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设施内疏散行人拥挤踩踏仿真与预防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u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种大型商业建筑、交通枢纽等基础设施向着综合、高效、立体的目标发展。大型步行设施的建设使社会组织活动成本降低、人群聚集更加便捷,造成了生活中普遍的群聚现象。人群高度聚集场所对人员管理要求极高,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意外事件,进行紧急、高效的人员疏散是保障人员安全的基本前提。紧急疏散过程中人员规模较大、行人恐慌以及管理不当等因素极易导致在疏散瓶颈附近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由于拥挤踩踏具有突发性、不可再现性和危险性等特征,很难收集踩踏事件现场数据,并且组织行人实验研究拥挤踩踏现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基于计算机仿真来研究拥挤踩踏是一个主要手段。但相关研究更多是围绕拥挤踩踏致因和预防措施等角度展开,有关拥挤踩踏内部机理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通过建立空间细分的元胞自动机与作用力相结合的拥挤行人流仿真模型,探究步行设施内疏散行人流拥挤踩踏的生成机理。挖掘拥挤踩踏机理不仅有助于探究行人流的宏观现象与微观行为特征,还可以为步行设施设计和行人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基础仿真模型。以空间细分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定义行人刚体部分与弹性部分,实现行人弹性化处理;融合力的作用机理和拥挤踩踏机理,构建基础仿真模型与演化规则。(2)分析拥挤踩踏中力的作用机理。基于拥挤行人流宏微观特征,探究拥挤力和摩擦力的启动条件与发生场景;引入恐慌系数描述行人的恐慌程度,并分析恐慌系数与拥挤力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搭建拥挤力的吸收、分解、传递与致伤规则,分析拥挤疏散行人间作用力的相互关系。(3)挖掘拥挤踩踏触发和演化机理。基于拥挤人群中拥挤力、摩擦力的特征分析,构建概率选择机制解决行人移动冲突问题;以移动冲突为切入点,挖掘拥挤踩踏的触发条件、演化过程以及连续踩踏现象内部机理;基于踩踏机理的分析搭建仿真规则,模拟再现拥挤踩踏过程。(4)对比仿真与行人实验结果。分别从行人分布状态、疏散轨迹和疏散时间三方面,对比分析仿真模型与行人实验的同异特征,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5)提出拥挤踩踏预防措施。以拥挤踩踏内部机理为基础,结合拥挤踩踏致因因素的分析,从疏散空间设计的角度提出三种预防措施,并仿真验证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图58幅,表6个,参考文献57篇。
其他文献
自2009年谷歌公司宣布开始自动驾驶技术布局以来,自动驾驶技术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2019年以来,我国主动布局自动驾驶发展策略,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大力驱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不同于欧美国家单车智能的发展路线,我国结合新基建的强大优势,以车路协同发展为依据,以期实现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然而,实现自动驾驶的普及仍然非常遥远,人机混驾将长期存在。本文从自动驾驶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自动驾驶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建设逐渐兴起并且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城市(群)轨道交通作为满足城镇间密切交流和维持城市内居民出行的骨干交通工具,是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中密不可缺的核心部分。对城市(群)轨道交通通过能力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优化城市(群)轨道交通资源配置,协助管理者改善运营方案,缓解轨道交通供需矛盾,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城际铁路相较于高速铁路而言具
自动化系统能力的提高给月球车人机协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开发支持这种协作安全有效进行的人-自动化系统、提高协同作业效能,有必要针对月球车人-自动化协同任务效能的影响因素开展研究。本文识别了影响月球车人-自动化协同任务效能的人因设计要素,研究了设计要素对协同任务效能的影响程度,并且筛选了关键设计要素。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识别了月球车人-自动化协同任务效能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指标。开展了月球车人
吸附蓄热技术是目前正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开发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新型能源利用方式。与显热蓄热和潜热蓄热相比,吸附蓄热能够更便捷、更紧凑、更高效地储存能量,即使储能时间较长,热损失也可忽略不计,且储存能量密度较高。吸附蓄热采用吸附工质对在吸附/脱附交替循环过程中进行能量储存和转化,实现太阳能、工业废热余热等能量的储存。传统的低温储热罐大多采用液体显热储热方式,储热密度较低。为了提高储能密度和改善蓄/放
大多数城市地区人口增长导致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这给建立可作为垃圾掩埋场的区域带来了挑战。结果,使用了废物转运站。马拉喀什市尽管拥有精心设计和管理的垃圾掩埋场,但仍面临着从代发点到最终处置场的废物收集难题。因此,在本文中,我建议采用一种多准则方法,考虑到环境,经济和政治限制,允许选择生活垃圾的转运点地点,并采用摩洛哥的主要法律,包括28.00号摩洛哥法律。选择的方法基于以下三个阶段:(1)对环境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互联网体系越来越难满足多样化的数据传输需求,研究人员积极寻求新型网络结构设计,先后提出了网络功能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智融标识网络等解决方案。然而,当前应用可编程网络技术实现新网络体系落地,存在调试难度大、带宽转发性能受限等研究挑战和问题。因此,本文设计了基于数据平面加速开发套件(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DPDK)的智融标识网络数据转发机制,结
土石混合体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广泛出现在地基工程中,由于其组分多变,尺寸较大,导致针对土石体的探测手段较为缺乏且效果较差。而探地雷达具有高效、无损、精度高的特点,非常适合大面积土石体场地的全面勘察。但长期以来,针对土石体电磁特性的研究不足,导致探地雷达探测土石体厚度、含水率、粒径等指标误差较大。为进一步发挥探地雷达在土石体探测中的作用,减小探测误差,本文依据土石混合体空间分布特征、土石混合体介
在高速公路路旁部署雷达,对车辆进行识别、检测和跟踪是高速公路收缴通行费用的重要技术保障。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车流量持续的增长,要实现雷达对多目标快速准确的识别检测,就对雷达的信号处理速度提出更高要求。本论文针对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中大量使用到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矩阵奇异值分解算法,基于AI加速卡进行算法研究、仿真,并使用适配AI加速卡的方式对这两种算法的高速并行化算子进行设计与实现。针对高速并行
直流微网内部存在大量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运行时缺少惯性和阻尼,容易引起母线电压波动与振荡,甚至造成系统失稳。针对该问题,在储能变换器的控制中引入虚拟直流电机(Virtual DC Machine,VDCM),可为系统注入惯性和阻尼,但是变换器中内置的单一不变的惯性和阻尼参数并不完全适合微网多变的运行工况。因此,本文主要围绕直流微网功率协调控制展开研究,对一次控制、二次控制以及考虑动稳态性能与稳定性的
由于具备阻尼连续可调、可靠性高、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的特点,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成为了近年来汽车行业的一个研究热点。当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四个车轮受到的路面激励不同,车身会发生俯仰、侧倾及垂向振动。通过对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进行控制,车身的振动便可得到大幅度衰减,但是车身的振动是相互耦合的,需要对四个减振器进行协调控制才能使车身振动得到抑制。本研究提出了粒子群(PSO)优化的SH-ADD算法——PSO