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与南海北部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煤系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盆地的形成及构造演化控制着其沉积充填及层序地层格架,由此奠定了烃源岩的形成与发育。宏观盆地群在区域构造背景控制下具有一定的构造和沉积响应,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烃源岩生成与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有关东海与南海盆地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盆地内典型含煤凹陷(东海西湖凹陷、南海北部琼北坳陷带与白云凹陷),利用同沉积断裂活动特征分析与平衡剖面技术,探讨不同动力学机制控制下的盆地构造与演化特征及其差异性,基于构造坡折带对煤系沉积可容空间控制作用的研究,揭示了东海与南海北部盆地煤系烃源岩形成模式及其对盆地构造演化的响应。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1、探讨了东海与南海北部盆地的形成及演化历史。东海与南海北部盆地同为新生代伸展断陷盆地,均具有下断上坳的构造体系。前者为印欧板块碰撞的远程作用区,受太平洋后撤俯冲的影响,经历了残余弧后断陷、邻区盆地扩张产生的挤压坳陷和区域热沉降的演化过程。后者则为印欧碰撞的主应力释放区,初始断陷发生于挤出地幔底流拖曳与古南海向南俯冲消亡的联合拉张背景,新南海扩张在盆地裂陷的基础上叠加一期韧性裂陷,海盆扩张脊的跃迁促进了盆地的坳陷,海盆扩张结束导致了最终的热沉降阶段。2、深入分析了煤系烃源岩的形成及构造控制作用。煤系烃源岩均形成于盆地的断陷末期,对应于区域上构造转折时期,同沉积构造坡折带对煤系空间展布起到了决定性的控制作用,西湖凹陷平湖组形成于太平洋俯冲方向由NNW向NWW的转向期,盆缘SE侧断裂对太平洋俯冲作用反应敏感,受同沉积断裂的控制,煤系沉积仅限于凹陷NW侧缓坡坡折带区域;琼东南北部坳陷带崖城组形成于南海海底扩张初期,同沉积断裂活动稍弱,同沉积陡坡与缓坡坡折带均具煤系沉积,但煤系沉积在凹陷内部不连续;受区域位置与基底先存构造的影响,海底扩张在白云凹陷恩平组沉积期间叠加一种韧性沉降,凹陷整体呈现同沉积缓坡坡折带,煤系分布较为广泛。3、基于聚煤坳陷沉降机制的研究,提出了伸展和断坳两大类型聚煤模式。在研究凹陷聚煤期间的沉降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将聚煤模式分为伸展聚煤型和断坳聚煤型两大类。伸展聚煤型以基底的幕式断陷和掀斜伸展为特征,聚煤沉积向缓坡带迁移致使陡坡带缺失煤系沉积,由此可进一步分为单一缓坡聚煤和双侧坡带聚煤,西湖凹陷属于单一缓坡聚煤模型,琼北坳陷带则为双侧坡带聚煤;白云凹陷断陷末期在韧性沉降变形机制为主导构造作用控制下,形成断坳聚煤盆地。
其他文献
由于铁路运输拥有运输效率高、运输能力大、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小、成本低、安全可靠、环保等特点,其迎来了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的全新发展时段,更是形成了世界铁路网规
将采集的三维激光扫描的点云数据经过专用软件处理,可完成地面高程模型DEM及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大规模生产,将大大提高航测成图的作业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环节,缩短生产周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和快速性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导致了近些年来我国高铁和地铁等轨道交通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在轨道
钛合金耐热、耐腐蚀及比强度高等优点,使其得到各行业广泛关注。钛合金薄壁件具有钛合金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薄壁件质量轻及节约成本的特点,使得钛合金薄壁件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
在机车的制动方式中,电空制动是其中非常传统但很实用的一种。电空制动通过电气指令控制电磁阀动作,达到控制空气压力的目的。这种方式即利用了电气信号的快速准确,又利用了
制造执行系统(MES)是位于上层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生产的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车间生产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是制造执行系统研究的
交通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能耗和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方式,但公交车仍然是城市污染的一个重要源头。近期快速发展的新能源
《国土资源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发(2006)58号》文件在“固体矿产资源领域”强调:优先开展重点成矿带的成矿地球动力学与成矿预
换热器是回收余热或废热、提高热能利用率的主要设备,其中管壳式换热器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食品等行业应用非常普遍。多数换热器流速低、容易长垢,沉积的污垢不仅
我国幅员辽阔,有70%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岩溶地貌发育,是世界上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岩溶地区修建的公路、铁路隧道越来越多,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