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纳米流体导热增强的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制造业和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对热管理技术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具有高热导特性的石墨烯纳米流体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换热工质,从根本上提高机械设备和产品的传热效率。石墨烯纳米流体热导测试和机理研究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搭建并校准了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测量系统。以3ω法测量原理为基础,结合测控功能强大的LabVIEW平台及具体的实验步骤设计了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测量系统。经过测量去离子水导热系数的实验表明,系统误差小于5%,该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制备了石墨烯纳米流体并测试了其稳定性。通过两步法来制备实验用石墨烯纳米流体,通过选择粘度较大的基液和超声波振荡的方法来提高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并通过目视沉降法和导热系数测量法来判断石墨烯纳米流体的稳定性。(3)研究了石墨烯纳米流体导热机理并推导出了石墨烯颗粒与吸附层的复合导热系数。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实验中石墨烯纳米流体内无明显团聚情况,说明石墨烯纳米流体的高热导现象不是由石墨烯颗粒团聚引起。之后,通过存在固液相变化纳米流体石墨烯/猪油和石墨烯/PEG的导热系数实验研究,排除了布朗运动机理是石墨烯纳米流体高热导的主因。又通过现有吸附层厚度和吸附层内导热系数研究的归纳总结,推导出了吸附层内平均导热系数k_l的数值解,进一步提出了片状石墨烯颗粒和吸附层组成的复合粒子的等效导热系数公式。最后实验证明了石墨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随着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加而升高。(4)建立了石墨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预测模型,并与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导热系数建模进行了比较。在Nan模型基础上,定量分析了石墨烯厚度(层数)以及表面平整度对石墨烯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建立了预测石墨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石墨烯颗粒的形状、界面热阻R_k、吸附层、石墨烯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对模型中界面热阻以及表面平整度对导热系数的预测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将石墨烯/润滑油测量值与预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预测石墨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接着,给出了BP神经网络通过温度和体积分数简单预测石墨烯/润滑油润滑油的最佳拓扑结构,并对比了理论模型和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导热系数的优劣,提出神经网络导热系数预测方法可以作为纳米流体研究的一个补充手段。测试显示,搭建好的纳米流体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选择粘度较大的基液和超声波振荡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两步法制备的石墨烯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实验显示,石墨烯颗粒的团聚以及布朗运动不是石墨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提高的主因。新建立的石墨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预测模型能较好的预测石墨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相比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导热系数能更好的揭示石墨烯纳米流体导热增强背后的机理,但是可以将神经网络导热系数预测方法可以作为纳米流体研究的一个补充手段,减少成本、时间和实验带来的误差的影响。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考察我国癌症患者从初次诊断直到完成所有医学治疗这一时间段其癌因性疲乏的不同发展变化轨迹;探讨人口学变量、医学变量和自我同情对癌因性疲乏不同发展变化轨迹的预测作用;揭示患者的不同癌因性疲乏发展变化轨迹对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在陕西省肿瘤医院针对初发初治的150例癌症患者,选取3个时间点对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进行纵向追踪,分别为:癌症初次诊断后一周内(T
沥青路面受环境中水分影响,在服役期间内多处于非饱和状态,但现有针对沥青路面渗流场的力学分析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多将路面形式简化为完全饱和或纯弹性状态,造成分析结果与实
作为一种新型的多主元合金材料,高熵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备受关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以单相BCC结构或FCC结构以及双相BCC+FCC结构为主的合金,而HCP结构的多主元合金报道的
近年来,地下水中非水相有机污染物(NAPL)的研究与治理成为地下环境污染防治的焦点,其中比水重的被称为重质非水相有机污染物(DNAPL),典型的DNAPL包括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和多
文学作品是以作者的体验和想象力为基础进行创作的。这种体验不仅是个人的,而是扩大到了作者曾经生活过或正在生活的整个社会。黄皙暎的作品正是诞生于作者对历史和社会的密切关注。黄皙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韩国70年代产业化时期底层民众的现实,他的作品不仅关注了产业化时期丧失精神家园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而且详细描绘了被边缘化的底层市民的生活。他的小说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有痛苦的“失乡”经历,这与产业化时期社会底层人民
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日益严重的交通事故已成为了抑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交通事故带来不仅是安全问题,还对交通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要缓解交通事故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需要从系统的角度,结合多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交通系统被看作开放的、典型的、巨大的复杂网络系统,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采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城市交通问题,不仅包括研究城
随着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短缺和全球变暖的日益关注,核能作为一种没有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能源,被视为能源系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对核电站建设和核能需求的不断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对美的享受,单索面悬索桥凭借其优美的造型和轻柔的姿态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但单索面悬索桥的结构阻尼和刚度均比传统的悬索桥要小,颤振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这成为制约该桥型向更大跨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单索面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本文以重庆某单索面悬索桥为例,从箱梁的截面形式和吊索的布置形式两个方面,分别研究它们对单索面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为今后单索面悬索桥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及第五章依次介绍了绪论,对苯二甲酰氯(TPC)的合成,间苯二甲酰氯(IPC)的合成,对壬酰氧基苯磺酸钠(NOBS)的合成以及利巴韦林衍生物的合成。绪
DNA是人类以及大部分动植物的遗传物质,DNA碱基序列中存储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并参与调控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基因突变和DNA的表观遗传修饰都会对上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