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隔离与农民工市民化:机理与实证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城镇化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变,农民工市民化困境逐渐凸显,政府希望通过政策有效供给解决市民化市场失灵问题,顺利推进农民工有序市民化工作。受限于户籍制度、劳动技能低、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客观条件,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仍然不高,什么原因限制了农民工市民化呢?通过已有文献梳理与分析发现,相关研究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户籍制度、住房选择、社会保护、社会保障等角度解释农民工市民化个体差异产生的原因,却缺乏从居住环境角度研究农民工市民化,为本文提供了巨大的研究空间。居住环境是市民化决策的重要因素,与农民工城镇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影响个体行为、决策与情感。关于居住隔离问题的国外研究较为丰富,主要关注于种族居住隔离,研究内容多聚焦在居住隔离对精神健康、身体健康、幸福感等方面的影响;国内研究则侧重于从宏观视角描述流动人口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居住隔离现状,实证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鲜有文献研究居住隔离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随着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即将趋于结束,城镇农民工人口流入数量将越来越小,人口城镇化中心工作将从增加“流量”转移到消化“存量”,即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转变为将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同化为城镇居民,居住隔离视角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给本研究增加了诸多现实意义。应用迁移决策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理论、邻里效应理论等,采用GIS技术、OLS模型、2SL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统计分析方法,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构建了市民化指标评估体系,展示了当前阶段农民工居住隔离和市民化各自状况,阐明了居住隔离与农民工市民化之间关系,解释了居住隔离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成果弥补了农民工居住隔离问题研究的相关不足,从居住隔离角度丰富了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有助于为政府合理有序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破解市民化困境提供政策借鉴,助推农民工高质量市民化。具体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居住隔离地理分布方面,采用居住分异指数测度了居住隔离变量,发现全国2015年农民工居住隔离状况省域平均观测值为0.729,居住隔离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农民工居住隔离在区域分布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态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居住隔离情况相对较为严重,中部地区相对较低。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流入农民工较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省会地区居住隔离较为严重,其余地区农民工居住隔离状况则较轻。第二,内陆地区农民工市民化程度高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会农民工市民化程度高于省会周边地区,中西部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要高于东部地区。使用OLS模型研究居住隔离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居住隔离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在解决了居住隔离变量的内生性、变量测度误差、模型选定误差、遗漏变量等问题后,居住隔离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负向影响依然存在。相对于老一代和非家庭迁移农民工,居住隔离对新生代和家庭迁移农民工市民化影响更大。随着城镇规模增加,居住隔离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负面影响逐渐增加,表现出显著的城镇规模效应。第三,从社会排斥、土地流转、工作-家庭冲突、区位劣势等途径验证了居住隔离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机制。在社会排斥方面,居住隔离带来的成本优势加剧了涌入过量农村劳动力,激烈的就业竞争触发城镇排斥机制,降低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居住隔离进一步强化了城镇社会对农村劳动力的固有偏见,政策进入门槛实现对城镇本地居民社会福利的合法保护,将农民工群体排斥在外。对于不同等级城镇就业的农民工群体来说,城镇规模越大,社会排斥机制在居住隔离与市民化之间所起中介作用就越低,社会包容性有助于提升农民工市民化。具体途径来看,居住隔离降低了与城镇本地居民社会交往的频繁程度,抑制了农村身份到城镇身份的身份转变,加剧了子女城镇受教育权利剥夺状况,进而抑制了农民工市民化。在土地流转方面,居住隔离一方面降低了居住成本,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另一方面,居住隔离降低了城镇定居可能性,不利于家庭整体迁移,居住隔离的收入损失增加了农村人口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性,更强化了农村土地对于农村居家养老的保障性,抑制了家庭土地流转行为发生,进而抑制了农民工市民化。从其他影响途径来看,居住隔离通过扩大工作-家庭冲突和增加居住地区位劣势,不利于农民工城镇生活适应和定居,进而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创新和特色之处在于:第一,研究对象创新。国外研究多关注于种族居住隔离,本研究则侧重于农民工群体与城镇本地居民的居住隔离问题。第二,视角创新。已有研究在探讨农民工市民化差异产生的原因时,多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角度切入,而较少关注农民工居住环境对其市民化的影响。从居住隔离角度进行切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弥补了相关研究不足。第三,计量方法创新。首次利用居住分异指数测度了农民工居住隔离程度,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衡量了农民工市民化,在此基础上选择采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居住隔离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第四,机制创新。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继续从社会排斥、土地流转、工作-家庭冲突、区位劣势等途径探讨了居住隔离对农民工市民化之间的影响机制,丰富了市民化影响机制研究,对解决“半市民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由于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l Image,HSI)的成像环境和成像传感器性能的限制,谱混淆、同物异谱及异物同谱等现象普遍存在于HSI中,这些因素增加了人工标注样本类别的难度及收集数据的成本。因此,在现实应用中,采集大量带有正确标注的HSI样本通常是极为困难的,这会导致有监督模型的过拟合现象。另一方面,谱混淆现象导致单一特征对HSI表征难以达到较好的可分性,多特征机器学习为处理HSI中
学位
生物质因其含碳量丰富、来源广泛、成本低、可再生等特点已成为生产碳材料的理想原料。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生物质资源丰富,如何以农业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料,采用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的方法制得性能优异的碳基材料,成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近年来针对环境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去除,生物质碳基催化及吸附复合材料,因其原料来源丰富、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等优点,而备受人们重视。本研究以油菜秸秆等农业废
学位
不忘来时的路,走好未来的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文化建设进行回顾与展望,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文化建设基本经验,谋划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乡村文化建设策略,既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文化建设。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学位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技的时代,是基因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基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成为业内甚至是广大民众的热门话题。从较早进入人们视野的克隆羊多利,到近年黄军就和贺建奎事件,基因技术不仅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收益,也带来各种风险和伦理困境。那么,基因技术的应用是否应该持续下去?又该如何运用基因技术以保证得到足够的伦理辩护?这些问题成为专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之一。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回答
学位
天然石英资源中普遍存在Al、Na、K等晶格杂质。晶格杂质难以通过常规选矿方法实现有效分离,是我国高纯石英制造业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本文针对石英晶格杂质元素分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重点研究了Al、Na、K等元素在天然石英中可否发生扩散和偏析,并从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两方面分析了Al、Na、K元素扩散偏析规律和机制,进而创建并优化了可以有效纯化石英中Al、Na、K等晶格杂质元素的偏析剥蚀工艺,制备出了
学位
随着环境污染、化石燃料短缺、全球变暖等问题的日益加剧,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逐渐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已引起一系列的极端气候和环境问题。因此,将CO2转化为有机碳资源,或者将水(H2O)分解成氢气(H2)作为氢能,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以及开发清洁能源的有效措施之一。光催化技术由于其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在能源转化领域极具应用潜力。然而
学位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服务计算模式,其通过Internet向用户按需提供计算服务。得益于云计算的可用性、经济性、便利性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将业务迁移到云,这进一步扩大了其经济规模。但当前云计算平台粗犷的资源管理和单纯追求计算性能的任务调度方式已遭遇瓶颈。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资源,并将用户提交的任务分配到合适的资源上执行是极其关键的问题。然而任务对资源需求的不确定性及资源的异构性,给云资源分配及任务
学位
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结合统整思维和统编教材编写特点,实施单元统整教学,从“立面:深度关联,创设学习主题情境”“布线:要素统摄,架构学习任务群”“聚点:任务迭进,展开深度学习过程”三个方面探索小说单元统整教学策略,以凸显学习任务群驱动下的小说单元教学价值、育人功能。
期刊
水分作为我国北方旱区影响植物生存的最重要因子,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统中,大气降雨分别被树木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截持、分配,完成大气至土壤的输送过程;并通过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完成土壤至大气的回流过程,形成完整的森林水文循环;了解森林水文循环过程和林地水文效应,就是理解并认识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调节对策、林地水分分配、水量平衡,为探索沙区建植的合理性、林分结构调整及植被阻控土壤侵蚀作用提供
学位
桃蚜(Myzus persicae)是果树和蔬菜生产上重要的刺吸式害虫,并且能够传播100多种植物病毒。桃蚜通过孤雌生殖方式在生长季快速大量繁殖,在越冬时期采取有性生殖方式抵御低温环境。因此,通过识别性信息素来寻找配偶交配,对于桃蚜完成生活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蚜虫的嗅觉系统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其寻找寄主,交配,和躲避天敌等行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其嗅觉分子和行为机制可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