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ho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当代企业查错防弊,提高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军中无法,等于自败,企业无规,等于自乱。内部控制对于现代企业意义非同一般。本文从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问题入手,剖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试图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以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内部控制水平。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其中第一、二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问题,如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概念与内涵,内部控制实践的起源和发展,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五个阶段,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等,先做一个必要的理论界定,以为后续的分析做铺垫。第三、四部分是全文的主体,也是文章写作目的体现所在。第三部分首先从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的角度剖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现状,即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备、内部控制具体环节设计欠合理、组织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内部审计监督机构不健全独立性不够。接下来,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先对我国及国外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内部控制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做一个比较分析,再对内部控制的实施状况分别从博弈论、控制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的角度作深入剖析,以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是理论和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备,或是实施上的不到位。第四部分则是针对第三部分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尝试构建我国的内控框架体系,即“以法规环境为背景、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为核心、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为保证”,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虽然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的文章、著作很多,但尚少见有通过对国内外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法规制度建设作较为系统全面的比较分析以探求我国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理论和法规根源的,本文在此方面作了一个新的尝试;文章在提出改进我国内部控制的对策、尝试构建我国控制框架体系时,提出应根据人本主义理论并结合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仁爱”思想,重视情感沟通交流,使企业员工具备归属感和责任感,最终能够实现外在控制到“自我控制”的升华,这一提法有一定的创新性;文章最后提出“以法规环境为背景、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为核心、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为保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也有创新之处。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从文化、语言与认知互动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形象与企业新闻的关系。企业形象是企业识别的认知表征,而后者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影响。企业识别转化为企业形象的传播方式是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是继外科手术、放化疗之后肿瘤治疗的新的有效手段。许多临床前抗血管生成治疗动物试验显示出很好的前景,但是在临床应用
信息时代,信息已正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上围绕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信息安全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信息安全问题如果解决
期刊
李碧华的小说大多数都与香港有关系,尽管不刻意地写香港,然而她的小说是个充满港人意识的世界。她的作品中体现的边缘性与其说是“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歧异,不如说体
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的理论建构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以普通的交际理论为核心,采用相邻学科的成果建立和发展起来。跨文化交际在美国兴起于近三、四十年,80年代起,在国内语言
揭示了长江流域大面积山丘、水系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特别是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因此而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根据史料、统计资料及实测成果等,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化的
2006年9月29日,由中组部和中科院联合召开的“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做了大会报告.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及人才局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