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游移、工作记忆的关系及其对阅读理解的影响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m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智游移(mind wandering,简称MW)是指由于个体内部自发原因引起的一种非自愿的内源性意识体验,是一种特殊的注意分散状态。在心智游移状态下,个体的内部感受和体验占用了一部分或完整的注意资源,从而使其不能专心于当前任务,对任务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影响。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这样类似的体验:在阅读杂志文章时,头脑中忽然闪现与阅读内容完全无关的信息或画面,而对所读文章的内容也没有读明白或留有印象;看电视时,大脑有时会自动联想到一些无关剧情的情节,致使观看者错过了一些东西。这里面涉及到工作记忆的容量(working memory capacity)及中央执行系统的抑制控制能力,它们与心智游移有什么关系,对阅读理解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这些问题。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分别对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三个群体被试的心智游移、工作记忆广度、抑制控制及两类阅读文体的情况进行比较探索,并进一步分析状态性与特质性心智游移在记忆广度与两类阅读理解中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心智游移频率问卷》对被试的状态性心智游移进行了调查,了解到三个被试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智游移发生情况;之后使用SART(the Sustained Attention to Response Task)持续注意任务测试被试的心智游移主客观指标,使用Stroop色词判断任务测试被试的抑制控制能力,因涉及文章阅读成绩,所以记忆广度测试使用言语记忆广度;以莫雷的《语文阅读水平测量(一)修订本》卷五部分两篇文章(其中一篇科技说明文,一篇情景散文)及阅读理解题作为阅读测验题目。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等方法比较年级间的差异及各变量间的关系,经过统计分析,得到下面的结论:(1)心智游移频率量表与持续注意任务(SART)从不同角度测量了心智游移情况,个体在实际生活和实验条件下的心智游移有显著的相关。(2)在不同年级群体中,心智游移与记忆广度对不同文体阅读成绩的影响有所不同。心智游移频率在初中生的工作记忆广度和散文成绩间有调节作用,心智游移主观指标在大学生的工作记忆广度和说明文成绩间有调节作用。(3)心智游移频率对不同年级群体的散文阅读成绩都有显著影响,对说明文成绩影响比较小。(4)心智游移与抑制控制能力有一定的负相关。(5)不同年级学生的心智游移、工作记忆广度、抑制控制及阅读理解成绩有显著差异,随着年级增长各项成绩普遍趋于上升,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差异普遍高于高中生与大学生的差异。
其他文献
我国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观幸福感受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而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正是其重要的主客观影响因素
2001年11月28日,在风景秀美的北京郊区,长期致力于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汽车与安全》杂志社组织召开了警民共建加入WTO后的现代交通环境座谈会,公安部的领导以及北京、安徽
情绪调节内隐理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实体性理论,该理论持有者认为情绪不可控;另一种为增长性理论,该理论持有者认为情绪可控。目前,在国际心理学界,有关情绪调节内隐理
针对分布式状态估计全网一体化计算时,由于不同控制中心提供的量测断面间可能有时差而导致外网估计误差的问题,基于不同控制中心分布式并行计算系统的主从机制,提出了预估—校正
研究者近年来已经将情绪调节策略作为心理学的热点研究课题。诸多研究证实,情绪调节是个体社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体情绪调节能力越好,越有可能对同伴
目的:(1)探讨抑郁个体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操纵能力,以及该操纵能力与抑郁程度和冗思水平之间的关系。(2)探讨抑郁个体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更新能力,以及该更新能力与抑郁程度和冗思水
学位
20世纪末最后一次大型国际汽车展于2000年9月30日至10月1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此次车展盛况空前,世界上一些著名企业、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杰作.车型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在
期刊
知道感判断是元记忆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之一。关于知道感判断的产生机制,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观点:(1)以目标提取假说为代表的痕迹接通假说;(2)以线索熟悉性假说为代表的推论假说;(3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