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以北京大兴蔬菜和西瓜产业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alen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特色农业成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加速农业科技进步,而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的重中之重是要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着农技供需不平衡等问题,面对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技推广的高要求,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供需不平衡问题更突出。农业农村部为改革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开展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补助项目)。各地区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也做了一定创新和改革。大兴区作为北京市的农业生产大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并在设施发展的基础中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使其被选为补助项目的实施县;大兴区政府也通过调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选聘村级全科农技员等措施,完善大兴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本文基于大兴区补助项目总结材料,并结合大兴区统计年鉴和大兴区实地调研,对大兴区基层农技推广的现状及特色产业发展变化进行描述分析,并对西瓜和蔬菜产业龙头企业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大兴区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种植模式的改变、农技需求更加多样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结构变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对农技推广的服务方向、农技推广内容、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和农技推广人员带来一定的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大兴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通过调整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创新农技推广技术服务模式、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开展多样化农技推广服务、制定详细的推广人员方案、开展协同推广等策略。对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策略选择,通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整体,基层农技部门应根据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的整体布局与规划,合理的分配农技推广资源;根据主导产业的真实需求,开展技术推介;借助科研院所的丰富资源,对农技员和农业种植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指导;借助各种各级农技推广项目,如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省级的农技服务网络建设等,不断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能够持续的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2)针对特色农业经营个体,总体上可以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分为三类:普通农业种植户、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基层农技推广应大力扶持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其开展社会化服务,进而带动周围农业种植户的发展,促进整体产业提升。可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为新型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平台;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协同推广,可以把新型经营主体选为类似科技示范主体、全科农技员等服务主体或把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生产基地选定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等。
其他文献
2013年“精准扶贫”第一次纳入我国的扶贫话语体系,而“扶贫项目进村”是“精准扶贫”从概念转变为现实的关键实践方式之一。项目进村逐步地被构建为一种以市场手段,自上而下向农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方式。扶贫项目进村是从“外部输血”向“内部造血”的扶贫理念转型之体现,也串联了一条上至国家下至农村的“政府部门——个人”利益链。扶贫项目进村的总体脱贫效果虽较显著,但依然发现其实践结果并没有完全达到预
体育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它决定着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倾向性、活动强度和坚持性,对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起着定向、始动、调节、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对体育活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身体素养、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和建立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不仅是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成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战场。在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变化、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当下,推动工业转型发展,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央财政安排了工业转型发展专项资金,帮助企业产业投资、技术改造等,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管理细则》。工业转型发展专项资金逐年增加,但资金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扶持资金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走深、走实,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国内经济增速也逐步从高速向中低速放缓。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亟待转型升级的时期,在国内市场日益饱和的基础上,我国电力企业为了制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开始更多地将目光转向境外。如今PPP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如火如荼,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电力PPP项目变成新机遇。然而我国电力企业在境外参与项目会存在诸多问题,最为突出
家乡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家乡文化、参与家乡文化生活,是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传播、交流的手段之一。语文教材里的家乡文化生活内容是学生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家乡文化生活”单元的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当代文化参与的路径,而这一板块在语文教材里的设置较为特殊,让不少教师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做了教学研究。论文主体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制定并实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在有效缓解人口压力、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该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失独老人便是该政策下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上的失独老人数量也在加剧增长。据调查,失独老人在经历失独的打击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引发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而当前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大多都集中在物质帮扶层面。失独老人不仅面临着严重的养老困境,而且还存在消极厌世、自
道歉表达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随着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接触越来越密切。在职场中,公司采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人才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由于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语言的使用不当,往往在交流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误解和摩擦。而在以利益为中心的职场中,道歉表达的使用不当,有可能会加剧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会给自己这一方带来利益损失。因此,道歉表达作为
旧工业建筑作为工业文明的标志,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记忆,见证了城市繁荣的过程,是值得重视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目前,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着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实践探索。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创意产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动力。由于创意产业和旧工业建筑具有高度的相互适应性,以创意产业为导向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更新的第一选择。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在旧工业建筑改造方面的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进步必不可缺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一在于是否能够提升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而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础之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农业机械化必须与规模化生产相结合。据大量宏观统计数据显示,伴随着农地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我国农业机械化投入和利用水平正在迅速发展。但是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率逐步提高,人们的目光从城市转向了乡村建设,而乡村的社区中心类建筑作为其最为基层的一部分,在乡村的建设中有着愈发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服务与休闲场所,还承担着诸如行政办公、教学、文化文脉传承、产业发展等作用。因此,乡村社区中心的活力直接影响着乡村的兴衰,有必要将乡村社区中心作为乡村更新建设的发力点。本文以乡村中最为常见的公共建筑“乡村社区中心”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