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隧道突水机理及防突安全厚度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ONGQ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地区地质构造较为特殊,岩溶发育复杂,溶洞分布具有数量多、交错重叠的特点。在这些地区进行建设的隧道往往埋深较大,周边岩层地应力较高,加之深层岩层中岩溶的发育,使得隧道周边岩层的完整性比较差,强度比较低,岩层裂隙中的水压也比较高,隧道常常无法避免的要近接溶洞,甚至穿过溶洞,面临着极高的建设风险,突水突泥事故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岩溶隧道施工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本文借助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对隧道和溶洞之间的防突岩体破坏机理和防突安全厚度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利用离散元软件建立三轴压缩数值模型,对所模拟岩体材料的宏细观参数影响特性展开研究。得到了平行黏结模型各细观参数对所模拟的岩体的宏观参数影响规律,并进行敏感性及显著性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平行黏结模型宏-细观参数的快速标定提供参考。(2)根据平行黏结模型宏细观参数影响特性,对所依托工程现场围岩参数进行快速标定,并建立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和连续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从位移场、应力场的角度对标定结果进行验证,验证了耦合模型计算的精确性。(3)建立离散-连续耦合模型,对防突岩体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从防突岩体破坏演化过程的角度出发,总结了三类防突岩体的破坏模式:弯折破坏模式、整体剪切破坏模式以及复合破坏模式。(4)采用离散-连续耦合法建立数值模型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总结了溶洞位于隧道上、右、下侧位置时,防突岩体在各影响因素的影响下,其最小安全厚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多元拟合,得到了防突岩体在不同位置的最小安全厚度预测模型。
其他文献
森林是地球赐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与人类的生存、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关联。然而近年来森林很容易受到火灾的侵袭和破坏,森林一旦遭遇火灾的侵袭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例如造成人身伤亡、减少物种多样性、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等。由此可以看出,森林火灾的防控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并且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然而传统的建筑火灾探测器、人工巡检与观测塔检测方法都存在相应的缺点,不适用于空间开阔的森林区域。因此,为及时发现并控制火灾,
近几年来,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不仅使城市设施遭受巨大的损害,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洪涝灾害在对原始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对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城市雨水管网是防洪排涝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并排出地面径流、及时排出路面雨水。然而国内许多城市老旧城区的雨水管网暴露出很多弊病,如暴雨重现期取值较低、原设计未符合远期城市规划、运营中缺乏完善的管理维护机制,或者设计人员凭借传统经验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具备高抗拉强度、高韧性和应变硬化等突出力学特性,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其本构模型是工程结构设计、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基础。目前关于UHPC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有限、未形成统一规范,研究方法大多停留在试验现象层面,着眼于力学机理的方法较少。应注意到,UHPC这种材料内部分布着较多初始微细观缺陷,包
高速远程滑坡物理模型试验中,岩石相似材料的选择是模型试验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物理模型试验岩石相似材料强度较高及水稳性较差,难以在缩尺试验中模拟高速远程滑坡动力破碎过程以及在水环境作用下滑体的运动过程。本文以重晶石、石英砂、石膏、硅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水作为原材料,甘油作为缓凝剂,按照不同配比进行岩石相似材料配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直剪试验等试验方法测定各岩石相似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分析各因素对材
数字图像相关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移和应变测量的光学测量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法的测量精度基本上在0.005~0.05像素之间,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工程测量需求。但在算法的鲁棒性以及位移场计算的实时性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因此,本文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传统数字图像相关法进行改进。为了提高数字图像相关法中初始值估计的鲁棒性和计算效率,提出一种基于AKAZE-
示意地图基于图形的简化,舍弃与地图主题无关的地图要素,由此获得更加简洁清晰的表达,已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地图。当前对于示意地图表达设计及可用性的研究中,多面向地铁地图。而地铁图在实际使用时的信息需求较为简单,如人们外出时只需要了解所要乘坐的地铁线路信息和转乘站点信息即可。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道路地图,当前使用的示意性表达设计能否满足用户基本空间认知需求仍然未知,面向道路地图示意性表达的可用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项目过度开发的弊端日益显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节制地开发与高效度地利用资源,是维护“金山银山”的根本手段。由此,如何解决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已成为旅游业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宏观思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立相应的问题解决机制,为贯彻生态旅游理念提供现实参考。
我国西南地区地下水环境复杂,温泉分布较为广泛且局部发育酸性温泉。深埋岩石因受到不同于地表地质环境的温度场—化学场耦合作用,水—岩作用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对深埋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产生显著影响。随着人类科技范围的扩大,地下矿床的开采,深部岩体的开挖,均会遇到一系列由岩体高温酸性环境下水—岩作用引起的岩体强度劣化问题。因此,本项研究对深部花岗岩高温酸性环境水—岩化学作用下岩体工程特性演化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
随着畜禽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快速发展和沼气工程的大范围使用,沼液的产生量远远超过当地农业所能消纳的量,仍有大量沼液被排放到环境中。然而沼液中含有大量氮磷,氮磷过多一方面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另一方面磷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随意排放会造成资源浪费。鸟粪石结晶法(MAP)可同步回收沼液中的氨氮和磷,得到一种优良的缓释肥料,但是沼液中氨氮含量一般远大于磷的含量,在回收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试剂。目前对磷试剂的替
目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一种冠状动脉病变诱发的心肌缺血缺氧性疾病,其发病快、病程短、病死率高。临床上常采取的治疗手段与治疗药物疗效欠佳,且存在一些诸如心脏毒性,静脉给药不足或技术不成熟等的问题,MI/RI患者死亡率仍然很高。因此,寻找一种更高效的治疗药物,对于缓解缺血、提高患者生存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