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颗粒表面处理及制备工艺对SiCp/6066Al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ach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拉伸实验、硬度测试等实验方法,研究了SiC颗粒表面处理及制备工艺对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 SiC颗粒表面处理对SiCp/6066Al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采用两种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方案一:将SiC颗粒置于空气气氛中1200℃下氧化10小时,然后在40%的氢氟酸(HF)中浸泡3小时后烘干;方案二:将SiC颗粒置于100℃的NaOH饱和溶液中浸泡30分钟,接着丙酮超声清洗后清水冲洗,然后用80℃的K2ZrF6饱和溶液浸泡2小时后烘干。把经过上述两种表面处理的SiC颗粒及其与铝粉混合后用粉末冶金法制得的SiCp/6066Al复合材料,用SEM、OM、室温拉伸、硬度测试对样品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①SiC颗粒高温氧化后除去了尖锐的角部,有明显的钝化现象,随后的高浓度强酸处理使颗粒表面白色的粒状凸起去除干净,表面洁净光滑;②碱洗+氟酸盐处理使SiC颗粒表面粗化,K2ZrF6均匀地涂覆在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③高温氧化+酸洗态颗粒团聚现象较原始态明显减少,基本没有孔洞和弱的界面结合,材料主要断裂方式为基体合金的延性断裂和增强体从基体中拔出并且外面覆盖一层基体合金;碱洗+氟酸盐表面处理,通过得到的粗化表面对基体颗粒的“钉扎”、“粘附”作用,以及SiCp颗粒表面涂覆的Z2ZrF6薄膜清除6066Al颗粒表面的Al2O3薄膜,得到良好SiC颗粒与基体的界面结合,以及增强体颗粒的弥散均匀分布,得到复合材料性能优于相应高温氧化+酸洗态的值。 2) SiCp/6066Al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利用布氏硬度、OM、SEM这些研究手段研究了高能球磨、低温快速热挤压对改善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烧结过程的机理及其对复合材料致密度、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能球磨法是改善增强体颗粒形貌、细化增强体颗粒粒度、提高增强体颗粒在基体更小的微区域中实现数量分布均匀性的最有效混料方法。低温快速热挤压利用基体低塑性下强大物理变形量使增强体颗粒进一步细化,得到的细小等轴颗粒更易随着基体塑性流动,从而进一步改善或消除各微区域内增强体颗粒的偏聚或尽可能降低偏聚的程度。两种方法相结合是实现增强体颗粒微观分布均匀性的最有效方法:②高温下的短时烧结,通过液相的粘塑性流动使颗粒重排及紧密堆积,坯料致密度提高较大,但基体粉末氧化严重、晶粒尺寸长大、熔化的液相在SiCp陶瓷的表面产生“析汗”现象,导致样品的硬度不如低温长时烧结态高:高能球磨得到小颗粒较大的比表面和粉末内部较多的缺陷和晶格畸变,为低温下的固相烧结过程提供驱动力,且长时间的烧结使压坯中孔隙的缩小和消除越彻底,致密度也越高,颗粒间结合更好,因此硬度提高显著。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大门逐渐向世界敞开了,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资料等慢慢进入了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迅速加快,社会的价值规范日益多元化,社
土压平衡盾构具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等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越江通道及地下管线等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质条件错综复杂,盾构在不同地层
本文首先对薪酬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综合阐述,包括薪酬理论、与薪酬相关的激励理论、工作评价方法和薪酬管理的相关理论,从众多学者关于薪酬管理的精辟见解中,获得指导企业薪酬
高中数学教学的理想是以每位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充分运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将高中数学的文明成果,在平等、民主、和谐、愉悦、高效的氛围下,逐步内化
提出一种考虑指标质量影响权重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隶属度方法将各电能质量指标以统一量纲规范化,运用D—S证据理论确定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元
在当今世界,地理标志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各国法律都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进行了规定,形成了各自的地理标志保护立法模式,以保护本国的地理标志,发展本国经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扩大受众,更好做知识传播,有利于高校教学与网络平台的结合,将传统高校教学模式引入到新型人机教学模式,但当前慕课教学中主要注重线
指出了区域分工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贸易产生的基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分析了山东省区域分工的特征及原因,总结了区域分工的格局,并在对区域分工功能指数
研究目的: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探讨参芪固本方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 一、临床研究 方法:本研究纳入59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并住院接受化疗后的肺癌、大肠癌,化疗
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变革的加剧,促使企业从对外部满意度的单向关注转变为对内、外部满意度的双向重视。员工满意度不仅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效率、顾客感知和利润水平,而且还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