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哲人和先知——艾略特诗歌中人物的演变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诺贝尔奖的折桂者以及当之无愧的现代主义运动的旗手,艾略特在最近几十年中文名衰退,不复当初,一方面由于他在诗歌中故意叠置残破的意象,另一方面也由于他把基督教当作人类社会的合理制度竭力加以鼓吹.这种身后名的失落和诗人由消沉到圆满的人生历程形成巨大的反差.该文旨在解读基于艾略特诗歌文本中的大批人物,勾勒出他的人格发展路向.诗人艾略特和他的诗歌之间的一致性使我有可能把诗中的许多人物当作一个整体人物,无论我们是否把他与艾略特等同起来.此人物具有内在一致的人格形态.出于这种立论依据,作者采用了整全的方法,把他的作品置于宽广的视野中加以分析.在该文中,作者把文本人物的性格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诗人、哲人和先知.诗人阶段由《J·阿尔弗雷德·普罗弗洛克的情歌》中的普罗弗洛克为代表.该诗由于运用意识流手法展现怪异的意象而被誉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山之作.哲人的阶段以《荒原》为标志.由于采用了拼贴的技法.《荒原》成为多声部和多种哲思的交锋之地.最后是先知阶段,艾略特终于回归自我,肩负起联系上帝和人间的救赎职责.《四个四重奏》表达了在这最后阶段中实现的精神圆满,其间,诗中人物首先明确地表明了身份,后来又逐渐地消冥了自我,走上了精神超越与拯救之途.然而,在基于文本的人格重塑中,我们应该明智地避免整剂划一的简单区分.这种人格发展三阶段的模式和弗洛依德对人类意识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划分具有一种平行的对应关系,因此我将有意识地征引心理分析的文献.另一个与该文有关的心理分析学家是创立了人格面貌(persona)概念的荣格.作者的立论依据还来自于艾略特本人的文学批评,即客观对应物,历史意识和诗歌的非人格化等概念.使用这些概念有助于解读他的诗歌.有趣的是艾略特的诗歌和文学批评相互照应,如果我们把这种照应的状况和心理分析学家对意识和无意识的揭示加以比较,结果则颇具意味.由此可见,他的文学批评代表有意识的部分,而他的诗歌则代表无意识的部分.在作者对艾略特诗歌的阐释中,文本成为个人视野与历史感交融的处所.阅读成为切身的体验,照亮了人的意识,尤其是无意识,因为无意识在时间流逝中变得暗谈漫漶了.
其他文献
Currently, the topic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under heated discussion. The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the value pattern and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位于豫北,是中原传统木版年画产地之一,但过去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近年笔者数次去该地进行调查,深感此地木版年画历史悠久,蕴含量丰富,从样式到风格都有独
前景化是确定一部文学作品文体特征的重要标志,以往的文学作品侧重研究诗歌以及白人小说中的前景化特征,而很少对黑人小说中前景化特征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拟用文体学中的前景
对金属橡胶阻尼元件的减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机理分析。
亚·德·霍普(1907-2000)是澳大利亚最出色的诗人,也是澳大利亚为数不多的获得国际声誉的诗人之一.目前,国同对霍普的研究还不足,有欠全面.该文拟在此方面有所进展.该文的第
英语短语动词一词多义,一些用法语义隐晦.所以,他们是把英语作为外语的语言学习者通向英语语言熟练性的一个主要障碍.英语词汇搭配合乎生成规则,但英语单词的组合不是自由的,
英语写作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清楚地了解英语学习中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都一直致力于写作能力的提高。然而,研究表明,当前大学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界始终关注语言、文化、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民族—语言—文化”三位一体为框架进行研究。语言意识反映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独特性,成为目前俄罗斯心理语言学
大江文学的想象力来源有三个:故乡四国的森林、脑功能障碍的长子、源于读书的经验.森林在大江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不仅是大江健三郎文学创作的源泉,还是作家对"生与
该文选取美国西部通俗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情况.西部通俗小说是以美国西部为大背景展开故事,以西部边疆生活为题材的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西部通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