钢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原材料与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环境友好和易循环的钢铁产品成为钢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渗碳体作为钢中最经济的强化相,逐渐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普碳钢中渗碳体的体积分数可达10%而无需增大生产成本。根据Orawan强化机制,若能有效地使渗碳体细化到纳米尺度,将可以产生与微合金碳氮化物相当、甚至更大的强化效果。本文通过合理的成分和NG-TMCP工艺设计,研究亚共析钢中渗碳体纳米化的机制,以充分发挥纳米渗碳体的析出强化作用。本论文主要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超快速冷却(UFC)+形变热处理(TMT)”工艺路线,开展了Fe-0.17wt.%C-0.7wt.%Mn钢的实验室热轧实验,并对微观组织进行了金相(O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尤其是采用透射电镜(TEM)分析了先共析铁素体和贝氏体基体中的纳米渗碳体析出;对拉伸力学性能和冲击韧性的评价表明,实验钢的强度呈现出随着UFC终冷温度的降低而增加的趋势,冲击性能良好。(2)在相变热力学与动力学理论基础上,分析了Cr对Fe-C-Mn-Cr钢中渗碳体的形核驱动力、奥氏体→铁素体与奥氏体→渗碳体的相平衡模式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在促进渗碳体形核的同时,实现了两个相变进程的差异化,破坏珠光体相变的协同性,最终获得弥散分布在铁素体中的纳米渗碳体;采用Dictra动力学计算软件,对该成分设计思路进行了验证。(3)针对Fe-C-Mn-Cr实验钢开展了静态等温相变实验;在600℃和560℃时,实验钢获得了大量弥散分布的、大小约50nm的渗碳体,验证了合金成分设计思路的可行性;采用TEM分析了弥散析出渗碳体颗粒与铁素体间的位向关系,以及Cr、Mn在铁素体和渗碳体间的分配情况。(4)开展了Fe-C-Mn-Cr实验钢的实验室热轧,通过采用UFC冷却,并控制终冷温度在600℃~445℃时,得到了“铁素体/贝氏体+弥散、亚微米/纳米级的渗碳体”组织,以热轧实验验证了Fe-C-Mn-Cr钢的成分与工艺设计思路的有效性;与传统ACC冷却获得的片层状渗碳体相比,控制相变模式而得到的弥散渗碳体析出并未对实验钢产生更大的强化增量,但明显改善了亚共析钢的成形性能,扩孔率最高可达87.3%。
其他文献
预应力空心板桥是中小桥常用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公路桥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桥型之一。预应力空心板具有自重轻、建筑高度小、施工方便、工艺简易等优点。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公
在对国内外电子政务门户知识组织和整合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产业知识化、信息社会化。作为以信息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为基础的新型智能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正在给
随着不当得利诉讼案件的日益增多,实践中出现许多复杂的问题,而我国关于不当得利制度的规定仅有一条法律规范和一条司法解释,并不能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而且相关的理论研究
针对我国铝工业的发展现状,2013年氧化铝产量约4900万吨,我国正在用全球不足3%的储量生产着全球17%左右的铝土矿,我国高铝硅比铝土矿(铝硅比>7)在铝土矿资源总储量中的比例已
龙游县地处金衢盆地中部,介于北纬28°44′—29°17′,东经119°02′—119°20′之间。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且集中在春夏季)、旱涝明显。年平均气温17.1℃,≥10℃的活动
梅贻琦将中国大学理念概括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使在校学生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与弃旧图新的学习能力是大学的办学要求1。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校园媒介是大
目的:探讨富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鉴别中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其中普通型38例,富细胞型22
在众多的核测井系列中,岩性密度测井仪由于能够一次性获得地层的岩性信息和密度信息而广被研究、应用。核脉冲全谱数据采集系统就是为岩性密度测井仪量身研制的,与传统基于能量
南疆喀什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光、热资源丰富,干旱少雨,属于典型绿洲灌溉农业,无霜期长,周年积温较高,适宜发展多熟种植。南疆是新疆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发展相对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