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成为研究表面科学中最灵敏的光谱学技术之一,已被广泛用在与表面科学相关的众多领域中,包括生物传感、食品安全和催化等领域。探索SERS基底的制备及对其机理的研究与SERS应用领域的有效拓宽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SERS基底材料合成的可控性已经成为可能,不但增强效果不断提高,同时检测灵敏度也不断提高。尽管如此,SERS基底可研究之处仍较多。特别地是,对于SERS基底的选择和制备在SERS基底的研究中尤为重要。基于此,本论文对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条件进行了探索,以此制备出纳米多孔氧化铁和单质铁。将纳米多孔氧化铁的表面通过热分解法负载银纳米粒子;采用还原法制备出不同尺寸的金银纳米粒子,并通过自组装的方法纳米金银组装到单质铁上;分别检测其SERS性能,并对SERS机理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作为一种高灵敏的检测分析技术,活性基底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最受关注的一种SERS活性基底就是半导体与纳米贵金属粒子复合材料,其作为SERS基底表现出良好的SERS性能。本论文选择一种n型半导体多孔纳米Fe2O3与纳米银复合物作为SERS基底。氧化铁的制备是采用六水合氯化铁FeCl3·6H2O、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三水合乙酸钠CH3COONa·3H2O,甲酰胺和乙醇作为溶剂通过水热法制备出纳米多孔氧化铁,所采用的溶剂甲酰胺具有造孔作用,在氧化铁的焙烧过程中能产生孔道,由于Fe2O3表面的孔道具有良好的传质和吸附性能,所以此类多孔材料广泛应用于构筑SERS活性基底的纳米复合物上。以多孔α-Fe2O3作为固相载体,通过水热热分解法合成在α-Fe2O3孔道内沉积银纳米粒子,选择罗丹明R6G为探针分子,并对其SERS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调控不同Ag纳米粒子负载量,考察其对SERS性能影响,获得最优负载量为6.5%。SERS结果表明,得到了一种同时具有吸附和检测效果的纳米复合物SERS基底。采用上述方法合成出的纳米多孔氧化铁,将其高温煅烧还原成单质铁,在单质铁表面负载金银纳米粒子,选择罗丹明(R6G)、对巯基苯胺(PATP)、福美双(Thiram)和三聚氰胺(Melamine)为探针分子,进行SERS测试。通过SERS测试结果可知,探索最佳的金银纳米颗粒大小、形状以及空间分布来优化SERS基底。本文将事先合成好的α-Fe2O3煅烧还原成单质Fe,由于氧化铁表面有孔结构的存在,使得单质Fe的表面也有孔道的存在,后对其SERS性能进行了测试。改变Au/Ag纳米粒子尺寸大小,考察不同尺寸对SERS性能影响,得出在Au/Ag纳米粒子尺寸大小为50nm时具有最优性能。Au/Ag纳米粒子与Fe复合后,对目标分子进行吸附-分离-检测,该方法为功能性SERS基底制备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