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可病毒30型入侵机制与中和机理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可病毒30(echovirus 30,E30)型为人源性肠道病毒B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是引起人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在欧洲、亚洲以及南美洲呈较大规模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流行。然而,目前尚无用于防治肠道病毒B家族成员感染的特异性药物或疫苗。虽然B家族部分成员的成熟颗粒的原子结构已经被成功解析,但人们对该家族成员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其它形式的颗粒特征却知之甚少,对决定不同病毒成员血清型特异性的结构特点,以及病毒与其特异性受体互作的结构基础也不甚了解。肠道病毒的入侵需要借助两种受体,即吸附受体和脱衣壳受体。病毒的结构是病毒及其受体识别的重要基础,受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病毒的演化,也是病毒分类的重要依据。病毒的受体决定着病毒的组织嗜性,并且它的进化能够从细胞和宿主水平上决定病毒的命运。因此,研究并揭示肠道病毒及其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有助于今后合理科学地判断未知肠道病毒所使用的受体,并进一步理解该病毒的组织嗜性与致病性。本研究通过冷冻电镜技术,捕获并解析了处了不同生命周期的E30病毒颗粒的原子结构,即分辨率分别为3.4(?)、2.9(?)与2.9(?)的未成熟的空心态(E)颗粒、脱衣壳的中间态(A)颗粒以及成熟的全病毒(F)颗粒。结构分析显示E颗粒与F颗粒均呈典型的’闭合’状态,二者表面结构非常相似,且均表现为高度有序化,提示二者可以用于潜在的疫苗开发。这与本研究中基于细胞的蚀斑减少实验结果相一致。E30与肠道病毒A、B和C家族的代表性成员的结构比较显示各成员病毒蛋白质1(viral protein 1,VP1)BC loop呈现高度不保守,提示其可作为区别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的重要结构特征;各成员VP1 GH loop和VP2 EF loop则相对保守,提示二者可以作为设计广谱性抗肠道病毒B家族成员抗体的重要靶标。借助冷冻电镜,分辨率分别为3.3(?)和3.6(?)的E30与其脱衣壳受体-新生儿Fc受体(human neonatal Fc receptor,Fc Rn)以及E30与其吸附受体-衰变加速因子(decay-accelerating factor,DAF/CD55)的复合物结构也被解析出来,从原子水平上阐明了E30与其特异性受体识别与结合的结构基础。进一步分析发现:肠道病毒VP1 EF loop、VP1 GH loop以及VP2 EF loop共同构成了肠道病毒及其脱衣壳受体识别的分子基础。基于此,本研究利用计算不同病毒目标区域同源位点距离得到的k维向量以及不同病毒对间的距离矩阵,开发了能够合理预测病毒脱衣壳受体的计算方法。此外,通过免疫小鼠E30的灭活颗粒,筛选得到两株具较高中和活性且高度特异的单克隆抗体–6C5和4B10。竞争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实验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实验等都提示这两株抗体是通过阻断E30及其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从而发挥中和活性的。有意思的是,相关实验表明,两株抗体具有协同互补的作用,二者的同时施用能够起到叠加溢出效应。高分辨率的E30与6C5-Fab(3.1(?))以及E30与4B10-Fab(3.7(?))的复合物结构显示:6C5结合于病毒峡谷区的边缘而4B10结合于病毒峡谷区的内部;二者所识别的中和表位在肠道病毒B家族内部是相对不保守的,提示开发抗肠道病毒B家族的广谱性中和抗体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以上详细的结构数据也为今后避开不保守区而主要针对保守区的广谱性抗体或药物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阐明了E30的入侵机制和中和机理,为今后基于结构的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设计提供了重要思路。
其他文献
近年来,超分子化学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被广泛用于疾病标志物的检测,药物的递送等等,为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杯芳烃作为第三代超分子大环主体,具有容易修饰、预组织结构优良、键合性质独特等特点,是研究最广泛的几种超分子大环之一。将杯芳烃上缘和下缘分别修饰亲水和疏水基团,能够得到两亲杯芳烃。两亲杯芳烃可以自组装形成胶束、囊泡等,还能与其他两亲分子共组装。通过调节杯芳烃上下缘的亲疏
学位
随着柔性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柔性力学传感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由于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对于柔性电子器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刚性传感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柔性传感器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受限于材料领域的缓慢发展,现有的柔性力学传感器还达不到应用的要求。本论文针对现有的柔性力学传感器性能较差的问题,设计了多种力学传感材料的制备策略,并根据提出的方法构建了多种柔性力学传感器。其后对制备的
学位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质轻、柔性、半透明、可大面积印刷制备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绿色能源技术。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特别是A-D-A结构光伏材料的设计开发,与器件工艺的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不断获得突破。本论文围绕A-D-A结构受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光伏器件的制备和优化开展研究。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以高效率叠层器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一个半经验模型,分析预测了有
学位
环丙沙星是恩诺沙星的主要代谢产物,因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起效快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土壤、水体等环境中被不同程度检出,然而目前有关环丙沙星对鱼类早期生命发育阶段的神经毒性效应研究较少。采用模式动物斑马鱼(Danio rerio)作为研究对象,在0.1、1 mg·L-1浓度水平上,从胚胎自发运动、运动活性、乙酰胆碱酶活性及多巴胺、血清素通路和神经发育关键基因的表达等方面评估环丙沙星对斑马鱼早期发育
期刊
有机电子给体(Donor)和电子受体(Acceptor)通过给-受体(Donor-Acceptor,D-A)作用可实现D和A组分间的堆积组装和可调的电荷转移/分离、能量传递等电子相关过程,是有机D-A光、电材料体系功能导向设计构筑的核心。本论文中,我们将D、A功能基元分别作为客体和配体引入配位聚合物(Coordination Polymers)中,利用D-A作用与配位作用的协同效应,在限域主-客体
学位
钢琴作为“音乐之王”,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西方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和钢琴作品,并且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之后又演变成许多钢琴学派,例如,法国、俄罗斯、德奥钢琴学派等。这些学派特点鲜明,各有不同,但又体现出一定的共性。拟主要阐述西方钢琴体系与学派,并且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派进行艺术分析与教育理论刍议,目的在于给中国钢琴学派发展提供借鉴,促进中国钢琴艺术的健康发展。
期刊
Cu2Zn Sn(S,Se)4(CZTSSe)薄膜的组成元素储量丰富、安全无毒,目前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薄膜后经高温硒化过程得到CZTSSe薄膜是一种通用的光伏技术路线。国内外研究者们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ZTSSe薄膜太阳电池进行了多年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理论与实验经验,但其转换效率仍与其理论转换效率有着较大差距。本文以制备高效环保、低成本的CZTSSe薄膜太阳电池
学位
中德职业教育汽车合作(SGAVE)项目人才培养目标旨在精准定位“汽车机电工程师”工作岗位的综合能力要求。为了开发适合我国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本土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本文从职业工作过程出发,利用“教学论反射”原理,建设从职业行动领域到课程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课程体系,夯实本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在应用中的实践基础。提出以“客户业务委托”为起点,导入学习任务;以“
期刊
应用面向降水过程的时空检验方法,评估了中国气象局广东快速更新同化数值预报系统(CMA-GD)、上海数值预报系统(CMA-SH9)和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的海南岛暖季(2019—2020年的4—9月)非台风降水日小时降水预报效果,结果表明:三家模式均能捕捉不同流场条件下的降水空间分布形态及降水日变化特征,但CMA-GD和CMASH9的降水频率和强度总体偏多偏强,其中CMA-GD降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