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和InxGa1-xN薄膜分子束外延生长与物性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gua87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Ⅲ族氮化物InxGa1-xN合金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其禁带宽度随着In组分变化从3.43eV(GaN)到0.63eV(InN)连续可调,波长范围覆盖了0.36μm-1.9μm,并且具有电子饱和迁移速度高和光学吸收系数大等特点,是制备高效率全光谱太阳能电池和白光照明器件的理想材料。由于缺少合适的衬底,InN和InxGa1-xN薄膜通常生长在蓝宝石或GaN模板上。本论文采用MBE方法,在蓝宝石衬底和GaN模板上生长了InN和全组分InxGa1-xN薄膜,研究了其生长行为,并采用了XRD、AFM、PL和Hall效应等多种测试表征手段研究了InN和InxGa1-x薄膜的性质。  本论文提出MBE边界温度控制法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高迁移率InN薄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InN生长温度被保持在最大温度,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具有平整的表面形貌、优良的晶体质量和低杂质浓度的InN薄膜。采用此方法生长的5μm厚InN薄膜室温下背景电子浓度低至1.77×1017cm-3,电子迁移率高达3010cm2V-1S-1,是迄今报道的室温下电子迁移率最高的InN薄膜。另外,我们发现随着厚度的增加,InN薄膜晶体质量变好,(102)面X射线衍射半高宽显著降低,背景电子浓度降低,迁移率增大。Ensemble Monte Carlo模拟发现,在InN薄膜中电离杂质散射和位错散射是限制电子迁移率的主要因素。  本论文提出温度控制外延法在GaN/蓝宝石模板上生长InxGa1-xN薄膜,使各种组分InxGa1-xN在尽可能高的生长温度下生长以改善晶体质量。采用温度控制外延法制备了高质量的全组分InxGa1-xN薄膜,具有优良的晶体质量、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以及较低的背景电子浓度。通过XRD倒空间Mapping,确定了InxGa1-xN薄膜的组分和应变状态,发现在GaN模板上生长的InxGa1-xN薄膜晶格弛豫的临界厚度较大,特别是对于厚度小于200nm的低In组分InxGa1-xN,残余应力较大。实验发现低In组分InxGa1-xN薄膜表面电子耗尽,而高In组分InxGa1-xN薄膜表面电子堆积。对于非故意掺杂InxGa1-xN薄膜,表面电子耗尽到堆积的转变发生在In组分x~0.49。此外,本文首次同时考虑了残余应变和电子浓度对InxGa1-xN薄膜光学吸收边的影响,得到:InxGa1-xN能带弯曲系数值b=1.9±0.1eV,该数值能更准确地表示高质量无应变全组分InxGa1-xN带隙随组分变化的关系。
其他文献
以大型空间望远镜、空间对地详查相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以及高能激光核聚变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光学系统对于大口径光学元件面形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子孔径拼接干涉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传统的单一性能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器件小型化、材料性能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研发出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新型二维纳米材料,自发现以来,因其优异的性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在柔性显示器、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可以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围绕激光与气体团簇靶相互作用中的X射线产生及电子加速而展开,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激光团簇X射线的产生及优化,气体靶与团簇靶中激光驱动的电子加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简称SPR)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物理检测和分析领域,但是系统的稳定性和测量的准确性仍然受到噪声干扰的影响,尤其是复杂
近些年来,手性结构和金属微纳结构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将这两种结构相结合来进行研究的并不多。因此,本论文就是将手性金属结构、光学偏振响应等几大研究热点相
血红蛋白作为血液中的最主要的成分,具有独特的四级结构。当外界环境的氧含量低时,血红蛋白的构象处于紧张态(tense state,T态),T态的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低,与氧气结合能力弱称
《珍珠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片断:师:请默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语句标上记号。
强关联电子系统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中的热点领域。在这种系统中电子-电子间相互作用起关键作用,而通常的朗道费米液体理论在很多情形下失效。单电子近似下的能带理论已不能
学位
在TEXTOR托卡马克上研究了环向模数(n)为1,旋转频率为+5 kHz和-5 kHz的共振磁扰动场(’+’/’-’代表扰动场在电子/离子逆磁漂移方向旋转)对等离子体径向电场的影响。在欧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