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就业扶贫实证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o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扶贫是巩固脱贫成效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扶贫方式之一。长期坚持以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来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过程中,就业扶贫有助于促进脱贫步伐,是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当地劳动力丰富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之举。2016年将转移就业脱贫列为专章之后,就业扶贫问题成为热点研究问题。目前因针对就业扶贫的研究集中在定性、宏观分析的居多而使从定量和微观层面出发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拜城县的就业扶贫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本研究以拜城县为研究区域,实证数据均通过问卷调查统计获得,分别2019年2月份本人到所选取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并2019年7月进行补充调查所得,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61份,有效回收259份,问卷回收有效率达99.23%。在全面掌握和分析拜城县的就业扶贫政策实施现状及取得的成效基础上,采用二元回归法,对拜城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技能培训、户主文化程度、劳动力人数和家庭耕地面积,并结合分析结果找出拜城县现阶段存在部分贫困劳动力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就业不稳定,产业结构不均衡,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就近就地就业压力大、培训重形式轻效果等问题,并结合结合拜城县实际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拜城县进一步完善就业扶贫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在中美贸易摩擦等经济大环境下,传统的家居行业在近五年(2015-2019年)的产成品总额波动变化,尤其是2018年至今,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导致我国家居行业产成品总额有所减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互联网+”相关热点俨然成为传统家居行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新技术和新应用。随着消费互联网发展逐渐进入成熟阶段以及持续的消费升级,以互联网推动实体产业全链条的转型升级是传统家居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学位
乌鲁木齐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连接中国与中亚和欧洲国家的交通枢纽,城市化发展较快,建设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外围新建了大量居住区,但重点学校及大型医院等优质公共资源相对稀缺,这增加了市民前往城市中心享受公共服务设施的交通需求,也造成了道路拥堵和环境恶化两种负外部效应。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和城市空气质量,成为城市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利用公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用作建造住宅的土地,农户对其享有获取收益、社会保障等权利,一旦退出,就意味着附着在上面的一切权益都会丧失。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还不是很完善,农民往往将宅基地视为最后的生存保障。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背景下,各级政府应遵循“自愿有偿”原则,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使农民享有发展带来的红利。然而在宅基地退出的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的情况却普遍存在。如何在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过程中保障
开展干旱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是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持续高效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南疆的典型区和干旱区开孔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框架,分析1990-2015年开孔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前后的生态环境效应,对干旱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990-2015年间遥感影像数据本文基于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结合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贫困劳动力就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进而也加大了就业扶贫工作的难度。针对贫困劳动力这一群体,转移就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但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贫困劳动力自我实现转移就业受到限制,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诸多困难,需要政府统一组织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因此,关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组
国家将“三项补贴”合并成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而农地有序高效流转是实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期望探究补贴政策对农地流转经济效益的影响及作用路径,为补充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提供依据。  本文首先运用规模经济理论、激励理论、农户经济行为理论规范性分析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农地流转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构建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影响农地流转经济效益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新疆奇
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发展,面上的扶贫与“输血式”扶贫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探索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造血式”扶贫方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就业扶贫作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能够带领贫困劳动力快速脱贫致富,聚集多元主体、整合多元力量的就业扶贫方式是当下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时期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新疆和静县为研究区域,运用参与式扶贫理论、合作型反贫困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扩大轮作休耕试点”,作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轮作、休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耕地污染,加之耕地保护的约束性政策,导致耕地不堪重负,耕地质量下降,耕地布局弱化,因此,耕地休耕政策的实施是让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在休耕政策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整体耕地的肥力与生产能力,以达到耕地总体生产能力提升,以及还生态青山绿水的目的
中国覆盖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脆弱区,基本涵盖了全球各地的生态脆弱类型,是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最为显著的国家。我国土地生态脆弱性表现显著的区域重点分布在北部干旱区、长江部分流域以及青藏高原。其中,叶尔羌河流域土地生态脆弱性最具代表北部干旱区特征,叶尔羌河流域作为我国第四大灌区,其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充分涵盖了我国所有类型的自然脆弱条件,且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趋于基本水平,可以表征我国特殊的土地生态脆弱环
耕地保护是我国重要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此我国实施了许多扶农惠农政策激励农户积极保护耕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往的政策效能逐渐降低,为了引导与激励农户持续进行耕地保护,2016年我国进行了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以往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作为现行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主要组成部分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其政策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农户积极进行耕地保护。  本文首先在农户激励理论、农户行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