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acterizing Microbial Activity and Humic Substances of Red Soils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in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耕作对土壤质量和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土壤微生物通过残留物分解、营养元素循环及与其它有机体结合等方式在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腐殖物质对土壤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土壤微生物的高度丰富性和多样性,研究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极具挑战性。此外,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至今没有定论。长期施肥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及结构的影响也一直备受争议,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全球范围内遇到的难题首先是理解集约型耕作是如何改变生态系统,特别是如何影响土壤质量/健康,然后是如何提出新策略以充分利用耕作与农业系统之间的生态相互作用。尽管这些问题很严峻且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联系是土壤微生物和土壤有机质受人为和自然干扰影响。理解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活性、多样性以及土壤有机质(SOM)进行综合的表征,因为它们是土壤质量/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指标。为了研究这些难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湖南祁阳设立红壤试验站,进行了长期的定位研究,该试验站自1990年起建立了12种不同处理的小麦.玉米轮作试验。
   采集祁阳试验站的土壤,采用微量热法、平皿计数、PCR-DGGE、FT-IR、元素和光学分析等方法对易受长期施肥影响的微生物活性、生物量、多样性和腐殖物质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Cmic和Nmic)含量,提高了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不同处理的蔗糖酶的活性变化最大(最大值/最小值=50.0),然后是脱氢酶(30.75)、脲酶(15.06)、蛋白酶(12.48)、磷酸酶(5.83)及过氧化氢酶(4.84)。休耕(H)和NPKM处理显示出更高的酶活性,但过氧化氢酶除外。CK处理和N处理显示较低的土壤酶活性。各处理中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总量高于其它微生物。相比于有机肥处理,无机肥料处理中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种类数量有所下降。不同有机肥处理中,单施粪肥(M)处理的土壤反硝化细菌和好氧固氮细菌的数量最多。好氧纤维素分解细菌数量最多的休耕处理。与空白相比,单施粪肥处理的土壤反硝化细菌和好氧细菌的数量分别增加了54.4%和20.5%,休耕地(H)土壤中好氧纤维素分解细菌的数量增加了31.4%。在本研究中,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与土壤有机碳(Corg)呈显著正相关,真菌的数量很大程度上则与C/N的比值相关。与单施无机肥料或空白相比,施用无机肥料加猪粪或稻草,或休耕处理的DGGE条带和Shannon指数有所增加。各无机肥处理土壤呈现非常相似的细菌群落结构,然而在不同处理之间,条带也有很大的变化。相比于有机肥处理,无机肥处理的土壤细菌数量较低,但有更大的峰值时间(tmax),且峰高(Pmax)与土壤酶、Cmic、Nmic和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P<0.01),峰值时间(tmax)则与这些参数呈负相关(P<0.01)。细菌生长速率常数(k)与细菌(p<0.01)、放线菌(p<0.05)和过氧化氢酶(p<0.05)相关。总放热量(Q)与所有的土壤微生物性质(过氧化氢酶除外)无关。峰高值和峰值时间都与土壤微生物性质相关,分别是正相关和负相关。在NPKM处理,土壤营养元素的总量和有效含量较高,而CK处理的营养元素含量较低。与CK处理相比,其它处理中通过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钠(DCB)和焦磷酸钠(NaPP)分别提取的土壤晶形和非晶形铝、铁含量均有所下降,但单施粪肥除外。在NPKS处理中,两种形态的铝、铁含量最低(两种形态A1含量为4.65%和0.88%,两种形态铁含量为6.97%和1.33%)。与空白相比,休耕处理(H)中晶形和非晶形铝、铁含量也显著下降(两种形态A1为含量5.64%和1.56%,两种形态铁含量为8.46%和2.34%)。
   尽管通常情况下不同处理的土壤腐殖物质FT-IR光谱没有显著差异,但发现了一些重要特征。3400cm-1和3700cm-1处的强波带分别是结合和非结合羟基官能团的伸缩振动。2280cm-1和2360cm-1处的微弱波带部分来自于NH2+、CO-NHz、CO-NH-、S-H和P-H,1775 cm-1处的波带来自于脂肪酸的C=O键伸缩。1630cm-1处的波带可能是芳香族C=C振动、COO-官能团的对称伸缩和共轭酮类C=O的氢键。1120cm-1和1150 cm-1处的峰归因于C-O键伸缩,可用于证明COOH官能团的出现。强烈而尖锐的自由羟基O H伸缩振动(3620-3700cm-1)的出现是胡敏素组分的显著特征,而强烈的羰基C=O伸缩(1670-1820cm-1)仅在胡敏酸(HA)中出现。在HA和富里酸(FA)组分中均出现了C-N伸缩(1080-1360cm-1),而胡敏素(HM)缺少这类的伸缩振动。通过计算O/R比,即含氧官能团的强度与脂肪族和芳香族官能团强度的比值,可详细了解土壤腐殖物质对施肥处理的响应。相比于O/R值明显减小的1.5NPKM和H处理(分别是0.66和0.85),NOKM和M处理的胡敏酸显示了更高的O/R值(分别是1.24和1.18)。除了NPKMR处理,各处理之间的富里酸O/R值没有显著差异。H和CK处理的胡敏素显示出最高的O/R值(均约为3.23)。有机肥处理的土壤腐殖物质显现出更强的脂肪族性质,而未施肥和无机肥处理土壤中形成了更多的强碱可溶性腐殖物质。HA比FA和HM具有更强的酚类和芳烃结构,HM和HA的平均碳含量更高(分别是48.83%和47.96%)。与CK处理相比,其它处理的土壤腐殖物质中C、H、N、S含量显著增加,而氧含量下降。富里酸在465和665nm处(E4/E6比)出现了更大的吸收峰值(平均值是12.32),而胡敏酸和胡敏素则显示出较低的E4/E6比(平均值分别是6.03和5.16)。相比于未施肥和无机肥处理(CK和NPK),NPKM处理显示出最低的E4/E6比,随后是休耕(H)和NPKS处理。在本研究中,同时发现土壤有机碳与HA、FA、HM的碳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770、0.807和O.809)(p<0.05)。
   研究结果表明,Pmax和tmax可作为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指标,而k和Q的指示性很弱。该研究对长期施肥处理下土壤腐殖物质功能及结构组成的变化进行了细致和深入性的表征说明。
其他文献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生态环境和水质严重恶化,人们的饮用水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各种除藻杀藻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电催化氧化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与环境兼容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论文建立了中性红染色法和TTC-脱氢酶还原法两种细胞活性测定法,对电催化氧化过程中,藻细胞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从藻细胞活性的变化、溶液性质的改变入手研究了电催化氧化的灭藻效能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脑变性所致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AD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多数研究认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增加是AD的中枢病因性过程,凝聚态Aβ具有明确的神经毒性作用。AD患者早期海马及内嗅区就可出现大量Aβ胞外聚集,加剧神经纤维缠结,引起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这是AD形成
党参是传统道地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将其与其他药材合理配伍开发成保健类口服液制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党参多糖作为党参中的主要功效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其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等活性。在党参口服液制备过程中,发现传统的高压灭菌生产工艺会导致党参口服液中的多糖含量有大幅下降,该下降是否伴随着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的改变关系到口服液产品的品质以及功效的发挥,因此研究高压灭菌工艺对党参口服液中多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是发酵制品中的一种伴随产物,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由EC引起的发酵制品的安全性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对我国黄酒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广东客家黄酒中EC含量现状进行了调查;系统研究了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生成机制;采用碱浸硅藻土去除黄酒中的EC,并研究了其对风味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广东客家黄酒中EC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学位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多分布于水生环境,也见于各种临床标本。随着抗生素大量和长期的使用,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对多类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防控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开发新的木糖氧化无色杆菌防控方法是刻不容缓的。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的病毒,能专一高效地裂解宿主菌,具有增殖快、无残留和安全有效等特点,可以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研发前景广阔,研究思路和方法有可能进一步应用到食品科学领域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本研
如何有效地利用多酚与食品中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构建具有功能性的新型食品配料用于提高其对人体健康的利用价值是目前食品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姜黄素是一种典型的具有高生物活性,低水溶性与低生物利用度特点的活性小分子,由于其具有许多优良的生物活性,例如抗癌,抗氧化,抗炎以及治愈伤口等等,受到医药健康领域的青睐。姜黄素在食品领域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姜黄素单体功能性的研究与姜黄素复合物的配方或制备工艺的探索,对
学位
本研究以金萱茶鲜叶为乌龙茶加工原料,首先建立了乌龙茶样品中茚虫威、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氰戊菊酯、三唑磷和毒死蜱农药残留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进而以乌龙茶传统加工工艺为基础,研究了不同工序、紫外照射、微波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及其联合应用对乌龙茶样品中6种农药残留的影响,初步鉴定了晾青叶中茚虫威、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氰戊菊酯和毒死蜱的紫外照射降解产物。主要研究
学位
本论文以新鲜哈密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超临界CO2技术(SCCO2)处理前后及贮藏期内,哈密瓜汁的色度、浊度、褐变度等指标变化趋势,并分析了相关数据的动力学;同时采用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SPMEIGCIMS),对SCCO2处理前后哈密瓜汁中的脂肪酸、香气成分、糖及有机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测定,并研究了SCCO2处理前后的变化规律。对SCCO2
学位
枇杷为我国南方特产水果,果实柔软多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枇杷果实成熟于高温多雨的初夏时节,采后在常温条件下不耐贮藏和运输,极易变质腐烂而失去商品价值。低温贮藏可有效抑制果实腐烂的发生,但同时会出现果皮和果肉粘连,果肉由柔软多汁变为质地生硬、粗糙少汁的木质化败坏症状,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从而缩短果实的贮藏期。因此,研究枇杷果实采后木质化败坏的机理及其控制技术,已成为解决枇杷
学位
离子束与传统的辐射诱变因素(x射线,γ射线)相比,它除了具有能量沉积作用外,还具有质量沉积、动量传递以及电荷交换作用,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效应。Li离子束不仅具有普通离子束所具有的特点,还可以与生物体内的氢元素发生H(7Li,Be)n内靶核反应,从而有望获得显著的诱变生物效应。本研究利用pUC18质粒DNA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剂量的Li离子束对离体DNA的氢键损伤效应和诱变效应;利用两个小麦品种(ZY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