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视角出发,重点研究汉语中随社会发展大量涌现的新词及流行语的翻译策略。语言可谓时代的镜像。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进步,新的语言及表现方式也随之应运而生。这些新词及流行语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如生活、工作、爱情、友情、消费、时尚等,且时代性强,传播面广,反映着当代社会时局与青年人文化心态的变化。当今中国每天都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新词及流行语已形成其多姿多彩且独具一格的流行语文化。通过这些新词及流行语,日本民众便可近距离了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心态和想法。但由于中日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中文新语及流行语中总有些词语及表现所蕴含的信息因文化背景的差异无法与日语完全相通。另外,这些新涌现的新词及流行语并未收录到现有的词汇体系中,对其蕴含的词义及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因人而异,这也对中日间的文化交流形成隔阂及障碍。翻译在异文化交流中一直发挥着最前沿的作用,它对中日间思维的沟通、理解的增进、友好的发展、各渠道的交流都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只有在科学的翻译理论指导下,掌握有效可行的翻译策略,才能让人们充分理解新词新语的真正意义及文化内涵。不仅如此,对这些新语及流行语的翻译策略开展科学可行的研究无疑向渴望了解当代中国语言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日本友人有效传递新语及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及文化内涵。本文将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最重要的翻译目的论引入新词及流行语的中日口译中,考察研究新词及流行语的口译对策。其中决定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基于德国翻译理论家维米尔和赖斯所提出的“目的论”。根据目的论翻译理论的原理,通过比较对照2008年到2013年这五年间中国教育部及国家语言委员会发布的在中国出现的新语及流行语的翻译方法,并参照在北京出版的唯一一个日文原版综合月刊——《人民中国》中的“新语网络语”这一栏目中的权威介绍,探寻在口译过程中究竟是采用本国化翻译还是异国化翻译的策略,进而究明译者的目的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探讨基于新语及流行语的异文化交流研究,以及新语流行语与语言教育之间的联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