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道换热器内微流体的流动与换热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zh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管道换热器以其换热性能卓越、结构紧凑等优点成为小体积高功率电子器件首选的新型散热方式。本文结合硅加工的多路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蚀刻工艺,设计并加工了硅制微管道换热器内微流体的流动与换热实验装置,完成了微管道换热器内单相去离子水的湍流对流换热和CFC-141b的流动沸腾换热实验。 分析表明水力直径为100μm左右的微管道内单相液体流动仍满足连续介质假设,引入粗糙度粘性系数,建立了微管道内单相液体湍流对流换热模型,并采用3维有限容积法(FVM)进行了数值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有限元法(FEM)解决了热负荷任意分布条件下微管道换热器的换热特性分析的困难;提出并程序实现了一种新的FEM与FVM耦合求解算法,从而获得任意热负荷边界下微管道内湍流对流换热的速度场与温度场,并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 考虑微管道表面粗糙度对流动沸腾的影响及界面区域液滴夹带和沉积效应,以双流体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微管道内流动沸腾环状流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首次对CFC-141b在恒定热负荷下流动沸腾过程中壁面附近的气泡形成、气液相界面区表面张力等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可作为研究微管道换热器内流动沸腾微观现象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平行阵列微管道内流动沸腾不稳定性分析模型,采用多变量系统频域分析法中的Nyquist稳定性定理判定平行阵列型微管道换热器流动沸腾的稳定性,利用4组相同的微管道阵列并联完成了平行阵列微管道流动沸腾不稳定性实验;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显示:分析模型可定性地分析平行阵列型微管道换热器内流动沸腾地稳定性,对微管道换热器的设计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将微管道换热器抽象成多孔介质模型,利用多孔介质双方程模型导出了微管道换热器系统总热阻计算式;以降低系统总热阻为目标,给出了矩形截面微管道换热器高宽比、肋宽等参数的优化方法。设计并加工了壁面集成微热管、壁面增加凹凸粗糙元、平行折线型等4种平行阵列型微管道换热器的强化传热结构;分析与实验结果显示:4种强化传热结构的总热阻均比强化前显著降低。 首次提出并加工出了树状分形结构微管道网络换热器和仿蜂巢结构微管道网络换热器;分别对2种硅制分形结构微管道网络换热器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平行阵列型微管道换热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分形网络微管道换热器均比平行阵列微管道换热器具有更高的换热能力,且只需较小的泵送功率。
其他文献
<正>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根据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进而将娱乐活动、休闲要素,以及服务接待等设施融于一体。最初主题公园起源于荷兰
明永乐迁都后至万历时期,金陵书法发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台阁余绪、波澜不惊"的沉寂期(永乐十九年至成化前期,1421-1465);"由韵到意,韵意交织"的复苏与活跃期(成化、弘治、
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复合结构是近年来在边坡治理中推广的新型结构措施。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复合结构的设计、试验、施工要点,供同类工程参考。
G/T值是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常规测试方法耗时、费力、计算量大。通过工程实践详细论述利用射电星法测量地面大型天线系统的G/T值的原理及计算方法,论证G/T值自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企业面临着多变的生存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建立一套科学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及时、准确地评价企业战略目标的执行情况,对于企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
本文系统的介绍与分析了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搜索引擎的相关性排序理论,从信息检索系统理论的角度剖析了搜索引擎的工作流程、组成结构,对搜索引擎的收集器、索引器、检索器进
提出了使用FIR匹配滤波器的多进制扩频检测方法,阐明了FIR匹配滤波器输出相关值与传统多路相关器输出相关值的一致性和理论依据,给出了多进制扩频检测的2种比特软值输出计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城市用水量日益增加。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城市水厂数量、规模也逐渐扩大。 不断增加的水厂数量、不断扩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变化节奏的日益加快,经济信息的数量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经济信息的结构也变得日益复杂,这一切使得经济领域中的分析、预测与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