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秦辨治内伤湿热经验整理及湿热型糖尿病用药规律挖掘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a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运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系统整理湿热相关文献,梳理历代医家对内伤湿热相关疾病的病机、治法原则;(2)整理、总结许建秦主任医师治疗内伤湿热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3)基于数据挖掘导师许建秦主任医师治疗湿热型糖尿病用药规律。方法:(1)文献部分研究:借助《中华医典》(V5)检索古代医家对内伤湿热的诊治文献,追溯了从先秦到明清中医内伤湿热理论的发展和湿热病丰富的临床记载,梳理内伤湿热的概念、内涵,以及探讨内伤湿热证辨证关键,并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为例,讨论湿热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治法方药等。(2)导师学术经验整理:收集整理许建秦主任医师治疗内伤湿热验案、验方、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或未公开发表的个人心得和读书笔记、或各类学术讲座的讲稿、幻灯片、视频、或学生的跟师记录等资料;通过门诊跟诊、采集患者舌苔照片、师徒对话模式形式。从临床角度对湿热病案整理。导师治疗湿热病疗效显著,深受患者认可。现收集整理内分泌门诊主要湿热疾病如糖尿病、肥胖、虚劳、冠心病、汗证、不寐、痹病、头痛、遗精、不孕、怕冷症等疾病,初步探讨导师对内伤湿热疾病的辨识与辨治规律。(3)数据挖掘研究:收集许建秦主任医师治疗湿热型糖尿病病历,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四诊、用药),建立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从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进行数据分析,应用统计板块,分析高频中药之间的关联性总结导师治疗湿热型糖尿病之处方用药规律,分析导师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药物性味归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1)文献研究提示,“湿热”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医内伤湿热证研究自《内经》时代开始,发展于《伤寒杂病论》,补充于宋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分流出“温病湿热”,仍属于“湿热证”范畴。内伤湿热证的形成是由外感湿热邪气和内伤虚劳两方面引起,辨证的关键在于对脏腑生理气化的影响,治法与方药皆从三焦气化水液失职立论。湿热型糖尿病(并发症)之基本病机为脾虚与湿热相结合,属于邪实正虚,治法选方的关键在于辨别湿、热、痰、瘀。(2)许建秦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从内伤湿热角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包括从三焦辩证入手,明辨病位、病因,根据舌象、神色辨湿热轻重,留意湿热兼证;治则治法,以祛湿清热并用,归纳为祛湿三法(宣上以化湿、畅中以燥湿、渗下以利湿)。附治疗不寐、眩晕、头痛、胃痛、消渴、尿路感染、阳痿、痛风、湿疹等案例予以佐证。(3)依据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报表”模块对所有湿热型糖尿病方药进行药物四气、五味、归经、频率、药物规则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其中药物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依次为:陈皮、清半夏、茯苓、砂仁、麸炒白术、山药、黄连等药物;四气以温药46.82%,平药27.15%为主;五味统计发现,使用率占比较高的是苦味药达32.56%,甘味药33.06%,辛味药27.91%;对于归经来看,以脾、胃、肺、肝、肾为主。药物规则以甘草->陈皮,茯苓->陈皮,陈皮->茯苓,麸炒白术->陈皮,鬼箭羽->陈皮,陈皮->清半夏等为主,体现了导师许建秦主任医师治疗内伤湿热的用药经验。结论:(1)自《黄帝内经》始,历代医家对于湿热的症候、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认识不断进展,至宋金元明时期,基本形成了“内伤湿热”辨证框架,尽管明末以后,清代时期存在“内伤”与“外感”两种发展趋势,但在在理论、治则、治法、方药方面逐渐完善;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辨证治疗为例,总结内伤湿热理论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辨证过程中的指导作用。(2)许建秦主任医师立足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诊疗内伤湿热经验,善用时方,取法上焦应以宣化为主,中焦则以畅中为主,下焦当以渗下为主。进一步研究,可发挥名医的优势,带动慢性病专科诊疗,惠及慢性病患者,推动中医的传承和创新。(3)数据挖掘研究提示,许建秦主任医师立足中焦以祛湿三法为主,灵活应用健脾、祛湿、化痰、活血等化裁治疗湿热型糖尿病经验丰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乌梅丸是否通过Notch/NF-κB/NLRP3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活化,阻止炎症进程,进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以期丰富乌梅丸治疗UC的分子机制,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1.造模及给药方法:采用60只C57BL/6雄鼠(周龄68w,体重2022g)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DSS)、乌梅丸高剂量组(WMPG)、乌梅丸中剂量组(WMPZ)、乌梅
目的探明黄花油点草乙酸乙酯部位的物质基础与活血作用,为该药材活血化瘀功效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采用天然产物化学分离方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对黄花油点草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再利用现代光谱分析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其次,对这些物质进行初步活性研究,通过DPPH和ABTS两种自由基清除实验,对黄花油点草乙酸乙酯部位分离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抗氧化
目的:1.通过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模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清生化及肾脏病理情况等,明确芪地固肾片对IMN模型大鼠的疗效;2.通过观察芪地固肾片对IMN大鼠肾组织中NF-κB/NLRP3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索芪地固肾片治疗IMN的效应机制。方法:本实验利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IMN大鼠模型。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预留空白组9只,余造模成功后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印堂穴和双侧迎香穴对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能力、海马区突触结构、海马区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讨电针干预AD模型大鼠的生物学机制,为临床AD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及思路。方法:1.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5只,经旷场实验后,剔除1只不合格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空白组,12只作为假手术组。剩余的40只大鼠采用Aβ1-42海马区注射进行模型制备,剔除造模死亡
背景:肾毒性药物是导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常见病因。作为一种有效化疗药,接受顺铂治疗的患者中约15%~30%发生了AKI,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及预后,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有研究发现一种新定义的程序性死亡-铁死亡(Ferroptosis)在顺铂诱导的AKI中发挥重要作用;铁死亡抑制剂,如铁死亡抑制素Ferrostatin-1(Fer-1)可以减
目的:探讨洗心汤对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神经炎性反应相关蛋白表达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从脑肠轴视觉初步探索洗心汤防治AD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1)选取48只健康SPF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组、洗心汤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双侧脑室注射Aβ25-35建立AD模型,连续灌胃给药4周。(2)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致死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在心血管疾病中缺血性心脏病致死率是最高的。在缺血性心脏病中最难解决的就是当缺血的心肌组织恢复血流供应带来的再灌注损伤,这被称之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目前对MI/RI的治疗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相关溶栓药物的使用,但MI/RI在世
清末民初,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大量西方思想传入中国,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传统医学,在西方全新医学理论和当时政府限制排挤的双重压力下,地位岌岌可危。为了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国医界展开了自救运动,诸多中医期刊编辑部相继成立,《国医砥柱月刊》便是其中之一。该刊由杨医亚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创刊,同年七月因抗战爆发、交通不便、报纸缺乏等因素被迫停刊,又于民国二十七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创伤后成长与生命质量水平的现状;探索不同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水平的影响,探讨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创伤后成长与生命质量三者间的关系,为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日收治于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81名缺血性脑
本论文研究工作为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重点产业创新链(群)—社会发展领域资助项目——“基于功效物质分布规律的中药复方配伍理论与应用技术示范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研究对象为复方中成药气血和胶囊,具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诸症,但目前其功效物质及作用机制不明,而且质控指标单一,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合理应用和产品升级优化,因此本研究基于整合效应和质量标志物,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