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急性腰痛导致脑功能网络改变的fMRI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ruru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腰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疼痛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世界约80-85%的人在一生中都曾受过腰疼困扰。尽管腰痛很少是致命,但它常急性发作和加重导致患者活动受限,产生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腰疼并不是一个独立疾病,多个原因可引起腰疼症状,其中大多数是无明确病因的非特异性肌肉骨骼疾病,所以临床上一般采取非手术方法治疗腰疼。针灸是中国古老医学独具特色的镇痛手段,因其简单、经济、不良副作用少等优点,日益引起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就针刺疗法举行听证会并达成共识,支持针刺作为替代疗法,用于腰背疼痛等疾病治疗。尽管传统针灸对腰痛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缺少无创、有效研究手段,加之腰疼常急性发作的特点,针刺治疗急性腰痛的机制研究一直受限。近年来,无创伤、高时空分辨率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包括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PET)的应用,为针刺镇痛脑反应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有fMRI研究发现,实验性热痛可以负激活默认网络,同时正激活众多脑区,包括初级感觉皮层、第二感觉皮质、丘脑、岛叶、后顶叶皮质、纹状体、小脑皮质、辅助运动回、前扣带回、前额叶皮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等。目前,对于针刺镇痛脑机制的基础研究,主要存在两类观点。第一类研究发现针刺正激活认知和情感区域(背外侧和背内侧前额叶),负激活默认网络和感觉运动系统脑区(初级感觉皮质、第二感觉皮质、岛叶);该类研究认为针灸以针感为基础正激活认识相关的大脑皮层,故针灸属于感觉引导意识体疗法。第二类研究发现针刺尽管正激活感觉运动系统和认知系统脑区,但更多地显著负激活边缘脑区和默认网络脑区;该类研究认为针灸镇痛不局限于感觉运动系统和认知网络的调节,边缘系统的调节更为重要。但目前的绝大多数fMRI研究停留在基础研究上,本文通过结合急性腰疼模型,进一步直观探讨针灸治疗临床急性腰疼的脑功能机制。方法受试者和疼痛模型:选择健康右利手大学生15名,签订知情同意书。扫描前20min,在各受试者腰部肌肉注射高渗盐水制作实验性急性腰痛模型:将一个载有1ml5%氯化钠溶液的MRI自带注射器(Spectris Solaris EP, Medrad, Inc., Warrendale, PA, USA),通过长管连接到医用无菌留置针,再将留置针垂直刺入第四腰椎棘突水平右侧2cm处肌肉约2cm深并固定。另外,本研究的预实验观察发现往腰部肌肉注射团注0.1m15%高渗氯化钠溶液后,然后持续静滴(0.15mL/min),可产生持续4-5min的中重度疼痛。试验流程:扫描开始前,告知受试者将接受两次不同方式的针刺,须注意每次针刺时得气感;受试者右下肢呈外展外旋位仰卧在扫描床上,受试者保持清醒、闭眼,并戴磁共振室专用耳罩减少噪音干扰。具体程序:(1)对各受试者予脑解剖像(MRI)扫描;(2)完成扫描后30s内,通过上述急性腰疼模型,快速经留置针往腰部肌肉内推注0.1m15%高渗氯化钠溶液,然后持续静滴(0.15mL/min),使其产生持续中度腰痛;(3)对各受试者予脑功能像(fMRI)扫描,功能像采集期间在各右下肢委中穴,按随机先后顺序,采用Block模式给予真、假针刺。针刺方法:本试验选用特制银针(直径0.3mm,长度40mmm,北京中研太和有限公司),以避免与磁共振机器强度的磁场产生相互干扰。由一名资深针灸医师,对各受试者予随机先后顺序的真、假针刺右下肢委中穴,真、假刺激间隔时间为20min。真针刺取受试者右下肢胭窝横纹中点处委中穴,以碘酒常规消毒,消毒直径约2cm。把无菌特制银针置于套管中,以食指用均衡的力度轻敲针柄垂直进针委中穴1.5-2.0cmm,移开套管,针灸医师感觉得气后,采用平泄平补手法,均匀捻转,捻转幅度±1800,频率为60次/min,采用Block方法每捻转30s(ON)后停止捻针30s(OFF),之后重复捻针、不捻针程序2次,共3min。假针刺取受试者右下肢胭窝横纹中点处委中穴,以碘酒常规消毒,消毒直径约2cm。假针刺采用单丝纤维(von Frey monofilament)置于套管中,以食指用均衡的力度轻敲单丝纤维柄部,使单丝纤维挤压委中穴表面皮肤,刺激手法、幅度、频率、模式与真针刺相同。主观感受测定和统计分析:针刺前后腰疼评分采用VAS评分表(0分为无疼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为不能忍受的疼痛)。真、假针刺的得气感评分采用传统方法,即酸、麻、沉、胀四项,也采用十分制。数据分析在SPSS13.0软件上完成,采用非参数配对t检验(Wilcoxon signed-rank test)比较真、假刺激引起的各得气感和腰部疼痛,设定P=0.05为统计学检验水准。图像采集:图像采集使用飞利浦公司产3.0T Achieva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和8通道头部线圈(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Eindhoven, The Netherlands),其中所有采集图像均为轴面,且平行于前、后连合连线(AC-PC线)。图像解剖像(即MRI扫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像序列,TR/TE=500/14ms,射频角=90°,分辨率=0.859mm×0.859mm,层厚=lmm。功能像(即fMRI扫描)采用单次激发梯度回波T2*加权像序列,TR/TE=2000/40ms,射频角=90°,分辨率=3.4mm×3.4mm,90个时间点共180s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在Matlab7.10(Mathworks Inc. Sherborn, MA, USA)平台上应用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pm8, http://www.fil. ion.ucl. ac.uk/spm)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头动校正(平动<1.5mm,转动<1.5°)、解剖像和功能像对齐标准化到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 standard brain (MNI)空间、高斯平滑(平滑核为8mm)和构建广义线性模型。统计分析采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受试者真或假针刺(ON)相对于静息状态(OFF)信号强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ACUP和SHAM信号差异,设定P=0.005作为统计学检验水准,且连续像素大于31个为阈值进行对照,所得信号升高区为脑功能正激活区,降低区则为负激活区。结果得气和腰疼得气分数结果显示真、假针刺组在酸、胀感及刺激后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01、0.043),而在麻、沉感、刺激前疼痛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假针刺相比,真针刺干预后产生广泛的显著负激活脑区,包括参与感觉运动调节相关脑区(左侧前运动区、双侧额叶眼动区)、注意调节相关脑区(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双侧中扣带回后部)、边缘系统脑区(左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双侧前扣带回、背内侧前额叶、中扣带回、楔前叶、扣带回后部及压部、海马回、海马旁回、丘脑、中脑乳头体、红核、黑质)、默认网络脑区(右侧缘上回和角回、双侧背内侧前额叶、中扣带回、楔前叶、扣带回后部及压部、海马回、海马旁回)、双侧丘脑、小脑前叶、外侧视皮质等。但与假针刺相比,真针刺干预只产生较少显著正激活脑区,即右侧岛叶和右侧初级运动皮层。相对于静息状态(OFF),真针刺干预(ON)产生的显著负激活脑区包括感觉运动调节相关皮层(左侧初级运动皮层、第二感觉皮层、额叶动眼区)、边缘系统脑区(左侧岛叶、中脑乳头体、右侧海马回、双侧背内侧前额叶、前扣带回、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海马旁回)、默认网络脑区(右侧缘上回、角回、外侧颞叶皮质)、双侧丘脑等。真针刺状态相对于静息状态,产生的显著正激活脑区包括感觉运动调节相关皮层(右侧初级运动皮层和初级感觉皮层、双侧前运动区)、注意调节相关脑区(右侧岛叶和额叶盖板区域、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和中扣带回后部)、边缘系统脑区(右侧岛叶、双侧额极、中扣带回后部)默认网络脑区(右侧缘上回)。正激活脑区体素(818)明显多于负激活脑区(366),主要集中在右侧岛叶,而负激活脑区分布均匀。相对于静息状态,假针刺干预只产生一个较小的显著负激活脑区,即左侧岛叶/额叶盖板/初级运动皮质。但相对于静息状态,假针刺干预产生广泛、对称分布的正激活脑区,包括感觉运动调节相关皮层(右侧额叶眼动区、双侧前运动区)、注意调节相关脑区(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和中扣带回后部)、边缘系统脑区(右侧额极、双侧额眶部皮层、中扣带回、楔前叶、扣带回后部及压部、海马回、海马旁回、外侧颞叶皮质、颞极、杏仁核、乳头体、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红核、黑质)、默认网络脑区(双侧缘上回、角回、中扣带回、楔前叶、扣带回后部及压部、海马回、海马旁回、外侧颞叶皮质、颞极)、双侧丘脑、小脑前叶、外侧视皮质等。讨论本研究联合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急性腰疼模型,探讨针刺如何调节急性腰疼,即探讨针刺镇痛的脑机制。主观感受评分结果显示同等急性腰疼条件下,真针刺较假针刺引起更强的针感和更显著的疼痛缓解。真、假针刺干预急性腰疼后,产生的脑功能的激活数量、强度、性质、分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我们研究跟以往两类研究都有相似处,针刺既负激活边缘系统和默认网络,又正激活运动感觉系统和认知网络。因此,我们认为多个脑功能网络参与针刺镇痛,针灸不只是像国外认为安慰疗法或简单的躯体感觉引导意识体疗法。我们研究为针灸镇痛脑机制提供了更直观的依据。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后处理的腕部神经三维显示目的:利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方法重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所得原始图像,以实现腕
超高层建筑是国内公共建筑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其高能耗性同时引起了建筑行业相关人士的关注。而绿色建筑的发展为超高层建筑的节能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绿色相关的被动式节能技术
中国古代刑讯制度滥觞于西周,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该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作为政治制度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但它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人权和司法公正的破坏,尤其如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是人类发展智慧的结晶,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起战争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发现脑血管微栓子外渗现象,探讨ApoE-/-小鼠(即ApoE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对脑血管微栓子外渗的影响,以及以“清肝和血,化瘀通络”立法处方的中药复方清脑通络
目的:观察清热散结通络法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符合早期急性乳腺炎(乳痈郁滞期)的诊断和中医辨证为气滞热壅证或邪毒壅
以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为基础的模因论诠释了文化进化规律,它为我们研究"网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在模因论基础上,探讨了"网语"模因的形成及其在语义,语法上的语言变异现
目的:探讨竹叶消痛颗粒介导IL-1信号通路干预痛风(Gout)的作用及部分机制,观察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竹叶消痛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丰富中
罪犯顺利回归社会不再犯罪是刑罚执行的最终目标,但是我国传统的报复主义思想过于严重,导致监狱改造罪犯和社区矫正罪犯面临着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对监狱和社区改造罪犯的思想
针对黄淮麦区近年来气候变暖、小麦冻害频繁发生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半冬性、弱春性两类强筋小麦品种最佳播期及晚播极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豫北高产麦区,半冬性强筋小麦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