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属性问题研究——以汽车工业为实证检验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ni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其发展健康与否将会牵动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制造业最显著的风险之一,不仅仅是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已出现或潜藏着产能过剩风险,而且制造业中各个行业产能过剩的发生率和程度均不同。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已经提出多年,然而十多年间,产能过剩表现出波动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特征,使得政策措施的效果参差不齐,行业长期无法摆脱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困境,全球经济下行和欧美“制造业回归”导致外部需求增长受限,过剩产能向海外转移的预期难度也加大。
  产能过剩作为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每种形式又具有不同的特性或特点,因而具有多种有差异的内在规定性,产能过剩属性即是产能过剩这一经济现象固有的性质特征或内在规定性。从自身特征来讲,产能是同时包含数量、质量、结构三重维度的复杂总体,因此,本文从数量性、质量性、结构性三大属性维度对产能过剩进行刻画。
  本文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中关于产能过剩解释的基础上,将产能过剩根据属性划分为数量性、质量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从三个角度研究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接着结合中国实际,研究中国制造业数量性、质量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现状及成因,并以中国汽车工业为实证检验,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即基于三大属性角度研究供给侧改革治理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路径。
  研究表明:(1)不同属性的产能过剩形成机制不同,分别是:数量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是一窝蜂开办工厂和软预算约束导致的市场供求调节机制失灵,质量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是研究与开发部门产出的规模报酬递减导致的创新效率低下和可持续性薄弱,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是产业结构转换制约导致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关联结构不合理;(2)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确实存在行业特征差异,即:具有某些特征如外资比重大的行业更容易出现产能过剩,具有另一些特征如创新投入高的行业不易出现产能过剩,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产能过剩程度也可能会因为其他特征因素的加入而增强或减弱;(3)以汽车工业为实证检验,验证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三大属性现状为: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整体数量不合理,全国汽车市场普遍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地区市场企业数过多反映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是数量性产能过剩的表现;中国汽车工业创新投入具有的特征是,对降低产能过剩发生率更有效的创新投入类型占比小,创新投入分配不合理,是质量性产能过剩的表现;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目前不尽合理,存在用于消费的产能扩张同市场消费需求不足之间、汽车产业自身价值增加能力不足同消费需求多样化之间、产业结构集群式发展的要求同产业集中度低的需求结构之间以及汽车产业易受影响同波动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之间四大矛盾,即产出结构同需求结构不匹配,是结构性产能过剩的表现;(4)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治理,从国家宏观层面,需要“三管齐下”:数量性、质量性与结构性同时治理,针对产能过剩的每一个属性提出供给侧改革对策。
  综上所述,本论文目的在于为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研究从属性即内在规定性角度提供一个逻辑分析框架,并针对三大属性提出治理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供给侧改革三大路径,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
  (1)为深入剖析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内在规定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过剩理论与实践是经济学一直关注的研究重点,对于过剩学者们使用了“表现”、“形式”、“性质”、“类型”等一系列词汇来描述,试图对过剩的特征进行分析。但“表现、形式、类型”只能刻画过剩的表面感官,未能涉及其内在规定性,“性质”一词能够揭示其内在规定性,但略显单薄。揭示事物“内在规定性”,需要能够对事物进行划分,并且归纳和抽象出事物的特质,“属性”这一概念在揭示内在规定性方面,较比“性质”一词,内涵更加丰富,范畴更广。本文尝试对产能过剩的内在规定性使用“属性”一词予以描述,从数量性、质量性、结构性三个维度对产能过剩进行刻画。
  (2)基于属性划分提出了一个探究产能过剩形成机制与治理对策的新理论框架。对于产能过剩的研究,前期文献多采用“定义-现状-成因-对策”的结构,而本文基于属性划分将产能过剩划分为数量性、质量性、结构性三个维度,采用“产能过剩形成机制的一般分析-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成因分析与实证检验-对策提出”的思路,将产能过剩形成机制、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嵌入到数量性、质量性、结构性过剩三大维度的框架之下,既保持了前后分析的一致性,也使得分析在结构上更为紧凑和条理清晰。
  (3)结合中国国情对产能过剩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并加以验证。以往研究较少考虑产能过剩的行业差异,本文提出,不同的行业,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其产能过剩属性也不同,从而在分析其产能过剩的现状、成因、测度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应当有所区别,特别是在治理产能过剩时,更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同行业应区别对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观点,明确提出易发生产能过剩的行业具有的特征,并依据这一判断标准选择汽车工业作为实证对象,既针对具体产业又最终回归普遍适用性,一方面使研究具有更强的现实适用意义,另一方面拓展了产能过剩研究的行业领域。
其他文献
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是影响企业经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反映着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表现出的风险偏好。风险承担水平越高,意味着企业更少放弃风险项目,对股东财富增加以及企业自身资本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政府补助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它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实现的中介渠道以及企业风险承担活动所致的经济结果。  政府补助有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弥补市场经济体制缺陷、实现规模经济和实现社会政策目
学位
我国居民消费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除了与中国家庭的储蓄习惯、消费观念等有关外,中国家庭面临信贷约束一直是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国内在缓解家庭信贷约束的政策制定上,更偏向于从供给方入手,如推行小额信贷,发展普惠金融体系,增设银行营业点,加强县、乡等偏远地区居民的金融可及性等等。但是信贷约束不仅来源于金融机构,也来源于需求者本身。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家庭信贷市场的供给方呈现银行部门和非银行部
学位
企业存在的意义是通过一定资源的耗费创造出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而僵尸企业则不同,它们产出的产品或服务,不仅价值要低于其耗费的资源,而且大多品质低下,对社会的贡献甚至也是为负。如果把它们耗费的资源用于其它正常企业,创造出品质更好、价值更高的产品和服务,这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可能会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以要素配置为视角,就僵尸企业对
学位
通货膨胀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变量之一,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福利水平密切相关。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性或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是与通货膨胀率的水平一样重要的变量。即使经济中的所有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它也会对厌恶风险的经济主体造成严重的福利损失影响。因此,能够尽可能准确地预测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预测通常取决于高频时间序列数据表现出的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性聚类的典型事实,为了
学位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首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当前,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居民收入较低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而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少。因此,“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乡村人地(资源)矛盾。  我国乡村地区资源有限。就自然资源来说,中国人均农业资源和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而陕西省关中地区位于西部地区,受地理环境和较高的人口密度影响,人与资源的关系更为紧张。因此,以陕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和能源的开发不断扩大,随之带来的是雾霾天气频发,而造成雾霾天的元凶之一就是PM2.5。本文利用中国363个城市2015年-2018年每小时一次的PM2.5实时观测数据,分析了近四年来各城市的PM2.5浓度变化,利用复杂网络图模型建模,研究了城市之间形成的雾霾污染网络的中心点和社区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经过雾霾治理,全国范围内雾霾有明显改善,但北京及东北地区雾霾污染治理效果
学位
变点检测问题一直是统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且变点检测已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地震灾害预测等领域.现有的变点分析方法很少考虑在大数据情况下的计算复杂度、内存需求和隐私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海量数据中快速估计均值变点的方法――集中式估计方法以及分布式估计方法.  当数据量很大但可以集中式处理时,均值变点的最小二乘估计的计算复杂度很大,亟需降低计算复杂度.本文针对集中情形下均值变点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三阶
学位
近年来,张量从物理学走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且在交通安全、医学诊断、卫星监测等方面被广泛研究.对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张量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准确的预测结果,从而得益于身体健康和生活便利.本文研究张量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和广义线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问题.  对于张量线性回归模型,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参数的点估计量,证明其相合性,并结合系数张量的CP(CANDECOMP/PARAFAC)分解结
宏观税负水平综合反映某一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程度及经济发展总体状况,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本文以最优宏观税负水平为评价标准,对宏观税负水平进行合理判断,对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优宏观税负水平可以是某个阶段内的静态值,但会随着经济环境及政策环境的变化,发生阶段性改变;也可以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值,具有一个动态变化趋势。  因此,本文根据1979-2018年
学位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将高质量发展定义为经济社会高效率高效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发展方式,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增长、结构优化、质效提升、创新驱动、绿色生态、民生改善、开放共享7个方面,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一个由7个维度、28个基础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