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转PSAG12-IPT基因和Bt基因的分子检测及性状考察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cfje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苎麻是我国传统的纤维作物之一,历史上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苎麻生产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等。因此,提高苎麻单产成为保持苎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传统育种方法的局限性已逐步显现。植物基因工程为苎麻育种带来了新的途径。将苎麻导入各种目的基因后,经过选育,有望获得苎麻新品种。PSAG12-IPT基因能自我调节细胞分裂素的产生,延缓植物叶片的衰老。Bt基因为编码苏云金杆菌毒蛋白的基因,是当今农业上利用最广的一种杀虫基因。本实验室在建立了苎麻的遗传转化体系后,将PSAG12-IPT基因和Bt基因分别导入苎麻品系“5041”和苎麻品种“芦竹青”中,并获得了大量的转基因株系。本研究对获得的转PSAG12-IPT基因和Bt基因苎麻植株进行了分子检测,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目的基因已整合在苎麻基因组中,并能够稳定遗传;对转PSAG12-IPT基因苎麻T0代株系的光合特性等进行了测定,对转Bt基因苎麻T0代株系的抗虫性进行了室内鉴定,并对两个转基因材料T0代和T1代株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等进行了考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PCR、Southern杂交等技术对转基因苎麻T0代和T1代株系进行检测,均检测到阳性植株。在T0代转基因苎麻“5041”中,NptⅡ基因(选择标记基因)的PCR阳性率为80.1%,PSAG12-IPT基因(目的基因)的PCR阳性率为69.8%,共转化率为66.1%;在T0代转基因苎麻“芦竹青”中,NptⅡ基因(选择标记基因)的PCR阳性率为73.8%,Bt基因(目的基因)的PCR阳性率为33.4%,共转化率为33.4%。外源基因在不同材料中的遗传行为不同,对T1代转基因苎麻进行Km选择培养和PCR检测发现,在转基因苎麻“5041”中,NptⅡ基因和PSAG12-IPT基因的遗传符合3:1的比例,而在转基因苎麻“芦竹青”中,NptⅡ基因的遗传比符合1:1,Bt基因的遗传符合3:1的比例。Southern分子杂交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表明本实验室获得了转基因苎麻T0代和T1代植株,为进一步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和性状考察研究奠定了基础。2.在大田环境下,转PSAG12-IPT基因T0代苎麻的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和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中,转基因苎麻部分株系表现为单峰曲线,其他株系表现为双峰曲线,而对照始终表现为单峰曲线;对转基因苎麻株系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在头麻和二麻纤维成熟期,叶绿素b含量均低于对照,而叶绿素a/b值均高于对照。相关分析表明,在Pn和主要生理因子的关系中,转基因苎麻头、二麻呈显著性相关,三麻的相关性不显著。另外,T0代转基因株系P513和P504的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且植株形态表现异常,T0代其他转基因株系及T1代各转基因株系内源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SAG12-IPT基因的导入导致苎麻的生理特性发生了改变。3.通过室内抗虫性生物检测,转Bt基因苎麻株系叶片对苎麻赤蛱蝶幼虫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转基因株系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抗性,其中株系SBL2叶片喂养的苎麻赤蛱蝶幼虫死亡率达到38.7%,株系SBL3叶片喂养的苎麻赤蛱蝶蛹死亡率达到24.8%,株系SBL2叶片喂养的苎麻赤蛱蝶成虫畸形率达到40.0%。同时用转Bt基因植株和非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喂食苎麻赤蛱蝶幼虫,这些幼虫更趋向于取食非转基因叶片,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受到苎麻赤蛱蝶幼虫危害的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在转Bt基因T1代材料中,将阳性植株种植在常年苎麻赤蛱蝶发生严重的田块,在自然发虫状态下观察,非转基因植株的叶片被害虫取食,个别单株的叶片甚至被食光,而转基因植株没有受到苎麻赤蛱蝶幼虫的危害。4.转PSAG12-IPT基因苎麻T0代株系和对照相比,植物学性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如株系P504茎中上部发生很多分枝;株系P513在每季麻生育后期,整株叶片从下往上叶缘向上发生翻卷;部分株系发生了自交不育现象。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也产生了显著变异:株系P502的主要性状指标优于受体品系5041;大部分株系部分性状指标优于对照,部分性状指标劣于对照;少数株系的某些性状甚至发生了特殊变异。转Bt基因苎麻和对照相比,T0代株系性状并无大的变化,转Bt基因苎麻基本保持了原品种的特性。对两个转基因材料T0代和T1代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发现,外源基因没有改变转基因苎麻的遗传行为。5.本研究获得了具有利用价值的转基因材料。如转PSAG12-IPT基因株系P502,不仅单株原麻重高于对照,而且株高、分株力等农艺性状和纤维支数等品质性状显著优于对照,这将是一个好的育种材料;转PSAG12-IPT基因株系P506和P512的单株原麻重极显著高于对照,转PSAG12-IPT基因株系P513的纤维支数极显著高于对照,转Bt基因株系SBL2的抗虫性显著优于对照等,这些将是很好的育种中间材料。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频率扫描法"课堂教学存在理论性强、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提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频率扫描法"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装备,在教学过程
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经历了两个30年,即艰辛探索曲折受挫的30年(1949年~1978年)和改革发展历经考验的30年(1978年底~2009年)。这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之路,波澜壮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一直是影响我国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病害
目的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采用左甲状腺素片与丙基硫氧嘧啶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7月诊治的82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将其随机分
休克分类病因分类①脓毒症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休克。②低容量性休克:是指大量体液丢失导致有效循环量骤减而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的综合征。③心源性休克:当心脏不能
本研究分别从春小麦植株的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的角度,考察了不同品种间和同一品种内的株间竞争对三种不同年代春小麦(“古老品种”和尚头,HST;“近代品种”高原602, GY602和“
一、引言据统计,目前约75%的零件以单件小批的生产模式进行加工,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将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本论文主要以来源于我国西南地区野生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其中28份材料进行ISSR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43份材料进行SRAP分子遗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是重要的种子贮藏蛋白,与小麦的加工品质和面团特性紧密相关。前人从分子水平对小麦及其A、D染色体组二倍体原始供体物种中的这两类蛋白的编码基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已相继在大肠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和昆虫杆状病毒体系中表达。其中产业化的有酵母和CHO系统两种。由于这两种系统表达的HBsAg制备的疫苗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