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个省市依据自身财力、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禀赋不同选择了各具特色的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取得了巨大成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日益显著,东部沿海地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产业形态较快速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而西部地区省份,由于地处内陆且背靠青藏高原,交通不便,导致地区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现阶段仍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为主。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计划实施,助力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各地经济协调、稳定、快速发展,提高各地人民的劳动收入和经济发展获得感,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转型成为主要着力点,其中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方式。  本文以重庆市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线,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对重庆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重庆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政府在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中的作用,并对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提供了一定政策建议。  首先论述了产业转移、电子信息制造业、政府作用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政府介入产业转移的主要作用和主要方式。  其次从产业角度分析重庆承接发达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的现状、优势、问题,得出重庆市在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中在交通区位、政策扶持力度、地区经济实力和地区生产要素四方面相较周边地区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地区产业结构、产业配套、创新能力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成本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再次从政府作用角度分析重庆地方政府在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中的作用,得出重庆地方政府在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过程中较为显著的发挥了对创新产业集聚的引导作用、对金融市场秩序的规范作用、对现代物流体系和外贸开放平台的打造左右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但也存在政府职能缺位、越位现象并存、政策体系不完善、服务体系待优化和承接产业转移软环境有待加强的问题。  最后针对重庆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对政府应发挥的作用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打造服务型高效政府、加强统一规划和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理清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和注重第三方评估等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选择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等方面,并对几个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
2月20日,大悟县委宣传部、县委党史办公室、县老干部局联合举办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县委副书记张杰、组织部长胡为国、宣传部长邓亨继、县委办公室主任沈德恩等30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极性蛋白Par3与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神经性钙黏蛋白(N-cadherin)、转录因子Smad1
研究型大学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为中心,以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中起重要作用的大学。中外历史证明,世界一流的大学与具有远见卓识的校长是分不开的。中国要创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必须具备一流的校长。一流研究型大学校长在管理过程中的胜任力是什么?研究型大学校长如何评价?研究型大学校长如何成长?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大学校长的角色与责任出发,
当期,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人才在新经济中越来越显得处于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地位。企业年金制度作为现代
政府信用对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良性运行具有主导作用,是其他信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政府的信用建设却相对滞后。常有公众对政府
本文以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立足点,以河南省鹤壁市为个案,围绕职业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当地产业
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然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正在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变的主角.近年来,顺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期刊
土地复垦作为土地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与环境、资源、土地、人口四大问题密切相关,对农业发展和矿区的生存环境有直接影响,已被普遍认为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
学位
20年前的五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平凡的红五月。从当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起,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什么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