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域中宏观调控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_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调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具有创造性的经济范畴,它和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政府干预,以及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还有古代社会国家对经济的治理虽然在形式上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在制度前提、指导思想、阶级属性、价值追求、方式手段等方面都存在本质差异。宏观调控的哲学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经济哲学是应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新兴学科。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具有本质的先进性,它的立足点是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的,以具体历史现实的人的需要为核心的实践逻辑。实践逻辑,是指人在围绕其需要进行的具体历史性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联系和发展的逻辑。这种逻辑和其他逻辑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开始跨出思维领域,进入了思维之间、思维主体之间以及思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场域,即实践场域,所以实践逻辑是其他类型逻辑的元逻辑。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方法论内核是:先进价值观指引下的历史现象学内涵和博弈建构性内涵在实践逻辑中的统一。宏观调控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时继承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并以西方宏观经济学作为理论支援背景,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之中。
   宏观调控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它具有以人为本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并从经济的内在矛盾出发实现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地结合。宏观调控理论的发展要靠实践基础上哲学与经济学的互动式结合。宏观调控是具有阶级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它的优化需要靠有制度保证的,体现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和社会大众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模式,以形成共同意志并保持先进性本质。宏观调控的客体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波动以及结构和总量的过度失衡需要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以人民的需要为核心,追求经济关系的和谐。经济的绝对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宏观调控的目标事实上是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追求合理的不平衡;通过调控,化宏观经济的“高-低”波动为“高-平”波动,并以人民的根本长远利益为旨归处理好宏观调控目标之间的矛盾取舍关系。为达此目的,宏观调控应当根据人民需要结构的发展水平,以综合协调性原则为指针来选择采用财政、货币、产业政策为主体的经济手段,辅之以法制、文化意识形态、行政干预等手段,并结合我国国情批判地借鉴其他国家政府的经济干预举措。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七次宏观调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经历了不少曲折。目前宏观调控存在的主要不足是:调控手段结构的不尽合理导致经济风险增大,宏观调控主体--政府自身的组织和调控能力有待提高,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失衡导致收入差距过大。由收入差距问题所导致的内需不足是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宏观调控的模式建设,既要立足本国国情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进行务实的创造性建构,又要批判地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苏联东欧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模式建设经验。当前我国的国际国内经济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宏观调控建设需要与时俱进。中国宏观调控的运行机制是马克思主义的互动结合发展模式,中国宏观调控模式建设的体系框架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与经济建设实践互动共进的调控目标体系、手段体系、政府建设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中国经济哲学和宏观调控理论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为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还要世界化。在经济哲学上中国人是有可能演奏第一小提琴的,而这条道路也必将反哺世界。
其他文献
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开始重视“善治”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强调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中进一步提出“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善治”概念由此正式纳入到我国新时期治国理政的目标体系中。自从历史上产生了国家等各种治理机构,古今中外无数学者提出了各种“善治”理想。先秦儒家的“仁政”思
关于翻译的流俗之见从一种工具主义语言观出发,通过诉诸于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所再现或指涉之物的普遍性,来保证某种先于或外在于语言之“意义”可以“忠实地”(“对等地”)从一种语言复制或转移到另一种语言。如果一切语言之间存在着意义之“可转换性”的条件,那么就有可能定义一种唯一的、单义的语言,可以作为中介和标准来保证所有语言交流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最终取消翻译的必要性。在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
学位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这一时期礼崩乐坏,战争频仍,政治混乱,等级失序,相较于孔子所说的那个“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荀子秉持儒家的人治传统,认为圣君贤相的政治领导集体是社会易乱为治的重要保证。但是在血缘宗法继承王位的时代,血缘纽带成为王位继承的主要依据,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君主大多不是理想圣君,于是,荀子只能将匡扶乱世的希望放在儒臣身上,以王者师的身份存亡
学位
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与认同,关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要素。而当前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日趋冷漠和功利,关怀面临着现实危机。实际上,关怀与被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关怀不仅是一种情感或美德,更是一种互惠的、平等的关系,它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从出于自然本能的自然关怀转化为伦理关怀,需要人们付出道德的努力。  孟子将德行发起的源头定位于情感
学位
阿尔贝特·施韦泽(Schweitzer Albert)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神学家、行动的人道主义者。他提出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对于东西方伦理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迅猛发展,西方社会陷入物质进步主义盛行、人道主义信念失落、人类中心主义勃发的文化危机之中。基于这种现实考量,施韦泽提出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他从生命普遍联系、价值平等、休戚与共的事实出发,主张善是保存生命
恻隐之心和仁爱之举,促发了人们自发或自觉的慈善活动。而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则有越来越多的国人有余力从事慈善工作,慈善工作也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关注。由慈善工作而促发的慈善伦理研究也逐渐成为伦理学的学术热点。  要深入研究慈善伦理,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何为慈善、何为慈善伦理等基础概念;其次,要深入挖掘、系统梳理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慈善伦理的思想资源,这对于促进慈善伦理的健康发展是有学术思想史意义
学位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作为当今最具声望的伦理学家之一,一方面坚持使用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追溯西方道德思想的发展历程,对现代西方道德观念与整个现代性精神提出批判性思考。另一方面,其德性论建构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之上,主张道德以实践、目的和个人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显然,麦金太尔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和基于亚里士多德主义之上的德性论辐凑于一点,即对传统的高扬。就此而言,关于传统与德性的思考是他整个伦理思想体系中
学位
本文从心与气关联思考的角度出发,探讨《管子》四篇的思想结构、核心问题与特质。《管子》四篇是战国中期齐稷下道家的作品,心与气观念在其间相互交织,具有深度的关联,是理解四篇思想的枢纽。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追溯心与气观念在早期文献中从日常用语转化为哲学探讨主题的过程。战国中期哲人不约而同地关注人的心灵,并进行了主题化的深入探讨,从老子开始,道家将气论纳入其宇宙生成论图式,开辟了气论思维的新方向。
学位
荀子与董仲舒处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对礼、法、德、刑、道等政治概念做了重新的阐释与定位,开启了“儒法合流”的政治衍化之路。而在这一过程中,董仲舒借鉴了荀子的相关政治思想,为其“法天”政治哲学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理论的模型。首先,研究董仲舒与荀子政治思想的关系,是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模式做一个理论上的探本。追根溯源,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学经世主义,使得儒学更加直面现实的政治与道德问题,从而为后世汉儒参合现
学位
多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关于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其中,美国哲学家皮特(JosephC.Pitt)对伽利略认识论所进行的研究既新颖独特又自成体系,其研究是目前为止少有的系统探讨伽利略认识论的著作。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就是对皮特关于伽利略认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  本研究的主要依据是皮特的伽利略认识论研究专著(英文原版);研究方法是对构成皮特伽利略认识论研究体系的各个主题分别进行梳理概括和分析评论,进而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