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真菌性腹腔炎症渗出液对白色念珠菌杀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b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白色念珠菌诱导大鼠产生真菌性腹腔感染模型,对腹腔炎症渗出液中抗真菌物质的杀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将来开发与传统抗真菌药物不同的源于体内天然存在的新型抗真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给大鼠腹腔内注射白色念珠菌生理盐水溶液诱导产生真菌性腹腔感染模型,收集腹腔炎症渗出液,对腹腔炎症渗出液进行1.用瑞士染色法对涂片进行染色,观察各时段腹腔炎症渗出液中细胞类型。2.紫外法测定12hr腹腔炎症渗出液中蛋白含量。3.杀菌活性测定:将不同浓度的渗出液、渗出液上清夜和细胞分别与白色念珠菌在37℃共同孵育2hr,然后稀释成合适的浓度,取100u1均匀分散在营养培养基中,37℃培养48hr,计算菌落数(CFU),计算杀菌率;测12hr渗出液上清液对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的杀菌活性。4.腹腔炎症渗出液中抗真菌物质热稳定性实验。5.腹腔炎症渗出液中抗真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结果】1.给大鼠腹腔注射白色念珠菌诱导产生真菌性感染模型,有大量的腹腔炎症渗出液渗出,在12hr渗出液达4950ul。腹腔炎症渗出液中细胞大量增多,在12hr细胞浓度为3.53×10~7个/ml,是对照组的6.63×10~5个/ml的5倍多,腹腔炎症渗出液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对照组以巨嗜细胞为主。2.腹腔炎症渗出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为41.75±2.92mg/ml,是对照组19.32±0.86mg/ml的两倍多,蛋白总量是对照组的50倍多。3.(1)腹腔炎症渗出液对白色念珠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上清液和细胞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活性相差不大。(2)不同时段不同浓度的腹腔渗出液上清液对白色念珠菌都有杀灭活性,杀菌活性呈浓度效应关系,其中以12hr腹腔炎症渗出液上清液杀灭白色念珠菌活性最强,仅0.8%腹腔炎症渗出液上清液的杀菌率就有91.23±6.12%。(3)腹腔炎症渗出液上清液对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也具有强杀灭作用,其中对光滑念珠菌的作用相对较弱。4.腹腔炎症渗出液中杀灭白色念珠菌的物质对热不稳定,12hr腹腔炎症渗出液上清掖的20%浓度在56℃十分钟水浴加热后杀菌率由37℃的97.6±6.31%下降到9.10±2.56%,杀菌活性明显下降。5.腹腔炎症渗出液上清液和白色念珠菌作用40分钟后,菌体形态开始改变,菌体颜色变暗,菌体变小,菌体轮廓开始变得模糊,90分钟后,菌体进一步变小,颜色变黑,最后菌体破碎而死亡。【结论】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真菌性腹腔炎症渗出液对白色念珠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有关内容国内外尚无报道。初步分析,渗出液中抗真菌物质可能是一种或多种抗真菌蛋白。对这些抗菌物质的研究有助于开发和传统抗真菌药不同的药物。
其他文献
供应链企业是以充分信任基础上的合作和企业之间很好的协调为基础,这条链上的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作,才有可能使所有企业都能受益。但是由于各成员的利益和职责不同,导致他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性管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目前正在使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大多都配置了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和拜访位置寄存器VLR。现行的位置管理策略需要频繁地
<正>有调查发现,我国高血压病人中70%以上是H型高血压。什么是H型高血压呢?H型高血压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科研的新发现,是一种在高血压基础上,又合并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期刊
本文的正文部分共有五部分内容,分别是:一、联想集团发展史及并购IBM公司全球PC业务背景简介;二、联想集团的并购战略分析;三、联想集团的战略定位与调整:四、联想集团战略调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和生存环境的逐渐恶化,生物柴油作为化石能源的代替品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生物柴油规模化生产都采用酯交换法,常以甲醇、乙
为了探讨攀岩运动对健康大学生的健身作用及机制,本研究从浙江师范大学二年级随机抽取健康大学生36名(年龄为20.43±0.88)并随机分成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随后,对照
<正>"九二共识"为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及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基本主张,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教育科目,它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之外,还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在教学的时候使用科学的授
随着当代经济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张,与能源相关行业正逐步提升,尤其是石油工业的发展更是异常迅速。与此同时,伴随着高投入、高回报的项目投资,由于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如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保持地域民族特色,民间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融传统文化之精髓于现代设计时空”是当今设计师一直思索和探讨的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