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唐宋“大小言”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cxp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小言”,指的是以某个形容词,如“大”、“小”、“难”、“易”、“乐”、“恨”等为题,运用夸张的想象,虚构出一系列类似的事物或场景,而对这个形容词进行极端化的描绘,以此来进行游戏娱乐的一种文学体裁。“大小言”是中国古代杂体诗文之一种,以其自身独特的体式和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发挥了特殊的功用。本文主要从先秦至唐宋的诗文集中搜集整理现存的“大小言”作品,梳理“大小言”的发展脉络,从杂体诗赋与“大小言”的整体与部分之间同呼吸共命运的牵连关系,探析其在各个发展时期是如何变化,探究其何以如此变化,有何创作规律。并将“大小言”放在中国传统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的标准下,探讨其审美生成与价值取向。  本文共分五章。绪言部分概述了学界对“大小言”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对“大小言”所持的基本态度,因其属于游戏文学样式,在文学史上长期备受冷落;思考学界对“大小言”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以探讨“大小言”自身的文体特色及其在历代的发展演变规律;阐明研究“大小言”的价值和意义,认为它是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趣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主要分析“大小言”的生成渊源与文体特色,认为其在题材来源上源于先秦“语大”、“语小”的传统;在审美风格上,源自先秦以“极端”为美的审美倾向;在结构形式上,则为即兴娱乐的游戏竞赛形式。并探讨宋玉大小言赋与汉赋的关联,认为“大小言”是继承俳词而开启赋体文学的纽带。  第二章主要探析“大小言”在魏晋六朝由赋体向诗体的转变。“大小言”在南北朝开始采用了诗歌的形式,并产生了诸语体作品,从而丰富了“大小言”的主题。本文认为该时期的作品基本保留了先秦极端夸张的特色,但由于受当时隶事风气的影响,创作偏向于用典,且沿袭了宋玉大小言赋的意象,缺乏独创性。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大小言”在唐代的演变状况及其创作特征。归纳出唐代“大小言”发展的第一个特征是诗人不满足于简单地罗列意象,以“大小言”的形式抒情言志,表达不满;第二个特征是产生了歌谣体式的“大小言”;第三个特征是描写对象从“神”转向“人”,作品生活气息浓郁;第四个特征是演变出“诸语体诗”;第五个特征是采用“联句”形式集体创作。此外扼要论述了“大小言”与唐人尚“大言”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主要探究了“大小言”在宋代的发展新变。总结出“大小言”在宋代深入发展的第一个特征是延续唐代对“人文”的关注,但讽谏意味更浓;第二个特征是在遵循原来形体规范的前提下,另立支流细目;第三个特征是诗歌的形式因素中增入平仄格律因素;第四个特征是在创作方式上由集体创作转向个人创作;第五个特征是在结构形式上以“未若”一词形成诗歌前后文的对比反衬。接着论述了宋人“以俗为雅”的审美倾向与“大小言”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五章主要从中国传统的“诗言志”、“诗可以群”、诗可以“戏”以及“破体为文”的审美理想与艺术表达中,探讨“大小言”的审美生成与价值取向,认为“大小言”的游戏娱乐以满足审美主体需求与传统诗文的抒情言志而满足创作主体需要方面,有一致性。  概说部分扼要概述了宋以后在文学由雅趋俗的走势下,在文人的推陈翻新中,“大小言”所呈现出的异样生命力。本文认为元明清时期及以后的大小言文体特色渐趋模糊,作者群体也逐渐从文人士大夫阶层向其他民众阶层靠近。
其他文献
期刊
拉夫卡迪奥·赫恩(Lafcadio·Hearn1850-1904),也名小泉八云(KoizumiYakumo),他被誉为“日本代言人”,“日本最好的解释者”。在日本定居的十四年间,赫恩用英语创作了大量作品向西
电视剧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最为常态的文化产品。随着创作类型的日趋多元化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细分,谍战剧作为近些年异军突起的较有成绩的一个独特类型剧,带来了可观的社
西汉以降,《史记》的阅读方式大致有三种:政治性阅读、应用性阅读与文本性阅读。在上千年的抄读过程中,不同的读者、相异的阅读方式对《史记》文本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影响。因
本论文主要探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唐人街及其意义变迁。我选择了五位华裔作家相关题材的代表作,考察自1940年代后期到2000年这六十年间,围绕唐人街产生了怎样的故事、形象以及唐
本论文分为五章。绪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起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前人对古帝圣王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上古史研究、神话学以及思想史、哲学史等几个方面。在本文中是通过考察《诗
学位
期刊
唐代诗歌繁盛,女子也多有诗篇传世,其中最瞩目的便是以李冶、薛涛和鱼玄机为代表的女冠诗人。这些女诗人凭借其独特的心灵和生命体验,创作出了体现唐代开放包容时代风气的女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