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砂岩地层隧道支护和围岩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垩系红砂岩是浩吉铁路阳城隧道隧址区的典型地层,在卸荷作用下存在剪胀、软化特性。但目前既有的隧道围岩弹塑性理论在描述其剪胀、软化性质方面仍不够完善,导致相关解析解难以准确反映实际工程中的围岩变形情况。另外,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喷混开裂、钢拱架弯曲等问题,对支护结构体系的柔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采用基于“柔性支护控制理念”的分阶段变形控制是不错的思路,但目前尚未存在利用分阶段施作特性的支护设计理论方法。为解决上述关键问题,本文以阳城隧道穿越红砂岩段为依托,从隧道围岩弹塑性分析、考虑分阶段施作特性的初支与围岩相互作用施工全过程分析,以及支护设计参数合理性分析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形成以下结论:(1)将D-P准则与改进的统一强度准则相匹配,建立了修正强度准则表达式,以及中主应力计算公式,能合理考虑岩体的剪胀效应;基于修正强度准则和强度参数非线性衰减模型,结合弹塑性理论,得到能反映红砂岩地层力学特性的新型围岩弹塑性解析式;相比新型式,传统式低估了围岩强度条件,易导致支护设计偏保守;围岩主应力沿径深的分布规律受中主应力影响系数b影响显著,且σz计算值与(σθ+σr)2存在明显差异,既有研究的相关假设失真;不同b下的红砂岩地层隧道围岩特性曲线均可用函数y=Ae-x/t+y 0进行良好拟合。(2)提出了考虑分阶段施作的支护特征方程,包括钢拱架单独承载阶段、钢拱架和喷混共同承载阶段;从围岩弹塑性和支护分阶段施作特性两方面考虑,明确了围岩和初支的六种基本组合状态;结合弹塑性理论,建立了基于六种基本组合状态的隧道初支与围岩相互作用力学解析模型,并通过MATLAB编写了对应的数值求解流程;通过算例分析发现,钢拱架、喷混的起始施作位置以及支护刚度,对围岩变形控制效果和支护结构受力有明显的影响。相比于随挖随撑的传统支护设计方法,利用分阶段施作特性可有效提升支护体系的极限承载能力,改善其受力安全状态,为降低喷混厚度、节约工程成本提供了可能。(3)基于利用分阶段施作的支护设计参数确定流程,从围岩变形控制和支护受力安全两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支护设计参数的敏感性排序为:未支护段长度n≈钢拱架单独承载段长度d>钢拱架刚度kse t>喷混刚度kshot;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依次为:0~1.33m(n)、0~0.6m(d)、30~50MPa/m(kse t)、170~230MPa/m(kshot)。上述结论可用于指导红砂岩地层联合支护隧道的围岩变形预估和利用分阶段施作特性的支护设计,对其他具有应变软化性质的地层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西南地区地下水环境复杂,温泉分布较为广泛且局部发育酸性温泉。深埋岩石因受到不同于地表地质环境的温度场—化学场耦合作用,水—岩作用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对深埋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产生显著影响。随着人类科技范围的扩大,地下矿床的开采,深部岩体的开挖,均会遇到一系列由岩体高温酸性环境下水—岩作用引起的岩体强度劣化问题。因此,本项研究对深部花岗岩高温酸性环境水—岩化学作用下岩体工程特性演化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
随着畜禽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快速发展和沼气工程的大范围使用,沼液的产生量远远超过当地农业所能消纳的量,仍有大量沼液被排放到环境中。然而沼液中含有大量氮磷,氮磷过多一方面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另一方面磷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随意排放会造成资源浪费。鸟粪石结晶法(MAP)可同步回收沼液中的氨氮和磷,得到一种优良的缓释肥料,但是沼液中氨氮含量一般远大于磷的含量,在回收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试剂。目前对磷试剂的替
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一种冠状动脉病变诱发的心肌缺血缺氧性疾病,其发病快、病程短、病死率高。临床上常采取的治疗手段与治疗药物疗效欠佳,且存在一些诸如心脏毒性,静脉给药不足或技术不成熟等的问题,MI/RI患者死亡率仍然很高。因此,寻找一种更高效的治疗药物,对于缓解缺血、提高患者生存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岩溶地区地质构造较为特殊,岩溶发育复杂,溶洞分布具有数量多、交错重叠的特点。在这些地区进行建设的隧道往往埋深较大,周边岩层地应力较高,加之深层岩层中岩溶的发育,使得隧道周边岩层的完整性比较差,强度比较低,岩层裂隙中的水压也比较高,隧道常常无法避免的要近接溶洞,甚至穿过溶洞,面临着极高的建设风险,突水突泥事故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岩溶隧道施工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本文借助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对隧道和溶洞之间
城市空气污染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难题,它不仅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负面影响,还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空气污染的形势更加严峻。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是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方法和空气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目前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方法有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两大类预测方法。由于预测所用数据呈现高维非线性的特点,用
生长棒系统是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onset scoliosis,EOS)治疗中最常见的临床应用器械,然而,在它的服役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磨损和腐蚀,影响了生长棒的临床应用。通过在金属生长棒表面制备具有良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薄膜,可以提高其耐磨耐腐蚀性能,从而减少植入物的磨损和腐蚀导致的并发症,促进生长棒的临床应用。氮化钛(TiN)薄膜是一种具有高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的薄膜,
随着山区铁路运输网规模的不断扩增,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铁路对山区声环境敏感区的噪声影响问题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尤其在声环境敏感区种类繁多且较为脆弱的山区,铁路噪声的控制更为严格。而铁路对声环境敏感区的噪声影响与线路位置关系密切,因此,在铁路线路方案设计与比选阶段,应从减小噪声影响角度出发,构建低噪线路设计方案优选方法,合理确定对声环境敏感区影响最小的线路设计方案,从而有效减少山区铁路对周边声环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正规划和修建多条铁路线路,地区的特殊地质构造和隧道超大埋深造就了许多高地温隧道。隧道的高温使洞内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与机械能够正常作业的温度,使隧道施工难以继续,也使得铁路在运营面期临一系列安全风险。本文以拉月隧道和桑珠岭隧道两条典型高地温隧道为研究对象,以隧道通风为主要手段,针对各隧道不同的气候与地质特点,采用理论研究与编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采用不同通风方式及其他辅助
自由面条件在岩体爆破中对爆破效果所起的积极作用早已成为爆破界的共识,利用自由面增大破岩效率、减小爆破振动一直是爆破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自由面条件对爆破效果影响的机理尚未有专门、系统的深入研究,因此进行自由面条件对爆破效果的影响研究,有利于爆破理论和爆破设计的发展与完善,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采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自由面条件对爆破效果中裂纹扩展、破碎效果和爆破振动的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成长,城市人口的不断扩张,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轨道交通建设成为缓解交通压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步入了建设高峰期,多条线路间交叉穿越的问题不可避免。而如何保证新建隧道在穿越既有线路过程中既有隧道的运营安全,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重叠下穿既有2号线为工程依托,在查明该工程所处位置工程地质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因素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