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统计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9306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支持其高速增长的要素得到了充分释放,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经济结构失衡、创新驱动不足以及经济质效偏低等问题愈发凸显,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的重大关口。基于中国当前所处关口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以及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因此,测度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以及探究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对于完善产业结构理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准确把握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以及二者影响作用的特征具有丰富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详细地探究,主要内容共分为8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在对现有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及构架、研究内容及方法和本文的贡献与创新。第二章为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其为文章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以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为基础,阐述和分析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方向与测度方法;其次通过分析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以及对比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和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然后,基于最优经济增长路径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机制以及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下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第三章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测度研究,该部分,首先,以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为分析框架,不仅基于三次产业层面,更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更加细分的行业层面,从产业的结构、效率和效益以及融合状态4个维度测度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水平,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在结构与效率、效益层面不匹配,当前国民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服务化特征,但第三产业以及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却较低;产业间融合程度较低,且还呈现进一步下降趋势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现状,这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程度较低,以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度逐渐下降所致。然后,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测度指标——产业结构优度,来统一、全面地测度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结果表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在逐步提高,但三次产业内部差异较大,其中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水平相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较差。第四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文章以动力转换、质效提升和成果共享为框架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结果表明:综合来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逐渐提升。分项来看,第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旧动力正在逐渐转换,其中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已逐渐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当前创新驱动的转换效果欠佳。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质效水平正在逐步提升,且提升速度有所加快,但在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方面,其绝对水平整体上还较低。第三,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共享程度逐渐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特别是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大幅提升。基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以及统计测度研究,文章在探究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时,分以下三个章节进行:第五章,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呈现长尾的“L”型特征,这意味着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减弱。第六章,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下,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质量的水平不同,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作用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当经济发展质量处于较低水平时,产业转型升级对其的影响作用较大,但随着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对其的影响逐渐减小。第七章,构建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产业转型升级的不同阶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产业转型升级的不同阶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影响程度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提升而有所减弱,这意味着产业发展在低水平状态下,其容易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而产业发展在高水平状态下,却相对不易。第八章为文章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该部分梳理总结了文章的理论研究、统计测度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的结果与结论,并在此基础上,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突出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了高中各门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提升思政课程的育人成效,还要挖掘其他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发力,形成育人合力。开展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教研是推进高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重要抓手。跨学科教研不仅有助于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教师的综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屡创新高。同时,由于各地区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成立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以及成渝经济区。其中,京津冀地区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核心区域,长期以来,面临着北京承载过多非首都功能,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产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等诸
学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缩小我国东中西部及南北差距,而且也有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当前,对于黄河流域的研究多集中于空间分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发展)等三个方面,关于产业集聚促进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的研究则较少。因此,在空间异质性视角下,明确黄河流域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内涵,对产业集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事实与特征进行测度,分析机理并
学位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商业保险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一方面,商业保险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社会保险更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保障需求,在帮助家庭降低未来不确定性、及时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维持社会稳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商业保险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的融资工具,其发
学位
资源是设计财政政策和影响长期增长的一个基本要素,因为它们提供了足够的政府收入,增加了政府支出,影响了公共借贷。因此,了解财政变量对资源暴利的反应对于制定和形成经济政策至关重要,这些政策能够捕捉和管理这些不稳定的收入,促进长期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资源租金的财政效应,对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具体目标是确定非资源税收入、政府支出和公共借贷如何对增加的资源收入作出反应
学位
城市区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众多城市通过紧密的经济与交通联系形成的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一体化空间组织。本文聚焦于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与机制,着重探讨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空间结构理论、演化阶段理论和演化动力理论等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区域空间演变的理论框架与一般演化模型,提出形态与过程假说、门槛效应假说和融合机制假说,然后以长三角城市区域、珠三角城市区域和京津冀城市区域等
学位
以单宁酸为稳定剂合成单宁酸功能化铜簇(TA-CuCNs)。,由于TA-CuCNs在不同pH条件下发生质子化和去质子化,TA-CuCNs呈现激发依赖的荧光发射[1]。考察TA-CuCNs对四种革兰氏菌株(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TA-CuCNs的单宁酸功能基团和铜簇单元协同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2]。30μg mL-1
会议
现代区域发展必将是经济实体之间相互作用与博弈的结果,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之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贯穿了一条由低水平均衡到非均衡发展、由非均衡到协调发展、再到强调高质量发展转变的主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性。受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深度调整、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地区热点时有起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区域发展呈现更加复杂的
学位
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是整个非洲区域,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SSA)国家的主要发展动力之一。外国直接投资通过投资的跨国转移,实现了对东道国的外溢作用,促进了东道国生产效率和治污效率的提高。然而,在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SSA国家的同时,该区域的二氧化碳(CO2)排放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原因就在于东道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监管不力。在发展中国家,地方政府倾向于以放松环境规制和监管力度,以吸引更多的外
学位
出口韧性在贸易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通过真实出口贸易变化与预期出口贸易变化的比较测算2020年1月~2021年12月出口韧性,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Kernel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探究其时空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时空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自新冠疫情蔓延以来,中国经济基本盘承受住了超预期冲击因素的影响,出口贸易总体实现稳定增长,出口表现较强韧性。相比于出口恢复力,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