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MR成像在干燥综合征肝脏和涎腺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man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在干燥综合征肝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成像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患者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32例符合2016年ACR/EULAR SS诊断标准同时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同期纳入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包括IVIM序列在内的上腹部3.0T MR扫描。IVIM使用16b值(最大b值为800 s/mm~2),选择肝脏横断位最大层面,沿内缘(距肝缘至少10 mm)勾画感兴趣区(ROI),包含全部肝实质并注意避开肝内主要血管与胆管,分别测得纯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伪扩散系数D*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IVIM相关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IVIM参数诊断SS患者肝脏损伤的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采用Mc Neil检验比较ROC曲线。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IVIM参数测量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SS患者肝脏D、f和D*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01、p=0.006和p=0.001)。D、f和D*值诊断SS患者肝脏损伤的AUC值分别为0.766、0.716和0.779,各参数诊断效能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D、f和D*值测量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均优(ICC=0.822~0.961)。结论:肝脏IVIM成像能够有效诊断SS患者肝脏损伤。第二部分磁共振mDIXON quant成像评估干燥综合征涎腺损伤目的:探讨磁共振mDIXON quant成像在评估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患者涎腺脂肪含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8例SS患者、10例有口干和(或)眼干症状但不达SS诊断标准的疑似患者和28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全部受试者行涎腺MR扫描,包括m DIXON quant序列。选择单侧腺体横断位最大层面,分别沿腮腺和颌下腺内缘(距边界约2 mm)勾画单个感兴趣区(ROI),注意避开腺体内大血管,分别测量腮腺和颌下腺FF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SS患者、疑似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三组间的腮腺和颌下腺FF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腮腺和颌下腺FF值区分SS患者和非SS患者(疑似患者+健康志愿者)的效能,另评估FF值区分0级SS患者与疑似患者的效能。结果:SS患者腮腺和颌下腺平均FF值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SS患者颌下腺平均FF值显著高于疑似患者。颌下腺FF值在区分SS患者与非SS以及区分SS患者与疑似患者的效能均优于腮腺,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27 vs 0.734;0.907 vs 0.725)。颌下腺FF值区分0级SS患者和疑似患者效能优于腮腺(AUC:0.925 vs.0.783)。结论:涎腺FF值能够鉴别SS患者、疑似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并且颌下腺FF值诊断效能优于腮腺。
其他文献
光频域反射计(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OFDR)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传感精度、高灵敏度的优点,在光纤链路检测、应变及形状传感、温度传感、振动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OFDR应用于应变传感时,受到光源非线性扫频效应、大应变下距离域错位等问题的制约,限制了OFDR技术更为普遍的应用。本文从OFDR应变传感原理入手,提出补偿光源扫频非线性和提
学位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带领学生体会孟子"性善论"的思想内涵,同时进行《孟子·公孙丑上》相关文章拓展研习,以达到以点带面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之根有初步了解,进而激发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会议
新概念武器电磁轨道炮经过原理、试验研究阶段,现在逐步向战略应用方向发展。作为电磁轨道炮的主要部件,轻质、高效的身管设计和制造成为研究该技术领域的关键。身管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磁轨道炮作战效率,而电磁轨道炮身管瞬态应变、温度场分布等参数不仅是身管强度设计,寿命分析和轻量化设计的基础,而且也是设计人员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首次利用基于飞秒红外激光直写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已经把操控分子级别的生物样品作为研究重点,例如改造染色体、体外受精等,一般的操控方式的精度达不到要求,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微流控技术。其中,利用光学力的方式来操控粒子的微流控技术被称为光镊。传统远场光镊通过一束高度汇聚的激光来操控一个或几个粒子,由于其存在衍射极限,无法操控尺寸小于微米的粒子。近场光镊通过倏逝场的剧烈梯度变化,可以一次处理大量纳米级别的粒子,且其
学位
DNA纳米结构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易于化学修饰性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进行体内小分子、核酸等物质的检测,以实现对于疾病的监控。目前此类传感器主要分为分子信标与纳米镊子两类。但分子信标与纳米镊子均易被体内的酶降解,产生错误信号,限制了其在体内的应用。DNA纳米结构具有形状多样性、可寻址性等特点,可以引导纳米粒子进行定向排列,从而得到具有独特光学性质的复合体系。此复合体系不仅具有纳米粒子的
学位
钠离子电池因为其丰富的钠储量以及和锂相似的物理化学特性,成为了在固定式储能应用领域代替锂离子电池的热门研究方向。目前,已开发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氧化物、隧道型氧化物、普鲁士蓝类似物和聚阴离子盐。其中,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由于能量密度高,制备简单等优势,成为了科学家的热门研究对象。但是,当层状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充电到高截止电压时存在负面的相变行为和不可逆的容量衰减问题。对于本文主要探讨的铬基
学位
纳米生物传感器展现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低成本、小体积、快速可靠等优异的性能,在疾病诊断、食品分析和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获得高灵敏的生物传感器,本文基于纳米材料的催化性能设计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灵敏的微流控生物传感器和荧光细菌计数生物传感器。通过可视化微流控芯片和荧光细菌展示的方式简便、快速、直观地读取检测信号,有效地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本文旨在开发简单高效的生物传
学位
目的:肺癌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居首位,针对肺癌的相关治疗一直在不断发展,靶向治疗热度未退,免疫治疗更是开启了肺癌治疗的新篇章。2018年6月,免疫治疗领域的两大巨星——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在我国相继获批,正式开启了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时代。本研究旨在了解免疫治疗药物在中国上市1年后江苏省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真实世界,总结治疗现状中的优势和不足,以期指导和推进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规范
学位
块体形态的聚合氮化碳常常因层间无序堆垛、微观形貌杂乱等因素削弱了其本征二维平面的结构优势,使之在比表面积、可见光响应范围、载流子复合、结晶性等方面表现较差,进而阻碍了其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化学发泡法是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污染极小的规模化合成方法,可通过调节反应参数得到高比表面积、薄层形貌的聚合氮化碳。尽管一些文献已报道了化学发泡法用于制备聚合氮化碳,但所得二维薄片的均匀性差、完整度低。本论文以薄
学位
近几十年来,各种新兴材料层出不穷,推动了生物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传感器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医疗诊断、健康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检测等。然而在某些应用场景中,一些分析系统需要精密仪器或者繁琐的人工操作而存在局限性。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更小的样品体积、更低的材料消耗、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周转时间或更高的自动化程度的微流控技术促进了生物传感器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