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名的英译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a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新的作品就如同一个新生儿,赋予它们名字的作者就宛如其父母。曹雪芹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他赋予《红楼梦》这部展现中国古代社会人民生活的伟大作品以生命,给予当中的每个人物以姓名,从而折射出他的价值观念,爱憎喜怒,创作意图。  在这部小说中,粉墨登场的人物形象超过了六百个,其中有具体姓名的人物超过三百个。人物的命名在这部小说中是不可或缺的写作策略之一,旨在描述人物本身以及当前主旨。并且每个姓名都有其涵义,反映出人物本身或其主人的性格特征,因此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只有熟知中国文学的翻译家才能很好的译出这些姓名,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能够通过其姓名了解中国文化,从而记住这些名字背后的人物形象。  英国学者,前牛津大学教授戴维·霍克斯(David Hawkes)就是这样的翻译家。他在中国古典文学向世界传播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和其女婿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一起完成了中国文学经典名著《红楼梦》的翻译,并于一九七三年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出版。由于译者霍克斯熟知中国文学,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人名也容易记忆。  本文对《红楼梦》人物的命名以及翻译做了细致深入的分类和归纳,并提出本人的某些观点。本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红楼梦》这本书及其作者简介和各位翻译大家在历史上对它的翻译研究,写作目的、方法以及我本人对此论文的研究步骤。第二部分:提出文章的理论框架。指出人名翻译的两种常见的方法:音译(Transcription)和意译(Paraphrase Translation)。指出音译方法在翻译作品人名的不足,并以霍克斯所翻译的《红楼梦》人名翻译为例,指出意译方法方法优于音译。第三部分:详细描述《红楼梦》中出现的人名,将其进行分类说明,详细阐明其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和深刻含义,如主人与仆人名字的翻译分类。其中以金陵十二钗以及贾府中仆人所暗含的人名意义为研究对象进行阐述,并画图说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深层含义。第四部分:将霍克斯译本中的其他人名进行分类并说明,如家人姓氏、家人名字、人物的字、别号、舞台人物命名等。第五部分:结论部分。通过前面的例子和分析,得出用意译和音译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取代传统的音译翻译方法是值得推崇的,因为这体现了翻译的创新性。  综上所述,人物名字是揭示《红楼梦》这部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关键所在,具有象征效果。曹雪芹运用了一系列修辞格为人物命名,使每个人物的名讳蕴含了丰富的意义,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而这些恰恰成为翻译的困难所在。所以,霍克思对人名的翻译做了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中英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人物名字存在着超出译者能力的不可译因素,因而无法完整的再现原文的象征效果。译文读者在阅读其英译版本时,只能得到原文读者阅读时所能得到的部分乐趣,所以需要对其继续研究。
其他文献
《达·芬奇密码》自2003年面世以来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达·芬奇密码热潮”。这部小说引起了各界读者的热烈讨论,衍生出大量的相关书籍,甚至催生了赴欧洲的“达芬奇密码之旅”
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各种归因影响学习者的情感反应,从而也就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就。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就学习者的自我效能和归因做了许多实证研究。然而多数研究是分别对自我效能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地提高,这种提高不仅体现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也体现在文化、旅游等方面。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古老的华夏文明,吸引众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了解这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模式,如今在不同的领域都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项目式学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有着自身的特
学位
依托项目的语言教学对我国英语教师和学习者而言是一种新的理念和实践。本论文试图通过个案研究了解教师和学生在实施依托项目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以及
幽默,作为一种语言形式,起源于人类语言并随着社会和文化发展逐步形成。作为一个概念,幽默拥有自己的性质、定义以及分类,却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由于其存在于各种文学形式之中,幽
本研究处于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的交叉地带,目的在于从语言学角度探究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态度资源在其英译本中的重构,进而探究译文与原文的异同。为使本研究更深入,还对翻译过
迄今,毛泽东诗词及其英译研究成果不少,但少有学者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进行研究。许渊冲诗歌翻译极负盛名,其译作在翻译界广受好评,本文以许渊冲英译的毛泽东诗
好的字幕拯救不了糟糕的电影,但糟糕的字幕肯定可以毁掉一部本来不错的电影。电影字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其翻译的重要性随着电影文化的国际交流日趋频繁而渐显突出。许多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