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儿童视角小说论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t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视角在小说中的运用并不是当代文学的创新,早在上世纪20年代,随着“人”的觉醒、“儿童”的发现,就已经出现在鲁迅、冰心、废名等作家的笔下,到了40年代,以儿童视角叙述已渐成为一种叙述模式,萧红、端木蕻良、萧乾等创作了一批儿童视角小说的经典之作。近_二十年的儿童视角小说在承续现代小说固有的文本特征的同时,又随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异:一方面作家们对儿童本体世界,尤其是对儿童创伤性的精神世界给予了极人关注;另一方面,一些作家也以全新的写作姿态,乐此不疲地虚构着故事,使儿童视角从原先的重内容和审美品格的表现发展为现在的重形式和叙事技巧的开掘,有的又杂糅了非常态的叙事视角、荒诞叙事等很多后现代主义技巧,审美形态更为复杂。   全文分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首先对论文涉及的儿童、儿童视角、儿童视角小说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并对儿童视角小说的创作发展以及已有的相关研究现状做了历史的梳理,指出近二十年此类小说的发展变化以及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叙述声音(叙述者)与叙事眼光(叙述角度)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儿童视角小说中或分或合的“看者”与“说者”,解释近二十年儿童视角小说出现的变异,探讨其叙事上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情节的淡化、结构的散漫化以及叙述上的双重话语;第二章分析了透过儿童的眼光看到的、迥异于成人感受的独特世界,着重从儿童与成人的关系、成人世界以及儿童本体世界三方面进行论述,并简单探讨了蕴含在其中的作家意图;第三章结合具体文本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对儿童视角所产生的审美效果进行分析,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其思维的混沌性、原初性以及儿童身份的独特性使得儿童视角小说首先带给读者陌生化的审美体验,同时伴随陌生感的还有真实感,是一种熟悉的陌生。另外儿童受年龄、身份、地位、阅历所限,其观察和思考的范围极有限,看东西往往浮光掠影,再加上有时作家有意遮蔽,很多时候无法反映事件全貌,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形成空白美学效果。这些审美、叙事以及内容上的不同特征在具体文本中的交织又带给作品不同的审美风格,如诗意化、讽刺性等;第四章主要从作家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探究儿童视角被选用的深层原因,作家童年经验的激活和叙述策略的自觉选择可以说是作家选择儿童视角的内住感情机制,而近二十年开放、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也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影响着作家的叙事选择。   结语部分对近二十年的儿童视角小说进行总结,分析它在当下文坛及住文学史上的意义,并结合近二十年儿童视角小说中出现的变异引出儿童视角的真正走向问题,指出其局限性。
其他文献
由兰州石化公司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的φ5 mm×5 mm大颗粒柱状阳离子树脂催化剂,于1999年2月在北京平顺化工有限公司2.5 kt/a逆流水合装置上投入使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各项物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以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为代表的社会中下层人物,无论在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层面,还是最终的结局上,都展现了“江湖”文化与“庙堂”文化的融合与对立
同一文献不同版本用字之差异或原文与引文用字之差异形成异文。异文构成的内在机制在於语言、文字形音义结构之交互运动,由此,经由异文类语料即可逆推汉语形音义系统之若干特徵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针对横沙岛集约化供水工程信息整合及远程监控的需求,将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总线技术及GPRS技术有机结合,完成具有三级监控网络架构的自控系统设计,实现了
“用”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很常用的词,现代汉语平面的“用”主要有三个:用,动词,表“使用”义;用,介词,表“使用”义,介引工具格的标记;用”助动词,表“需要”义。本文认为用、用:;都是由
儒家思想既是唐代文人生活和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文化背景,也是唐代文化和唐代文学内在的精神命脉,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礼乐文化与文士、文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国家文化政策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