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哲思文体研究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chiyu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学位论文提出史铁生哲思文体的问题,将他的哲学思考和文体探索融会起来进行考察,认为史铁生文学文本的显著特点是发自他的生命体验的哲思,他的哲思又是通过文学写作呈现出来的。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中短篇小说《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礼拜日》等,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和《记忆与印象》等作品。史铁生哲思文体的创造是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 本文由导论、本论六章和结语、附录组成。 导论主要论述本课题的意义和理论基础,对如何评价史铁生的问题,史铁生文学文本中的哲思和史铁生哲思文体的特点作了扼要的论述。 第一章“史铁生的生命沉思”主要研究体现在史铁生文学文本中的哲学思想。考察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亘古之问”,考察史铁生对待人“为什么活”一类问题的生死哲思;二是“亘古之愿”,考察史铁生关于“宗教精神”、关于信仰、关于忏悔、关于终极关怀的哲思;三是“亘古之梦”;考察史铁生对爱情、对男人和女人、对温暖与沟通等问题的哲思。史铁生的哲学思考渗透着个人的生命体验,成为他的文学文本的灵魂。 第二章“史铁生的文学观与文体探索”论述史铁生对文学的基本观点,阐述他对为什么写作、有没有资格写作、写什么和怎样写作等问题的思考,阐明提出史铁生哲思文体的理由及哲思文体的涵义,考察他的文体意识和哲思文体形成的轨迹。关于哲思文体形式的研究分为叙事、人物、意象和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在以下几章分别论述。 第三章“平视与自审”,主要研究史铁生哲思文体的叙事,其中提出“叙事心态”的理论问题,认为史铁生的“平视叙事”是不同于“仰视叙事”或“俯视叙事”的一种叙事心态。其显著特点是他以“平视”的心态讲述,以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移步换影”与散点透视法来观察,构成一种自审式的个人化叙事方式,从而突破传统,创建哲思文体。 第四章“人物与印象”,主要研究史铁生的文学文本所描写的人物及其特点,人物的活动其实是作者生命印象的表现,这些印象出演了一个个角色,如F医生、诗人L、画家Z、教师O、导演N、WR、残疾人C等、史铁生并不意在塑造他人的形象,而追寻印象的真实与哲理的诗化,结果是“受造”自我,即自己被塑造,由此创造了哲思文体的生命。 第五章“哲思意象”,主要研究史铁生文学文本中的哲思意象,认为他的哲思文体的又一个特点是通过意象的中介如反复出现的“古祭坛”意象、“白色鸟”意象、“琴弦”意象、“葵林”意象、神秘的“门”的意象等来表达哲思,追溯了哲思意象的渊源,探讨了史铁生哲思意象的特点和哲思意象对文体建构的意义。 第六章“哲思文体的语言和结构”,主要研究史铁生文学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的特点,提出史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骨巨细胞瘤的X线、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于颈椎7例,胸椎16例,腰
接受美学强调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重视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再发现。它根本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作品是什么的理解,对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的看法也大不同于以往,对读者
自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的一些语言学家先后对此提出了或支持或反对的意见。本文在重新考察了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论述后,综
通过对A市13个区县人民法院过付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文章探讨了人民法院过付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从财务角度加强基层人民法院过付款的规范管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在当代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做出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从中国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出发,初步探讨了提升我国制造业国
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极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的失衡与精神的失落,已有的生态体系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将俄罗斯以普里什文为代表的生态文学作家、作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消毒剂气溶胶喷雾和普通喷壶喷雾对医院发热门诊空气细菌杀灭效果. 方法对发热门诊空气中菌落数进行消毒前和消毒后监测. 结果 3%过氧化氢用普通喷壶喷雾后6
本文运用2001~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风险,从风险的角度再次验证了大股东的控制权风险显著加大了公司治理风险。因此,应充分发挥董事会以及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
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托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人才等硬件设施环境上,更多的还体现在政府政务、法律制度、融资环境、
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种组织越来越重视对影响其核心能力的知识的发现、编码、转移、利用和保护。药品审评既是一个需要大量信息支撑的技术审评过程,同时也是产生药品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