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发掘坟墓罪探析

来源 :张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掘坟墓入罪的原因在于坟墓作为物质载体安放尸体的同时,也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符号,承载“灵魂不灭,事鬼敬神”和“孝道观念,祭祀祖先”的职责和使命。通过对坟墓的祭祀和保护,人们对祖先追忆和鬼神崇拜的情感得到表达。并且受到风水学说影响,人们希望寻找吉地吉壤来安葬先人,一方面让先人尸体得到完整保护,灵魂有所寄托;另一方面使葬先荫后,鬼福及人的希望得到实现。唐宋时期的发冢律以“开棺”和“见尸”作为衡量情节轻重的标准,根据尊尊亲亲的等级观念对亲属相犯进行了规定。明清时期将发冢罪分为常人之间的犯罪和亲属之间的犯罪,对不同情况分别处以刑罚。清末法制改革,发掘坟墓罪有两方面的变化:第一,“发冢罪”的罪名更名为“关于祀典及坟墓罪”,并和亵渎祀典内融合为一章,划入宗教犯罪的范畴。第二,刑罚的轻刑化。取消了绞刑、斩刑,代替以徒刑,并且依照西方的刑罚制度,在主刑徒刑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褫夺公权的从刑处罚。京外衙门官员用签注清单的形式对发掘坟墓罪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争议焦点有二:第一,即应将亵渎祀典和发掘坟墓罪名分开。原因在于前者受礼律调整,后者属刑律调整,应分列两章,不可一并而论。第二,条文细节规定不明确,未以“见棺”和“见尸”作为量刑轻重的标准。并且处罚过轻,取消死刑,最高处以无期徒刑。首先,依据分类方法不同,可对发掘坟墓条文规定进行不同分类,根据调整对象不同,可将律文分为两类:一类为亵渎祀典的律文规定,另一类为毁掘坟墓的律文规定。根据亲疏远近不同,可分为常人之间的律文规定和发掘尊亲属坟墓的律文规定。对比之前的刑法规定,民初发掘坟墓罪有三个变化:第一,章目篇名改变;第二,根据保护法益不同调整规定,对亲属相犯不再严格规定;第三,刑罚减轻,保留死刑。原因在于因中国风俗深入人心,一时难以骤改,暂存其旧,视人民进步情况,再行更改。发掘坟墓罪的特点有三:第一,纵向继承部分旧律精神和横向吸收西方刑法理论相结合;第二,立法理念的革新。除了对侵犯尊亲属的坟墓、尸体行为进行加重处罚外,对所谓的五服内的亲属犯罪不再进行条文规定,这是对以礼教为中心的中国丧葬文化的重大突破。第三,性质属于宗教犯罪。这是移植日本刑法的表现。其次,通过对民初发掘坟墓罪的认定标准进行研究,我们以犯罪行为为标准可将发掘坟墓罪的认定分为四种:首先,发掘行为本身构成发掘坟墓罪,其次,破坏盗窃尸体构成发掘坟墓罪,再次,盗取财物也构成发掘坟墓罪,最后,对未葬殓物的破坏也构成发掘坟墓罪。根据对大理院判例和龙泉司法档案以及司法公报材料的整理和分类,分别对中央和地方发掘坟墓罪的司法实践进行分析,可将大理院审结的案件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暴力阻葬和破坏迁葬的案件类型、挟仇掘坟的案件类型、毁损未葬殓物的案件类型、违反殓葬义务的案件类型。地方龙泉审结案件可分为三类:分别是迷信风水掘墓的案件类型、卖地留坟的案件类型、贪图吉穴掘墓的案件类型。其特点有二:第一,坟山风水是影响地方发掘坟墓犯罪的重要因素。第二,司法官轻刑化判决和当事人重刑期待有冲突。并且大理院以判例要旨的形式对法律进行解释,目的是形成一个指导性质的立法解释,对地方案件起到指引和直接适用的作用。对比中央和地方案件,有两点不同:第一,中央侧重判决的规范示范作用,地方侧重情理变通因素。大理院在程序和实体方面规范审理、规范判决,形成判例要旨指导司法实践。地方将人情和民间习俗纳入审判,进行综合考量,努力在法律和人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以变通灵活的方法处理民间争诉案件。第二,中央重刑事处罚,地方重民事调解。原因在于第一,大理院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其所做判决具有典型和代表性,所以需要依法规范,为地方司法提供指导。第二,地方知事是处理基层纠纷的主体,由于人情关系的复杂,案件纠纷的多样使得地方司法官在适用法律的同时,兼具情理和地方习俗变通,通过刑事和解和刑事诉讼转民事诉讼的方式,恰当处理纠纷。民初发掘坟墓罪的司法实践特征可分为四点:第一,民间以坟山风水为诱因诉讼和国家官方层面不承认的冲突。第二、地方法官轻刑化判决和当事人重刑化期待之间的冲突。第三、刑转民和刑事和解成为地方法官审判常用手段。第四、大理院依法裁判和地方权宜裁判相结合大理院通过判例要旨对法律进行积极解释并和观念引导,地方对法律和情理习俗进行调和适用并权宜裁判,从而促进民初司法体系的有效运转,并在中央司法和地方司法不同审判路径和司法官轻刑判决与当事人重刑期待的两组矛盾中达到巧妙平衡,这种平衡正是由大理院依法裁判的判例要旨和基层司法官的权宜裁判的司法实践共同构成。
其他文献
近年来女性话题频频成为社会热点,女性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个人经历和观点而形成的女性话语成为女性主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社会性别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出发,以2020年10月15日至2021年6月10日#卫生巾互助盒#活动中的女性话语为研究对象,结合深度访谈、社交媒体和主流媒体收集的文本材料,通过深度访谈法和话语分析法分析社交媒体中女性话语生产,对女性话语建构主体、女性话语特点、活动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学位
社会交往的各个角落广泛存在着忌妒,当与他人进行比较而不如他人的时候往往就会产生忌妒。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忌妒所带来的有利的和不利的结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今大多数研究关注职场忌妒的负面影响,认为其具有破坏性和普遍性,但近来开始有部分学者关注到忌妒的正面效应,探究其所带来的有利的结果。员工助人行为是组织中常见的亲社会行为,是员工自愿做出有利于组织和他人的行为,对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
学位
罗马共和国末期,国内政制陷入了权力的普遍争夺中。以格拉古兄弟为首的保民官“为民请命”,率先展开了反抗元老院贵族的行动:他们不仅篡夺元老院的固有权力,还将骑士阶层拉进了政制权力的斗争,使之成为与元老院争夺陪审员议席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这一过程中,元老院虽然通过“元老院紧急决议权”(Senatus Consultum Ultimum)授命执政官动用武力镇压了格拉古兄弟的行动,但是也打开了罗马共和国末期
学位
近年来,行政裁量权一直是我国行政法改革研究讨论的焦点。行政裁量权的行使,一方面能极大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也常常出现因滥用而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控制行政裁量受到了行政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的高度重视。司法审查作为控制行政裁量的有效手段得到普遍的认同。我国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实践中,出现了两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标准的规定与及其解释较为模糊抽象,从而导致法院在实际司法实践
学位
当今时代,知识产权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权利人在多国同时享有商标权、著作权或平行专利之情形已为常见。随着涉外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成为全球化的多发案件类型,由此引发的当事人逐国救济问题备受关注。合并管辖权在跨境知识产权侵权领域的行使,使得单个法院能够集中审理在多个法域发生,或针对多个被控侵权人的知识产权侵权索赔请求,为知识产权领域遍在侵权、多主体共同侵权等纠纷的高效裁决开辟新径。20世纪末,日本、荷兰等少
学位
外部证成理论是法律逻辑领域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其任务便是对内部证成所使用的各个前提进行证立,这一证立的基础便在于内部证成所使用的各个前提已经确定且唯一。然而,通过对阿列克西(Alexy)外部证成理论的深入考察,本文发现其外部证成结论起初并不具备确定性与唯一性,其原因可追溯到外部证成理论与普遍实践论辩理论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外部证成理论从普遍实践论辩理论中孕育而生,自然也无法完全摆脱普遍实践论辩理论
学位
报纸
法治宣传是全面依法治国时代背景下的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工作。政府部门通过开展一系列常态化的活动,让辖区内的居民学习法律条文、能够熟练掌握并且应用法律知识,让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保护。公民通过法治宣传,养成了良好法律意识,习得较为健全完善的依法依规办事准则。从第一次五年普法规划伊始,到第七次五年普法规划画上圆满句点,我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普法宣传工作过程中,普法方针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执行,在促进服务经
学位
报纸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阻碍,并发展成关乎人类命运的气候危机,成为各国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热议话题,碳金融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金融政策产物,其发展与气候应对成效密切相关。当前理论研究重碳金融于气候治理、经济发展之工具价值,轻碳金融自身风险及风险防控,不利于碳金融的稳健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作为中国政府深思熟虑作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