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对浓香型白酒酒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的影响

来源 :四川轻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on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酒功能菌能促进酒醅发酵和风味物质形成,因此在白酒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白酒功能菌的研究多集中在探究单菌发酵的功能或几种白酒功能菌的相互作用,但是对于探究功能菌在白酒酿造过程这种混菌固态发酵条件下对原位微生物群落及微生物代谢的作用方面尚缺少深入研究。本研究将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鉴定的一株高产乙偶姻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DQA21)应用于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分析了发酵过程中B.velezensis DQA21对酒醅理化因子、挥发性代谢物及原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阐明了它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别与理化因子相关性和微生物代谢功能相关性的影响,进而有助于深入理解B.velezensis DQA21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乙偶姻的芽孢杆菌,经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为Bacillus velezensis DQA21,其p H耐受范围为3.5~9、乙醇最大耐受值为5%。2、B.velezensis DQA21的强化减少了发酵第3~9天时实验组对还原糖的利用;抑制了发酵前12天时酵母产乙醇,但使12~22天时实验组中乙醇含量快速增加。B.velezensis DQA21的强化使总酯,总醇、总酸分别提升了19.1%、81.1%、25.9%,总酚降低了12.3%。实验组显著增加的差异代谢物是乳酸乙酯、辛酸乙酯、正己酸乙酯、苯乙酸乙酯、己酸己酯、3-苯丙酸乙酯、己酸丁酯、肉豆蔻酸乙酯、壬酸乙酯、癸酸乙酯、油酸乙酯、苯乙醇、异戊醇、1,2-丙二醇、1-戊醇、正己醇、苯酚、乙酸、丁酸、苯甲醛和甘油醚,显著减少的差异代谢物是戊酸丁酯、乙酸丁酯和2,4-二叔丁基苯酚。乙偶姻在发酵前3天时含量快速升高,随后逐渐降低,发酵结束时,两组中乙偶姻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可见虽然B.velezensis DQA21本身具有高产乙偶姻的特性,但由于酿造环境的特殊性,对发酵结束时酒醅中乙偶姻含量的提升并没有显著影响。3、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实验组细菌菌群主要由Serratia(沙雷氏菌属)、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unclassified_f_Enterobacteriaceae(未分类肠杆菌)、Burkholderia(伯克氏菌属)、Stenotrophomonas(单胞菌属)和Bacillus(芽孢杆菌属)组成,空白组优势细菌菌群除了芽孢杆菌属其余与实验组相似,但各组中优势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差异较大。实验组与空白组第0~12天真菌菌群主要由Thermoascus(热子囊菌属)、Unspecified_f_Aspergillaceae(未分类曲霉菌属)、Thermomyces(嗜热真菌属)组成,第22天起时实验组与空白组的优势真菌组成有显著区别。根据聚类分析和可培养微生物计数发现微生物群落在0~12天、12~45天呈阶段性变化。4、根据微生物共现性网络分析可知,B.velezensis DQA21的强化使实验组中Staphyococcus(葡萄球菌属)、Gluconobacter(糖杆菌属)和沙雷氏菌属将空白组中原本的三个小模块相连,使得实验组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相较于空白组更为复杂;但强化后也减弱了乳杆菌属、Monascus(红曲霉属)、嗜热真菌属和未分类曲霉菌属与其他微生物间的相关性。空白组发酵第二阶段真菌、细菌群落都与淀粉显著相关;实验组发酵第一阶段真菌群落与总酸显著相关,第二阶段真菌群落与乙醇、还原糖显著相关,细菌群落与乙醇显著相关,这表明了B.velezensis DQA21影响了酒醅微生物的代谢情况,从而加强了微生物群落与总酸、乙醇、还原糖的相关性。相较于空白组,实验组中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Pediococcus(片球菌属)、Cladosporium(枝孢属)、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属、Issatchenkia(伊萨酵母属)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相关性显著增加,但乳杆菌属、红曲霉属与酯、醇类物质相关性有所减弱。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表明B.velezensis DQA21的强化加强了发酵第二阶段时新陈代谢、遗传信息处理、细胞转化这三大功能,各二级代谢通路的相对丰度普遍增高,这解释了发酵第二阶段实验组与空白组中挥发性代谢物含量的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茶黄素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衰老、降血糖血脂、抗菌抗癌等多种功能。目前,茶黄素的合成制备主要利用红茶传统发酵工艺,但产物的产率不高、纯度较低、成本难以控制,其原因在于红茶内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酶活力较低且酶促合成茶黄素(Theaflavins,TFs)的能力不强。PPO能有效催化茶多酚等酚类物质氧化聚合生成醌类物质,在酶促合成TFs等方面有着重要
学位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是中国第一个开展煤层气开发的热点地区,广志区位于沁水盆地复向斜东翼中段,盆地构造演化的主导作用导致煤层气成藏过程复杂。为揭示广志区中—高煤阶煤层气成藏富集规律及地质特征,依据该区以往测试实验成果资料和勘探成果资料,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主力煤层15号煤的煤层厚度、埋藏深度、煤岩煤质、储层物性、含气性、等温吸附特征、煤岩热演化程度等条件进行分析,建立煤层气成藏模式
期刊
我国白酒产业自建国以来发展迅速,传统工艺早已不能够满足当前生产需求,白酒生产迈向现代化、机械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小曲白酒的机械化程度最高,提高了劳动效率,但依然存在酒体单薄、风味种类少、高级醇含量偏高等问题。本课题旨在用功能菌提高小曲白酒机械化生产的质量,解决小曲白酒酒体单薄以及高级醇含量偏高等问题,在传统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液态酿造试验、实验室固态酿造试验,以13株
学位
扣囊复膜酵母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国内清香型酒曲、韩国酒曲(Nuruk)、柬埔寨酒曲(Dombea)等淀粉质含量高的酒曲中的功能性微生物,大量研究发现其能够分泌具有较高活性的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酸性蛋白酶,同时具有一定的产酒产酯能力,但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主要体现在产海藻糖方面,在酿酒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课题采用LC-MS非靶向技术检测分析不同温度及不同转速条件下的对数期与稳定期的Saccharomyc
学位
李子是我国山区的重要经济果木,对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李子集中在同一时间上市,常常造成增产不增收的情况,继而开发李子精深加工产品。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健康食品需求度的增长,果酒因具备良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当前,果酒酿造相关的原料质量、酿造微生物筛选、发酵工艺等关键因素仍需进一步完善,极大的限制了果酒行业发展。本文以李子为酿酒原料
学位
高级醇和乙酸乙酯是果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它们的含量对果酒的口感和品质都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桑葚酒中因醇高酯低而出现的易上头、口感不协调等问题,本文从代谢途径出发,通过敲除高级醇支链氨基酸分解途径中的支链氨基酸转氨酶基因BAT2和过表达乙酸乙酯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醇乙酰基转移酶基因ATF1/ATF2,探究不同基因改造后对桑葚酒中高级醇和乙酸乙酯生成量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实验室前期从桑葚
学位
浓香型白酒作为我国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一类白酒,对于浓香型白酒的工艺创新研究一直是业内研究的重点,其中对于提高出酒率及酒质的研究是科研工作者们共同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安徽迎驾贡酒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企业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工艺参数,连续跟踪优化四排,探究工艺优化前后浓香型白酒之间的变化情况;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浓香型白酒的出酒率,将小曲和大曲结合应用于安徽迎驾贡酒浓香型白酒生产酿造过程中,探究不同小曲使用量
学位
圣女果营养丰富,可提供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但圣女果贮藏过程中易受病原菌侵染,且营养物质消耗和低温冻伤等降低贮藏品质。茉莉酸甲酯是植物内源激素,可参与调控果蔬采后的内源物质代谢,提高果蔬贮藏品质,而异亮氨酸可与茉莉酸甲酯形成激活植物免疫的功能物质。为了探索茉莉酸甲酯以及异亮氨酸对圣女果贮藏的影响,先将圣女果经外源异亮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并接种灰霉菌,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酶活变化和病斑直径变化。随后探
学位
副干酪乳杆菌是乳酸菌和益生菌的一种,被广泛用于食品。其产生的副干酪乳杆菌素是一类具备抑菌杀菌作用的蛋白质或多肽,是一种生物防腐剂,区别于传统抗生素,副干酪乳杆菌素无毒、无残留,因此可应用于饲料行业替代抗生素。本研究以副干酪乳杆菌SLP 16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其基因组大小为2.65M,GC含量为46.9%。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副干酪乳杆菌SLP16基因组中不但具有与酸耐受性和胆
学位
本文以一株产抑菌物质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初步优化了其作为微生态制剂所用培养基,研究了其所产抑菌物质的特性及成分,并将其抑菌物质应用到食醋的贮存中,为寻找新的生物防腐剂提供资料,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琼脂孔法对一株益生菌乳酸菌的发酵液测定了抑菌活性,发现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所用6种指示菌均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r DNA测序等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