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与缺失:公共文化服务与公众文化需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ia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以“人的需要”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如何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进而实现文化认同的政治建构进行了讨论,主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中的国家、政府和公众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放入“人的需要”理论中,分析了这三个主体在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各自以自身为出发点的“需要”,认为诸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政策都是在某些特定“需要”满足的语境中被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地探究公众的文化需要在此其间的价值意义,并期望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做出新的理论解释。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与国家主权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它不仅能够向世界展示出统一的民族国家形象,让世界感受到一个民族国家独特的民族精神及其内涵,而且也是预防“文化帝国主义”、维护好国家文化主权完整和保障国人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发展战略。对于国家的文化事业建设来说,它包含了两个方向上的目标:一是“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彰显民族独特魅力;一是“对内”保障国内公民的基本文化主权,满足公众的文化需要。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推行和鼓励,恰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也前所未有的火热起来,成为了中国文化事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这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良机,因此以国家利益维护为出发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实质上是以文化的认同推动政治上的“建构”,进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成为带有政治性意图的建构物。再放眼回到国内现实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和保护实践,本文选取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中的国家、政府和公众这三者,通过理清它们各自的需要的内在逻辑以尝试分析清楚它们彼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和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进而试图尽可能地从错综复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呈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主体关系图谱,为下面发现保护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做好准备。从理论上来说,本文认为国家、政府和公众这三个主体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中的关系应当是彼此需要、互相满足,即国家的政治建构需要“群众基础”,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公众的文化满足需要国家的公信力赋予正当性;而政府的行政工作只有在得到公众认可和国家满意的情况下才有价值,由此说来,国家、政府和公众可以构成一个良性的闭合循环关系。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它们三者的关系却并不尽如人意,相反地呈现出不平衡的矛盾关系。本文从宏观体制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入手,发现造成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一来是传统官僚体制和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仍然滞留在新文化政策之中,造成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的诸多行政活动存在诸如政府缝隙的问题而阻碍了保护效果,甚至对文化本身造成了“二次伤害”;二来是政府相关部门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缺乏公众也是保护主体的意识,往往不先调查公众文化需要就直接开展保护工作,这导致保护措施越来越偏离公众的实际诉求,进而引发公众对作为国家事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信任情绪;三来也是中国国人对“公”的历史惯性理解,即涉及“公”的事情都是官家的责任,使得他们主题意识不强,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而在出现政府保护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时往往选择退居到“私人空间”,以私人生活为重。虽然这三个主要原因各自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并指向不同的对象,但本文以为归结到底的根源在于对公众文化需要的满足不到位。由此,借此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一味地建构和保护,应当重视起来公众的文化需要在这其中的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范畴感知是普通话声调感知的显著特点之一,其表现受到多种声学特征的影响。其中,基频是决定声调感知最主要的因素,但其它声学特征仍会对普通话的声调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范畴感知的经典范式,通过辨认任务和区分任务考察了不同能量包络模式、不同音长和第一共振峰、第二共振峰、第三共振峰对普通话声调感知的影响。实验一设置了三组不同能量包络模式的阴平-上声语音刺激连续统,考察不同能量包络模式下阴平-上声感知的
学位
文言短篇小说巨著《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并出现了多家的评点作品。这些评点融入了评点者的小说阅读经验和审美理想,体现出评点者对小说文体写作的一些认识,而且,这些评点有自身的文体形式和语言风格,其评点的内容和语言表达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聊斋志异》的评点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长篇古白话小说的评点共同汇聚成中国古典小说写作理论的渊薮。《聊斋志异》的评点,主要有王士祯、何守奇、方舒岩
学位
章太炎的巨著《文始》在近現代學術史、漢語研究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始》奠定了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的基礎範疇,從其成書就影響了此後中國漢語研究的發展。然而,在對外漢語研究領域,《文始》的重要意義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文始》中蘊含的學術思想,對當今對外漢語教學,特別是對外漢語漢字教學具有重要啟示。本文立足《文始》重要的學術地位,略論本研究的立題意義。通過綜述《文始》的研究現狀,對諸家成果進行述評,本文
学位
在现代汉语中,“我才不X呢”是常用的应答语构式,在语形、语义与语用以及语篇功能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与相关结构如“我才没(有)X呢”“我就不X”有显微的差异,这些差异容易导致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混淆,所以有必要对该构式进行研究。“我才不X呢”是一个有标记的否定构式。“我才不X呢”表否定的意义,还含有说话人的主观情绪,该构式义可表示为[+否定意义][+主观情态义]。其中主语“我”是一个半固定的成分,任何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类预期寿命日益延长。为解决我国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的就医需求、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医疗费用持续过快上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等问题,2009年新医改方案实施以来,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是我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标在于
学位
《申报》是中国第一份英人出资、文人办报的中文商业报纸,《申报》将比较观念贯穿始终,中西新闻比较观亦涵盖其办报过程。循着《申报》的历史发展脉络,本文发现《申报》有关中西新闻比较的论说文主要集中在美查时期(1872-1889年)和史量才时期(1912-1934年)。通过对这两个时期的新闻学类论说文的系统研究,本文有了以下三点发现。其一,从比较内容上看,美查时期《申报》的中西新闻比较观主要集中在新闻观、
学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有效获取和使用海量化的数据信息成为了包括传媒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焦点,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数据新闻应运而生。数据新闻强调“数据驱动”,依托简洁准确的可视化形式向读者传递信息,并以交互式的图表设置强化受众参与,为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国内首批进行数据新闻实践的媒体网易“数读”栏目作为典型个案,通过对其新闻选题、数据运用、可视化、平台发布四
学位
沈从文不仅是名声显赫的文学大家,还是有着二十多年从教经验的写作学科教师。其关于写作的言论丰富充实,针对写作的试验独具特色。沈从文的写作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对沈从文的写作观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对与沈从文写作观相关的文字材料进行概括与解读。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从1949年以前、1949年至1979年、20世纪80
学位
“真实”一直是新闻业的不懈追求,早在传统媒体时代,西方媒体组织就已经设有“事实核查员”的岗位来保证登出的稿件准确、真实,更有报纸公评人制度、更正与答辩制度来做进一步的保障。中国在2014年也产生了第一个新闻事实核查员。网络时代的来临,真实变得更加稀有。假新闻频出已经成为媒介常态。尤其在2016年,“后真相”(post-truth)时代来临,似乎“真实”已经无迹可寻。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事实核查新闻”
学位
在近代,广播作为新兴的舶来品引入中国后,是逐渐被国人所认知的。而当时的新媒介广播其每一次被命名及定义的背后,都反映着国人对其传播特征的认识。本文运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从电子媒介命名入手,探究1905年到1949年间,“广播”的媒介称谓在其由“通信工具”向“大众传播媒介”转变中的定型与使用,进而展现国人对这一新媒介的认知及中外电子媒介认知习惯的差异。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早期有声电子媒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