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补气升阳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39155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提出的补气升阳治法(以下简称“东垣补气升阳法”)被称为补土派的主要治法,在其著作中详细的论述了该治法的使用对象、用药原则等信息。目前对于该治法的研究主要是以临床病例报道为主,而对于理论探讨方面尚不充分;并且在补气升阳功效方剂的具体分析和该理论指导下的现代疾病诊疗经验总结方面的研究尚存在不足。故以《李东垣医学全书》为主要研究资料,结合相关中医古籍、现代数据分析工具和导师临床病案对该治法的理论探讨、方药配伍、临床应用方面做一系统研究,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梳理、方剂用药规律探索和对导师临证经验进行的总结,明确补气升阳治法在现代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内伤性”疾病提供中医的方向和思路。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中国知网、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古现代中医文献中与“补气升阳法”有关的内容,整理并总结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来源、后世发展、具体内涵、作用等内容;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数据分析法对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进行分析:首先对代表李东垣学术思想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三本著作中所有方剂进行筛选,找出具有补气升阳功效的方剂,之后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做进一步方药分析,包括四气、五味、归经、频次、药对、药组配伍等;整理归纳法:对导师临床病案进行整理,借助典型病案对导师运用补气升阳法的经验进行分析,包括适应范围、辨证方法、用药特点等。论文全篇运用整理归纳法,有条理的整理归纳补气升阳的理论、方剂配伍、现代临床应用等内容。研究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东垣的补气升阳法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在具体用药上受到张仲景、王叔和、钱乙、张元素等医家的影响。补气升阳法的理论内涵、临床应用在后世不断发展。在明清时期发展最为丰富,如《济阴纲目》《普济方》等综合类医书,都大量摘录了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中关于补气升阳的原文论述和方药应用;“温补学派”“火神派”等流派将东垣补气升阳法的适应症从“脾胃不足之证”扩展到脾肾,从补气升阳到专注补阳,特别是补肾阳;王清任创立补阳还五汤、黄芪桃红汤,将补气升阳扩展到补气升阳活血,明确了气和阳对血的推动作用;黄元御创立黄芽汤、参芪苓桂干姜汤等方剂,将东垣的阴阳升降理论集中到中气升降;张锡纯的“升陷系列方”进一步丰富了气陷的理论和用药思路。综合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来源与后世发展,总结东垣补气升阳法的内涵主要包括“甘温补气”“风药升阳”“微泻阴火”三个方面,具有补泻同施、以补为主的特点;补气升阳的作用除补气和升阳外,通过对补气药、风药和其他药的灵活配伍,还可以起到补阴、补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具有补气升阳功效的方剂依据药物组成可分为补气升提类、补气升阳益阴和血类和补气升阳祛邪类,补气升阳方剂注重药物的药性及配伍比例,补气中包含着补阴、补血与祛邪,如东垣补中益气汤专注于补气升提、清暑益气汤气阴双补、当归补血汤气血双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扶正祛邪等。2.方剂分析结果对收集的139首具有补气升阳功效的方剂进行分析,其中药物频率≥20%的有黄芪、当归、升麻、柴胡、人参、炙甘草等17味药;归经以脾、肺、胃、肝、心、肾经为主;药物主要以温、寒、平性,辛、甘、苦味为主,药对有“黄芪—当归”“黄芪—柴胡”“升麻—柴胡”“人参—黄芪”等,药对的主要功效即为“补气”和“升阳”,包含“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的方剂既有补虚类方剂,又有祛邪类方剂,是东垣补气升阳法的核心药组。3。导师临证经验总结基于对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和方剂分析,对导师运用补气升阳法治疗的疾病病种、辨治思路、用药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在疾病病种方面,导师认为内伤性疾病属气虚证或因虚致实者,如眩晕、耳鸣、高脂血症、高血压、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凡患者有疲劳、乏力、面色淡白或晦暗等气虚或气机阻滞引起的症状,均可用东垣补气升阳方剂进行灵活加减;在辨治思路方面,立足脏腑辨证,以方药中教授辨证论治五步法对患者的病位、病性、正邪偏胜情况进行分析。注重舌下络脉,若属内伤者舌下络脉有细长瘀青,可根据络脉的松弛情况判断气虚或气滞。结合东垣脉法,关注患者右手尺脉,符合补气升阳法的脉象,右尺脉以细脉、滑脉、涩脉为主,多为相兼脉,如脉细滑、脉细涩、脉细数。治疗时,脉细无力、脉细弱为虚,处方时重在补气升阳兼以祛实;脉弦数、脉滑数、脉濡数等为实,处方时重在祛实兼以补气升阳。常用的治法有补气升阳活血化瘀,补气升阳益肾,补气升阳固表,补气升阳疏肝,补气升阳泻火,补气升阳祛湿等;在用药经验方面,导师善用“党参-黄芪”、“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等药对,与平台分析的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高频药对结果一致。在药量上,大剂量、多数量使用风药升阳散火、祛风除湿、调畅气机。除以上用药特色外,导师结合现代疾病以及现代医学上对一些慢性疾病的认识,在诊疗时坚持中西药并用、遵循中医运气学特色用药、注重指导患者间断服药、强调生活方式引导等方法帮助患者战胜疾病。通过对整个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研究,我们在文末提出东垣对气虚的辨证要点,“补”“益”不同,补气升阳法治疗现代疾病具有显著优势三个观点,以供探讨。结论东垣补气升阳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并在后世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东垣擅长从补气的角度进行补阴和补血,方剂虽立足于脾胃,但功效作用于五脏及全身,具有以补为主,且补中有疏、补中有泻、扶正祛邪的特点,在现代诊疗中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学习。导师运用补气升阳法基本思路为立足补气、长于升阳、重视驱邪扶正,临床诊疗时在脉法、方剂、药物等方面对东垣补气升阳法既有继承也有创新,特别是将补气升阳法与现代疾病特点相结合,为中医药治疗现代内伤性疾病提供了理论指导及用药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损伤的特征及苦甘颗粒的干预机制,为阐明苦甘颗粒干预甲型流感的作用规律及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苦甘颗粒干预甲型流感的机制预测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苦甘颗粒各组成药物的化学成分,以OB、DL作为筛选参数,选择OB≥30%,DL≥0.18的成分。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苦甘颗粒各组成药物成分的靶点,Perl语言对药物靶点进行整理以及ID转换。检索Gene C
针刺效应是指通过毫针或电针等针刺疗法刺激穴位,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的生物过程、基因及基因产物等变化,进而调节人体或实验动物的生理功能或病理状态,使失调或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引入针灸学,针灸相关的基本理论、作用规律和作用原理研究逐步开展,针灸效应机制研究逐渐成为针灸现代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效应机制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大量针灸效应知识大多被记录在针灸效应相关文献中。为了指导针
本研究依托课题:首都卫生发展专项项目—基于精准医疗模式的糖尿病中医防治与管理(首发2016-1-4151)本论文由文献综述、糖尿病肾病证候特征探讨和益气活血方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三部分组成。1文献综述对近10年国内外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现代医学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分期、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以及中医学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专方专药的认识,从而对糖尿病肾病有一个整体全面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围绕在梗死核心区周围的部分心肌组织尚存部分侧支血管的血流供应,这片区域称为梗死边缘区。虽然梗死边缘区内的心肌细胞不会因最初的缺血损伤而迅速发生死亡,但缺血引起的氧化应激能够激活凋亡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同时由于梗死核心区心肌组织坏死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发急性炎症反应,进而对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产生不可逆损伤。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仍然保留着部分功能性,可以对抗急性缺血缺氧造
植物囊泡样纳米颗粒(P-VLNs)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微小囊泡,内含生物活性脂质、蛋白质、RNA等成分。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膜结构的一类囊泡,已被认为是细胞间通讯的主要机制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植物类中药中发现囊泡样纳米颗粒(vesicle-like nanoparticles,VLNs)的存在,并且发现VLN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
目的:随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全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提升,临床症状缓解,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功能重建不全是目前艾滋病治疗中的难点之一,肠道微生物改变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的相关性研究亦是目前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为探讨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依托前期已有工作基础,分别选用参灵固本免疫颗粒、青蒿琥酯片及灸法联合抗病毒方案,对艾滋病AR
一、研究背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该病是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除脑、脊髓之外的神经组织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与体征。2019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1.164亿,位居世界首位,其中50%的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会在25年内发展为DPN。DPN以自主神经和运动神经受累为主,多表现为触觉、
背景: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术后复发转移率仍较高,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术后会死于CRC术后的复发转移。目前临床上对CRC的早期诊断方式是肠镜、活检等,对CRC术后复发转移的检测手段是肿瘤标记物及CT等影像学检查,但该类检查对CRC术后复发转移缺乏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有研究认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作为一种肿瘤标记物,可以作为CRC术后复发转移的检测指标。目的:系统评价CTCs在CRC
研究背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直接、最具有破坏性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骼微细结构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其骨骼脆性和骨折风险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70岁以后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骨量将进一步丢失,骨质疏松所带来的危害在中老年女性中更为显著。预计到2050年,我国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上的医疗费用将达1745亿元。社区居民是本病的高发人群,但实际防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上肢骨折,根据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该型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有争议。通过前期临床研究发现单纯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半年腕关节功能与钢板内固定无明显差异,但术后早期易出现腕关节僵硬、活动度差等并发症,因此我们提出外固定架联合小夹板固定能够获得良好的腕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利用外固定架在骨折早期牵拉固定,达到可接受的复位标准,拆除外固定架后采用小夹板固定,此时骨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