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H NMR筛选化疗增敏剂方法的构建及增敏活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94822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疗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严重限制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抗癌药物与化疗增敏剂的联合使用可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中药具有化学结构新颖、毒性较小等优点,是化疗增敏剂筛选的重要来源。传统的筛选方法为生物活性追踪分离法,但是逐个分离纯化活性化合物和活性测定耗时、费力。针对化疗增敏剂筛选所面临的问题,本论文以结直肠癌为研究对象,建立核磁共振光谱(1H NMR)结合生物化学计量学筛选化疗增敏剂的方法,以中药姜黄为应用对象,筛选潜在的增敏剂及作用机制。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1H NMR联合生物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快速识别并鉴定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利用CCK-8法测定姜黄总提物(Curcuma Longa L.extracts)与5氟尿嘧啶联用对结肠癌HCT8细胞和HCT8/FU耐药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总提物可增强结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推断姜黄中含有化疗增敏成分。在识别生物活性成分之前,利用柱层析法,将总提物分段获得不同的姜黄馏分,每个馏分分为两部分:用于1H NMR分析和用于生物活性测试。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OPLS-DA)研究植物代谢物谱与生物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基于Y相关系数和重要变量(VIP)值,研究OPLS-DA得分图活性区域的信号,对标1HNMR谱图中的差异代谢物的化学位移,再利用二维NMR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最终根据活性分组识别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芳姜黄酮、甜没药姜黄醇、α-姜黄酮和β-姜黄酮、芳姜黄烯和芳姜黄醇9种活性成分。同时,利用高效液相-高分辨质谱得到结构信息,对上述方法识别到的化合物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HPLC方法用于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测定,量化每组馏分活性化合物的分布,阐明“量-效”关系。其次,对姜黄素类化合物进行增敏活性实验,从生物层面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低剂量的姜黄素类化合物可以增强结肠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通过qPCR检测耐药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表明姜黄素类化合物可逆转耐药;同时,姜黄素类化合物还具有促进活性氧蓄积的作用。细胞代谢分析检测到姜黄活性成分可导致细胞内乳酸含量上升,结合文献调研推断姜黄活性成分对单羧酸转运蛋白(MCTs)的表达和功能有调控作用,进而对细胞内单羧酸化合物的转运产生影响。因此本章建立了一种LC-MS方法对细胞内代谢相关五种单羧酸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检测。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在准确度、灵敏度、稳定性和精密度等方面结果准确可靠。对药物联用处理过的细胞进行测定,结果揭示姜黄素类化合物与5-FU联用可以通过下调乳酸转运蛋白的表达来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由生物活性实验可知,姜黄素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抑制能力最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抑制乳酸转运能力最强,表明分子结构可影响化合物化疗增敏效果。最后,围绕细胞代谢通路和乳酸转运相关蛋白,深入研究姜黄素类化合物作用机制。利用qPCR验证姜黄素类化合物对糖酵解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发现对基因SLC16A3、GLUT1、LDHA的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但是对基因HK2、PKM2、PDK2、SLC16A1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SLC16A1的表达显著下调。利用Western blot实验验证了姜黄素类化合物与5-FU联用会下调SLC16A1编码的MCT1蛋白的表达。前期实验证明药物联用会影响细胞内外单羧酸化合物的含量,对MCT1蛋白发挥转运功能有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姜黄素类化合物与MCT1蛋白的相互作用,本文利用人的胚胎肾细胞293T构建了MCT1蛋白过表达体系,以绿色荧光蛋白验证蛋白表达情况。运用核磁共振饱和转移差谱方法研究MCT1蛋白质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中苯基氢和与之相连的双键上的氢与MCT1蛋白有结合作用。本文针对中药中结直肠癌化疗增敏成分识别,构建了1H NMR联合生物化学计量法方法应用于姜黄的活性成分筛选,可以快速发现潜在的活性化合物,提高分离提取效率。再通过进一步的质谱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功能进行验证,排除假阳性的可能,确定此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对识别出来的姜黄素类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实验,研究对化疗药物的增敏活性,最后,根据对乳酸转运的抑制作用,研究靶向乳酸转运蛋白MCT1的机制,表明抑制MCT1的表达会增加5-FU的敏感性,为进一步研究调控细胞内糖酵解途径与增敏活性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微服务架构是近年来业内兴起的系统开发解决方案,其将系统各个相对独立的模块进行拆分,拆分后的每个服务能够单独部署,降低了模块之间的耦合性,从而使系统具备易扩展、易伸缩、高并发、高可用的特性。随着我国铁路里程的日益增长和铁路业务种类的日渐多样,我国铁路企业内部资金来往日益频繁复杂,在分析原有铁路资金结算系统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挑战和贡献如下:1.随着结算业务的增加,原有结算系统频繁出现延迟卡顿现象,系
学位
失信惩戒作为新型社会治理方式,在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个地方信用立法根据中央的政策导向,不断地拓展失信惩戒适用的广度与深度,“失信惩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规范性文件之中。然而顶层立法的缺失以及实务操作的不规范,导致失信惩戒呈泛化趋势,影响和侵害了失信惩戒对象的权益。在立法及实务的视角都过度关注失信惩戒的有效性时,往往会忽略对失信惩戒对象权益的保护。由于缺少完善的救济制度,再加上学
学位
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推行的时代背景下,鼓励权利的行使、加强权利的保护是当前知识产权政策的主题。尤其是在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转化困难、实施不足、救济不周的现状之下,推行权利的“强保护”政策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有利于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这种对权利保护的高度强调也会催生并加剧权利运用过程中的失范现象,近年来专利领域恶意诉讼的日益频发就是典型例证,专利恶意诉讼问题也
学位
欺骗性讯问,是指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获取被讯问人的供述。欺骗性讯问不同于刑讯逼供,其具有强制和暴力程度较低、隐蔽性较高等特点。我国虽然在立法上明确禁止欺骗性讯问,但使用该方法获得的犯罪嫌疑人(被调查人)供述并不必然排除,在刑事司法实践和监察调查实务中欺骗性讯问方法也被普遍采用。但是,欺骗性讯问方法毕竟带有欺骗色彩,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度,很容易侵犯犯罪嫌疑人(被调查人)的人权,与刑事诉讼法、
学位
背景和目的:下颌骨缺损(Mandibular defect)作为一种常见的颌面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先天畸形、肿瘤、肿瘤术后和创伤等是导致下颌骨缺损(Mandibular defect)的主要原因。骨移植虽然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但传统的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及牵张成骨等修复方式仍面临着供体数量有限、免疫反应强烈及治疗周期较长等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多肽在发挥生物活性过程中具有明显的
学位
香菇是一种食用真菌,种植量位居世界第二,具有丰富的营养、鲜美的味道、深受人们喜爱。香菇制汤,是家庭备餐时常见的香菇烹饪方式。随着经济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推动了即食型产品的发展,因此,开发方便、美味、营养的香菇汤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本文研究了煮制方式和复热方式对香菇汤品质的影响,并对产品货架期进行了预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电子舌、HPLC分析不同煮制方式对香菇汤滋味和非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学位
研究背景:上颌前突是突面畸形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正常容貌与身心健康。关于上颌前突的诊疗,目前在临床研究中常采用同时拔除两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并整体内收前牙的方法。要使前牙尽量多的内收,对支抗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传统的支抗控制方法,微种植体支抗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利用微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前牙舌倾、平面旋转等垂直向问题的发生。平面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患者的
学位
目前,头孢菌素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头孢托仑匹酯是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变形杆菌属、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显示很强的抗菌活性,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方面性能显著,尤其对细菌耐药性较强的呼吸道感染有极强的抗菌效果,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世界各国药典仅韩国药典和日本药典对该药有收
学位
目的根据Meta分析的方法,通过按牙龄、骨龄等不同矫治时机对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进行分组,并提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价生长高峰期前组、生长高峰期组、生长高峰期后组进行上颌前牵引矫治的临床疗效,给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在矫治时机方面的临床诊治领域提供一定地借鉴。方法本文根据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Scopus等数据库,借
学位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旧城改造成为城市更新换代的必经途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作为旧城区改造一种特殊的形式,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街区改造中包括设计规划、修缮建设、开发运营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存在不同的风险,因此对历史街区改造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国内的很多历史街区改造项目在大拆大建的时候忽略了街区改造的项目风险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对历史文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何科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