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洞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_0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洞是晚唐十分尊崇贾岛的诗人之一,并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该文对李洞的其人其诗做了一番探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即考证篇、诗论篇、校注篇.其蜀中诗作也成为我们今天巴蜀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在入蜀考部分中就其入蜀时间、入蜀途径、蜀中活动诸问题做了一些探讨.诗论篇是该文的第二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分别对李洞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体裁类别、艺术特色逐一分析.
其他文献
中唐时期,元稹与白居易齐名,但学界对元稹的研究却相对薄弱.1980年,卞孝萱先生《元稹年谱》出版,开创了元稹研究的新局面.1982年,中华书局版《元稹集》问世,元稹作品才有了点
欧阳修是北宋的文坛领袖,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作为一代文坛宗匠,欧阳修在他的诗文中谈政论道,表现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在词中则着意表现相思离别,游
朱凤森(1776—1832),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主要活动于清嘉庆、道光二朝,任河南浚县知县多年,参与镇压嘉庆朝爆发的天理会起义。有《韫山诗稿》及《韫山六种曲》传世。 本论
关于话语标记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采取廖秋忠对现代汉语篇章中连接成分的分类依据,选出“相比之下、与此相比、对比之下、相形之下、另一方面”等五
鲜明的生命意识和存在意识赋予了40年代诗歌以更为深邃的哲理内涵.本文试图以冯至和穆旦的诗歌为中心来分析充满生命意识和存在意识的40年代诗歌的独特风貌.文章将从三个方面
该文通过对王安忆90年代都市女性小说中上海和女性命运的分析,认为王安忆笔下的上海既不同于现代文学史上一些男性作家独具时代和个性特征的创作,也与海派女作家张爱玲的上海
本文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论述。第一个问题是:针对目前研究领域尚未有人从阐释史的角度,对鲁迅乡土小说进行全面地、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力求通过对鲁迅乡土小说小说创作动因、作品主
《法制日报》8月30日在头版头题刊载了陕西省司法厅厅长路志强的《下乡日记》,记录了从8月15日到18日路厅长带领司法厅处级以上干部自带被褥,在延安农村与农民群众同住、同吃
本文旨在探讨鲁迅《呐喊》的建构以及鲁迅文名在该文集出版前后(1918年-1926年)的累积过程。鲁迅的小说创作几乎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提倡、兴起与建设同步,这些小说在中国现代媒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中国二十世纪不同历史阶段文学中的叛逆女性形象,对二十世纪中国女性自我生命意识的发展动向作一次历时性的梳理。五四时期,中国女性自我生命意识在男性知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