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外环流对南海冷涌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冷涌是北半球冬季典型的天气过程之一,它在联系东亚地区热带和热带外环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本文利用再分析资料研究了与南海冷涌演变有关的热带外环流异常,并探讨了南海冷涌对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在海洋性大陆传播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南海冷涌的活动特征
  利用1979-2016年冬季(11月-次年2月)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对南海冷涌的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地区出现冷涌天的比例约为23%,冷涌发生的频次在12月最大,而在2月最小。这种季节内的差异与南海气候态冬季风的季节演变有关。冷涌主要受到热带外环流异常的影响,其中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是影响冷涌发展的主要环流因子。在对流层中层,位于北大西洋的扰动是南海冷涌的前期信号,扰动形成的Rossby波沿欧亚大陆向东南方向传播,加强了下游地区的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而在对流层低层,偶极子型的海平面气压异常在东亚沿岸形成了较强的气压梯度,由此产生的北风异常向南扩展到南海一带,形成冷涌。
  2.影响南海冷涌爆发的两类热带外环流
  南海冷涌爆发时,东亚地区海平面气压异常呈现出两类不同的环流型。第一类表现为一对西正东负型的气压异常,正、负气压异常分别以中国、日本为中心;第二类则表现为覆盖了东亚大范围的高压异常。其中,第一类冷涌事件在对流层中高层还伴随着东亚大槽的加深和前期横跨欧亚大陆传播的Rossby波列,但第二类事件则没有这些特征。
  在两类冷涌爆发前,中纬度的西伯利亚高压都有显著的加强。但是通过海平面气压倾向的诊断,我们发现两类事件中高压增强的物理过程有明显的区别。在第一类冷涌事件中,对流层中层的Rossby波列产生了负涡度平流,加上对流层低层的冷平流,两者共同加强了西伯利亚高压。然而,在第二类冷涌事件中,由于缺少Rossby波的活动,涡度平流的贡献基本可以忽略,因此对流层低层北风异常产生的冷平流对西伯利亚高压的增强起到了主要作用。
  3.有利于南海冷涌维持的热带外环流
  在南海冷涌维持期间,持续超过5天的长寿命冷涌事件在热带外环流场上表现出与短寿命事件(持续时间不超过5天)不同的特征。在长寿命事件爆发前后,北欧地区表现为持续性的低压异常,而短寿命事件在这一地区并没有明显的环流异常。统计结果也表明,在长寿命冷涌事件的维持期间,北欧低压的强度和出现频次均远高于气候态和短寿命事件。因此,北欧低压是影响南海冷涌持续性维持的主要热带外环流因子。
  在对流层低层,与北欧低压有关的气旋式环流通过东侧南风异常产生的暖平流,激发出对流层高层的西伯利亚高压脊异常。因此,持续性的北欧低压异常有利于西伯利亚高压的增强,并为南海冷涌的维持提供有利的环流条件。此外,北欧低压异常的形成与平流层的极涡活动有关。在长寿命冷涌事件爆发前,平流层极涡向欧洲大陆北部发生了偏移。由此产生的正位涡异常向对流层传播,导致对流层低层出现低压异常。
  4.南海冷涌对MJO在海洋性大陆传播的影响
  研究发现,能通过海洋性大陆的MJO(MJO-C)事件与不能通过海洋性大陆的MJO(MJO-B)事件在热带外环流场上有明显的区别。当MJO-C事件在海洋性大陆传播时,南海至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出现了显著的东北风异常,且在此期间冷涌的频次明显高于气候态和MJO-B事件。
  再分析资料和模式结果均表明,位于南海至热带西北太平洋的东北风异常主要是中纬度环流激发产生的,而并非对MJO对流的响应。在MJO-C事件东传的过程中,中纬度西伯利亚高压明显加强,导致南海一带冷涌的爆发更频繁。冷涌的爆发不仅激发了海洋性大陆的对流,也增强了该区域的赤道西风,因此有利于MJO通过海洋性大陆继续向东传播。
其他文献
风电场与复杂的非均匀大气边界层有着重要的相互作用。风能行业开展的主要工作并不能关注这方面的变化。然而,最近的研究报告表明,通过提高对大气与风力发电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不但找到了促使风力发电机技术进步的新方法而且改进了风力发电机性能验证和操作流程。风力发电机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发生在不同的尺度上。了解中尺度大气和风力发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助于使风能产业成为电网的基本能源来源。此外,理解大气对风电间
学位
为了满足世界人口增长的需求,合成氮肥被越来越多地生产和消费。肥料的施用伴随着气体损失,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和经济损失。氨挥发是肥料向环境中损失的途径之一。氮肥性质、环境条件和管理条件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氨排放到大气中。例如,尿素施用引起的氨排放占全球合成氮肥氨挥发总量的一半以上。一些方法已经被用于估算氮肥施用引起的氨排放。目前,考虑了影响氨挥发的多种生物地球化学因素的日尺度机理模型,
学位
ICM(Integrated Climate Model)模式是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黄荣辉院士的倡议下开始发展,最初目的是服务于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季节气候预测。2014年发表第一版本ICM.V1,发现它对气候平均态、ENSO以及ENSO对东亚地区影响的关键物理过程,尤其是西北太平洋印度洋-西北太平洋电容器效应(IPOC)均表现出较高的模拟技巧。为了传承ICM.V1
降雪是北京冬季的重要降水天气过程,也是开展人工增雪作业的重要天气对象,但目前对该地区降雪形成物理过程及降水机理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对降雪过程及其人工播云催化进行超高分辨率的模拟研究工作还没有。为满足2022年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和人工增雪保障的需求,本论文针对北京冬季三次典型降雪云系微物理特征进行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揭示了降雪形成的微物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复杂地形和边界层方案对降雪过程影响以及
学位
等密度层厚度扩散系数(简称厚度扩散系数)作为目前主流中尺度涡参数化方案(GM90方案)中的重要参数,对温盐、环流以及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都有显著影响。理解厚度扩散系数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对气候海洋环流模式中尺度涡参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离线和在线诊断了三大类厚度扩散系数对温盐和环流模拟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响应模拟的影响。同时,通过增加被动示踪物来分离厚度扩散系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说明
本文针对前人对于特定状态的可预报性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新的两类可预报性:向前可预报性和向后可预报性。在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NLLE)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定量确定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期限的算法。将算法应用到理论模型中,定量估计了理论模型中相空间状态点的局部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期限。随后研究了初始误差、参数误差以及模型参数的变化对于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性的影响。同时文中还考察了向前与向后可预报性的关
学位
在海洋模式比较计划中(The Ocean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OMIP),几乎所有CORE-Ⅱ(Coordinated Ocean-ice Reference Experiments version2)强迫场驱动的海洋模式模拟的太平洋北赤道逆流(the Northem Equatorial Countercurrent,NECC)和实测相比都偏弱很多。针对这
大气气溶胶是影响大气辐射传输以及云和降水等过程的重要因子。相较于温室气体,气溶胶时空变化大、影响气候机制复杂,致使气溶胶气候效应的评估不确定度要大得多,仍然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模拟和预测中最不确定的因素之一,其中加强气溶胶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是提升气溶胶气候效应认识的重要基础,也可为气溶胶环境效应研究提供新认识,因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气溶胶时空尺度的研究依赖于气溶胶观测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的长期
对全球降雨分布及垂直结构的观测有利于全球大气能量分布及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全球气候演变及环境变化的研究。地球同步轨道星载降雨雷达具有高频次、高精度和宽覆盖等特点,能够实现对全球降雨立体结构高时间分辨率的直接观测,能够实现对飓风和强风暴的跟踪和监测,是星载降雨雷达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自上而下的扫描方式,地球同步轨道星载降雨雷达在未来实际工作中将会受到地表杂波干扰的影响,特别是在弱降雨的条件下
大气边界层高度是表征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的关键性参量,它对于天气、气候,特别是大气环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确定边界层高度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种,但是这些探测手段、探测要素和对边界层高度的判别方法不同,从而使得边界层高度的物理意义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对边界层高度从不同探测要素上加以区分,进而探讨不同要素确定的边界层高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选择北京地区2017-2018年冬季重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