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创面愈合是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完成的复杂生物学过程,炎症反应是创伤修复的重要阶段,其调节网络稳态的失衡会导致创伤修复延缓和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前列腺素(PGs)是目前已知的重要炎性介质之一,而环氧合酶(COX)则是花生四烯酸合成PGs的限速酶,调控PGs发挥生物学效应。环氧化酶(COX)有2种同工酶,分别为COX-1和COX-2。COX-1是一种结构酶,主要分布于内质网等,在大多数组织中均有表达,它主要参与合成正常细胞活动所需的前列腺素。COX-2将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各种PG产物,从而维持机体的各种病理生理过程。COX-2为诱导型基因,当受到炎性介质、有丝分裂原、细胞因子、肿瘤生长因子等因素的刺激后,其表达迅速上调。COX-2在炎症反应中的高表达使其成为抗炎反应的重要靶点,在创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商品名:布特)是选择性COX-2外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目前广泛应用于慢性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等皮肤病治疗,其抗炎镇痛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膜稳定作用和在机体细胞内阻断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以及白三烯等炎性介质有关。动物实验表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血管通透性的增加、UVB照射引起的红斑以及迟发性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但其与皮肤创面愈合关系、对创面中COX-2表达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课题拟研究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为今后的基础实验及临床观察提供依据,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把54只大鼠分3组,每组18只,分笼饲养。每只鼠背部同时做两个创面,头向前为标准,区分左侧及右侧。第一组实验鼠背上的创面标记为A、B,第二组实验鼠背上的创面标记为C、D,第三组实验鼠背上的创面标记为E、F,分别给予六种不同处理:A创面为空白对照(生理盐水)、B创面为基质对照(液体石蜡)及C、D、E、F药物处理,分别给予1/8、1/4、1/2、及原浓度(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给药方法:用无菌棉棒取适量处理物均匀涂于创面,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再用胶布包扎固定,每日一次,至术后14日。于造模后1、3、5、7、9、14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A、B、C、D、E、F创面各时相点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肉眼观察创面表面,自造模日起至伤口表皮完全愈合记为愈合时间,记录实验动物各组创面的愈合时间,计算平均愈合时间。各组间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各组创面均明显表达COX-2,在第3天达高峰,第5天起表达情况明显下降,随后恢复至基线水平。A创面(生理盐水)与B创面(液体石蜡)在各个时间点,COX-2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第1天、第3天、第5天这三个时间点,C、D、E、F创面COX-2表达低于A、B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D、E、F创面在各个时间点,COX-2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应用于创面后可导致COX-2表达降低,但未引起创面发生渗血、渗液、血肿、化脓、坏死等表现,创面愈合时间未明显延长,具有相当的安全性。创面愈合过程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步骤、程序化调控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COX-2在创伤初期表达明显升高,后逐渐下降恢复至基线水平。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能在抑制瘢痕增生中具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