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焦点,对于逐渐迈入高成本时代的我国制造业来说,激烈的竞争要求管理者更深刻的理解产品成本的含义,从而压缩低效率成本以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但是对成本进行深入挖掘探索时,学者们发现现实中成本和业务量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业务量上升往往会催动成本的上升,业务量下降却不一定会带来相应的成本下降,这种非比例的变化被定义为成本粘性。这种现象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但对于成本粘性的产生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将成本粘性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三方面,包括粘性存在性的验证,特征的发掘和相关影响因素的探索。然后在回顾委托代理理论和董事会治理理论的基础上,从机会主义观点出发,对自由现金流、董事会治理与成本粘性的机理分析进行详细的阐述。在理论铺垫结束后,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739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收集其2010-2013年共2956条相关成本数据,设置自由现金流、董事会规模、CEO和董事会主席两权分离和董事会会议次数4个研究变量,将其引入ABJ模型中,并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证检验:(1)成本粘性是否存在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2)公司内部的自由现金流是否会促进成本粘性的产生;(3)当逐步优化董事会治理时,能否对成本的粘性程度产生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成本粘性;自由现金流会对企业的成本粘性产生促进作用;董事会治理变量中的两职分离能够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明显缓解成本粘性现象;而我国的董事会规模较小时能够抑制粘性的产生,但是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董事会会议召开次数可以促进董事监督管理者,减少其自利活动以降低粘性程度。最后,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