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代晚期到古生代早期古海洋地球化学演变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ji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元古代晚期到寒武纪早中期(约720 Ma-509 Ma)是地球地质历史中最重要的转折时期之一,在超过一亿年的时间里地球经历了强烈的板块运动(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和冈瓦纳大陆的聚合)、“雪球地球事件”(斯图特冰期、马里诺冰期)、地表氧气含量的增加(“新元古代氧化事件”)以及多细胞真核生物的演化(真核藻类和后生动物的辐射)。地球系统和环境往往具有协同演化关系,包括构造活动、气候环境、生物进化等一系列变化。前人对上述关键地质时期和关键地质事件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侧重点多在地表氧化程度和生物演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大陆化学风化、海洋沉积环境和海洋氧化还原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高分辨率的海洋氧化还原变化、沉积环境对地球化学指标的影响以及大陆化学风化强度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同时关于全球海洋整体氧化程度和陆架边缘区域性海水的氧化还原状态的研究结果也存在着不一致性,对于这一时期海洋的氧化程度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在前人古生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选取我国华南扬子地区新元古代晚期到寒武纪早中期连续沉积的海相碳酸盐岩、泥页岩地层,并结合我国新疆塔里木地区、非洲纳米比亚地区、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同时期地层,通过多指标地球化学分析包括钼(Mo)、铀(U)、稀土元素(REE),铀同位素(δ238U),氮同位素(δ15N),钙同位素(δ44Ca),锶同位素(87Sr/86Sr),锂同位素(δ7Li)等指标,并结合数值模型,对这一关键时期地球表层的氧化还原状态、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大陆化学风化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性研究,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重建这一时期地球古海洋环境,并了解地表环境和生物演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海洋环境变化的主要示踪指标为海相沉积岩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但是在沉积和早期成岩过程中,海相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很可能发生改变,无法记录原始的海水信息。本文选取埃迪卡拉纪最具代表性的两段具有明显碳同位素负漂移的碳酸盐岩地层,旨在了解沉积和早期成岩过程中海相碳酸盐岩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趋势,并以此探究同时期海洋沉积环境的改变。埃迪卡拉纪早期(~635Ma)全球广泛沉积的盖帽白云岩地层,具有明显的碳同位素负漂移(最低可至-6‰),我国华南扬子地区、新疆塔里木地区以及纳米比亚西北部地区三条独立沉积的盖帽白云岩地层δ44Ca,87Sr/86Sr及Sr含量数据显示,在盖帽白云岩下部出现明显的δ44Ca负漂移(~0.6‰)和明显的87Sr/86Sr正漂移(~0.003),同时所有白云岩样品Sr含量较低,以上结果表明,冰期结束后盖帽白云岩可能在同沉积白云岩化作用下形成于陆架边缘浅层水体中,并且在白云岩形成过程中,陆架边缘地区海水与陆源淡水之间发生混合,即同沉积白云岩化作用发生在海水-淡水混合水体中,δ44Ca负漂移和87Sr/86Sr正漂移是由于陆源淡水加入造成,而并非是全球海洋Ca和Sr储库整体变化的结果。冰期结束后大量冰雪融水或地表径流为陆架边缘水体输入大量Ca,Mg离子,同时降低了海水盐度,有助于白云岩的大规模沉积。埃迪卡拉纪中期(~565 Ma)全球范围内沉积着具有极低碳同位素值(低至-12‰)的一套碳酸盐岩地层(即“Shuram-Wonaka负漂移”地层),如此负的碳同位素组成很难用正常海洋碳循环变化来解释。本文研究了同时期我国华南扬子地区九龙湾剖面陡山沱第三段碳酸盐岩样品,本段碳酸盐岩具有极低的δ13C值(~-10‰),与此同时δ44Ca,87Sr/86Sr,δ13C,δ18O四种同位素体系存在着协同变化,即δ13C,δ18O,δ44Ca负漂移和87Sr/86Sr正漂移,表明陡山沱组第三段碳酸盐岩极可能经历了强的海水-淡水混合成岩过程,类似于现代巴哈马碳酸盐岩成岩区。碳酸盐岩同位素组成记录了成岩流体信息,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淡水成岩作用可能是该时期海平面降低所至,而流体极低的δ13C值表明这一时期大气氧含量的显著升高造成上地壳中有机碳氧化增加,模型计算显示,大气氧含量达10-20%现代大气水平时可造成陆源淡水流体δ13C值低至-12‰;该结果也说明在盖帽白云岩沉积时期,大气氧含量很低,因此陆源淡水δ13C值最低只达到-6‰。在今后的地球化学研究中,应特别注意所选指标的适用范围。埃迪卡拉纪晚期到寒武纪早期海相碳酸盐岩铀同位素、稀土元素研究和泥页岩铀同位素、氮同位素,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尽管新元古代到寒武纪地球大气和海洋氧含量在长时间尺度下显著提升,但是海洋不是持续性氧化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在埃迪卡拉纪末期(~551 Ma-541 Ma)和寒武纪第二期(~529 Ma-521 Ma),碳酸盐岩δ238U显著低于现代海水平均值(-0.39‰),最低至-1.2‰,指示全球海洋海底缺氧面积所占比例最高达50%以上,且海洋缺氧持续时间在百万年以上,同时示踪浅层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Ce异常指标也表明在上述两个时期浅层水体亦为缺氧条件;泥页岩δ238U数据变化趋势与碳酸盐岩数据相吻合,表明在埃迪卡拉纪末期到寒武纪早期,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存在巨大波动。在埃迪卡拉纪末期、寒武纪第二期、第三期中晚期,全球海洋整体为缺氧条件;而在寒武纪幸运期、第三期早期、第四期早期,全球海洋氧化程度很高,很可能接近现代氧化水平,因此海洋氧化还原状态随时间存在显著变化。此外,海水的氧化还原状态在空间上也存在不均一性,即存在动态分层的水体,泥页岩δ15N和Mo,U相关性变化结果显示,在寒武纪早期,陆架边缘地区存在动态分层的海水,表层海水为氧化条件,底层海水为缺氧条件;特别地,寒武纪第三期早期(~521 Ma)陆架地区短暂存在中等深度的硫化水体,表现为沉积黑色页岩具明显低的δ15N值(<-2‰)和高的Mo含量(>100ppm),而硫化水体的出现和消失可能同陆架边缘地区海洋氮循环变化相关。综合以上研究表明,新元古代末期到寒武纪早期,海水不是均一的、持续性的氧化状态,全球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存在动态变化的,而这样剧烈变化的海洋环境有助于生物自身的“革新”和“进化”,促进了生物的多样性,很可能是“寒武纪动物大爆发”的诱因之一。寒武纪是地质历史中最显著的“温室时期”,高的CO2浓度和地表温度可能造成大陆化学风化的显著变化,而海洋环境、生物生产力以及生物演化,可能受到大陆化学风化的影响。本文在全球范围内选取大量寒武纪早中期(~541 Ma-500.5 Ma)海相沉积泥页岩,分析其δ7Li组成,以此指这一时期全球大陆化学风化强度的演变。泥页岩δ7Li数据显示,在寒武纪第三期(~521 Ma-514Ma)、第五期(~509 Ma-504.5 Ma),全球范围内沉积的泥页岩具有很低的δ7Li值(最低接近-6‰,明显低于上地壳平均值~0‰),指示这两个时期全球大陆平均化学风化强度较高,而第三期和第五期正好对应寒武纪两个最著名的化石动物群,即澄江动物群和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以上结果表明,全球平均大陆化学风化强度的升高会促进可溶性营养元素(如磷酸根离子)向海洋的输入,有助于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增强,对同时期动物的多样化和辐射提供物质和能量基础,此外化学风化的增强使得碎屑沉积物中高岭石比例增加,有助于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化石的保存。
其他文献
安徽省特色名优果树‘砀山酥梨’是我国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二倍体梨品种,但因果实中大直径石细胞团含量高的固有缺陷,对其质地品质及风味均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此外,石细胞团大、含量较多也是一些秋子梨和砂梨品种的“共性问题”。因此,降低梨果实石细胞团大小及含量是我国梨产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梨石细胞团发育及木质化的分子机理,将为调控梨石细胞团形成、提高梨品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本研究以‘砀山酥梨’及其
学位
与全新世河流三角洲形成演化有关的现代过程是揭示其地貌形态谱系的系统行为和未来演化方向的关键所在。现今世界海岸带上分布着数量众多、大小不一且形态各异的河流三角洲,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这个大环境所能形成的具有全新世时间尺度的河流三角洲地貌形态谱系。基于过程-产物关系的分析方法,本文以海南岛小型河流三角洲,恒河-布拉马布特拉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和尼罗河三角洲三个大型河流三角洲,和废黄河三角洲为典型研究区
学位
街坊整体开发模式作为城市片区整体开发模式的典型代表,其产生必然根植于城市开发和城市更新实践基础,是对原有旧的开发模式的一种迭代和扬弃。以深圳前海十九单元03街坊项目为典型案例,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深度解析访谈数据,对街坊整体开发模式的适用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凝炼了街坊整体开发模式区域、规模、规划、建设时序、制度环境及开发组织六大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六大适用条件较完整地覆盖并解答了街坊整体开发模式适应
期刊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主要通过核受体,如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等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影响健康,如何有效识别EDCs则是环境健康研究领域的难题。计算机辅助的筛选方法可用于EDCs的高通
学位
以氧化锌(ZnO)、氧化镓(Ga2O3)为代表的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具有独特的光电特性及高击穿场强、高电子饱和速率和抗辐照性好等优点,是短波长发光器件、日盲紫外探测器件、功率电子器件和透明显示器件应用的优选材料。同时极性氧化物半导体异质界面诱导形成的高迁移率二维电子气是高频器件和传感探测器件应用的核心要素,界面处对称性破缺引起的新奇物理特性更有助于开发器件新功能和提升器件性能。因此研究宽禁带氧化物半
学位
由于硼原子的缺电子属性,硼自由基具有独特的化学活性,发展基于硼自由基的新合成方法一直是化学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硼自由基产生方法的发展是推动其合成应用关键。传统方法是以有机路易斯碱如胺、磷、氮杂环卡宾等稳定的硼烷(L→BH3)配合物为硼自由基前体,通过外来自由基引发剂夺氢,产生有机路易斯碱稳定的硼自由基(L→BH2·)。该方法需要使用对空气和水敏感的BH3为硼源,并且需额外引发剂参与,使用不方便。近
学位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系统氮循环过程。人为排放的无机氮(NOx和NH3)会以大气氮沉降的方式重新返回地球表面。大气氮沉降增加生态系统无机氮素的输入,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但是,过量的大气氮沉降会对生态系统的复原能力、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目前,大气氮沉降的定量估算方法主要包括地面监测、大气化学传输模型模拟和遥感估算。评价区域尺度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准确估算
学位
森林植被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地获取区域尺度的森林树种类型信息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不仅是保障地区林地面积、树种组成及动态变化等森林经营与监测指标精度的重要前提,还直接影响不同优势树种林分蓄积量、生物量、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等相关生态估算结果的准确性。近20年来,遥感技术已逐渐取代人力普查成为林业部门和相关学者获取森林类型信息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受到不同森林树种林分冠层尺寸以及多数遥
学位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严重的有机污染危机。欧盟环境部2011年的调查表明,欧洲范围内超过50%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有机污染。2008-2010年,在对中国69个城市的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中,60%的潜水和52%的承压水中检出卤代烃溶剂等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中,有一类有机污染物一般难溶于水,以非水相液体(NAPLs)形式存在于地下环境中。由于NAPLs污染物往往具有致癌、致畸变、
学位
“台湾人是谁?”本质上是一个涉及政治、文学、文化等多领域的社会问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有过精辟的分析,一个阶级在社会上占有物质资料的统治地位,其同样在精神资料上也占有统治地位。话语本身即与权力相生相伴,本论文借鉴福柯的知识-权力思想,试揭示“本土”话语生成(being)背后的权力关系网。以福柯考察知识系谱学的方法,先是对1970年代以来“台湾意识”的思想脉络进行系谱考察。回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